成语故事 潘文乐旨

李德民 整理
font print 人气: 44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6日讯】成语“潘文乐旨”出自《晋书‧乐广传》。说的是西晋年间,有一位名士叫乐广,他善于谈论,却不擅长写作。他想辞去河南尹的官职,却不知该如何把辞呈写得合情合理,让皇上读了后能批准他的请辞。

与他同时代有位叫潘岳的甚有文彩,梁代钟嵘的《诗品》将他的作品列为上品,并有“陆才如海,潘才如江”的赞语。于是乐广就请潘岳为他代书。潘岳说:“我得知道你的想法,方能动笔。” 乐广就向潘岳讲了二百句,表述了自己的志愿。潘岳极尽能事,成就了这篇辞职书。潘岳也因此而成“名笔”。

当时的人都说:“若广不假岳之笔,岳不取广之旨,无以成斯美也。” 也就是说,如果乐广不借潘岳之笔,而潘岳不取乐广的意旨,也就不会有这样的美文问世。

后世多以“潘文乐旨”来比喻好文章的文辞与意旨。其实这则成语故事也告诉我们,不同的人所擅长的领域不同,如果能相互形成最佳配合,相信会无事不成的。

原文: 广善清言而不长于笔,将让尹,请潘岳为表。岳曰:“当得君意。”广乃作二百句语,述己之志。岳因取次比,便成名笔。时人咸云:“若广不假岳之笔,岳不取广之旨,无以成斯美也。(《晋书‧乐广传》)

【正见网】

更多:成语故事:“叶公好龙”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成语是中国文化精髓的一部分﹐也是日常对话或写作上常用的基本知识。但是﹐成语的典故却不是每个人都耳熟能详的﹐在此温故而知新﹐介绍比较特别的中国成语﹐还有它们的英文翻译﹐希望能够让您的中英文造诣更有进步。
  • 成语是中国文化精髓的一部分﹐也是日常对话或写作上常用的基本知识。但是﹐成语的典故却不是每个人都耳熟能详的﹐在此温故而知新﹐介绍比较特别的中国成语﹐还有它们的英文翻译﹐希望能够让您的中英文造诣更有进步。
  • 秦穆公问:“那匹马是什么样的呢?”九方皋回答:“那是一匹黄色的母马。”秦穆公于是派人去取,却是一匹黑色的公马。“这时候秦穆公很不高兴,召见伯乐,对他说:“你推荐的人连马的毛色与公母都不能分辨,又怎能识别千里马呢?”
  • 成语是中国文化精髓的一部分﹐也是日常对话或写作上常用的基本知识。但是﹐成语的典故却不是每个人都耳熟能详的﹐在此温故而知新﹐介绍比较特别的中国成语﹐还有它们的英文翻译﹐希望能够让您的中英文造诣更有进步。
  • 把两件原本看起来不相干的事深刻形象地联系了起来。说古时候有座城市,城门楼起了大火,不远处池里的鱼儿们张望着;“看出什么事了?”鱼儿们问。“城门着火了。”一条鱼说:“能救救就好了。”“该你什么事,多管闲事,咱们看热闹吧,我们在水里又烧不到咱们,快看呢,哈哈……”“你这样幸灾乐祸不好吧?”“那有什么的?”话音未落,一群军兵来取水灭火,结果把水都提干了,剩下少许水又浑又脏。鱼儿们苦不堪言。其中一条鱼说:“自私的家伙,你还高兴不高兴了?”“好倒霉啊!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 孔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不辞辛劳的周游列国。这一年,他正准备到楚国去,却在陈国和蔡国的边境,被两国的军队包围了七天。在荒郊野外,粮食耗尽了。
  • 只见孙武威武的站在原地,他严肃的对宫女说:“战场上,士兵纪律弄不清楚,号令不熟悉,这是将领的过错。”接着他沉默了一下,继续说:“但现在已经解说的得清清楚楚,却不遵照号令行事,那就是军官和士兵的过错了。”
  • 蒋慧云的小书包
    这诗是王维的一次美好的夜游经验,我们一起来领略诗人的那个夜晚。然而,如果那晚我们跟着王维一起去夜游的话,也能有一样的经历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