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澳洲中医向国际社会的一次公开交卷

RMIT大学中医部主任薛长利副教授谈首届世界中医药大会

人气 8
标签:

【大纪元11月14日讯】大纪元记者李华墨尔本报道/即将于本月21日至24日在墨尔本举办的
“首届世界中医药大会”目前已进入筹备期的最后阶段。本次大会之近6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与会者中包括许多中医方面的世界一流专家学者,并将讨论有关中医在当今社会的教育、科研、临床、政策及这些领域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

“首届世界中医药大会”在西方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以及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然而在华人社区似乎引起的更多的是讨论与担忧。有人认为,毕竟‘老祖宗’留下来的中医古籍中鲜有关“科研”的记载,而中医‘拥抱’着的西医,充其量不过有几百年的历史。那麽,到底如何衡量本次大会可能对中医的未来发展造成的影响?作为关心中医及中华文化在海外发展的每一位海外华人,又该如何评价这一历史性事件?为此,我们采访了首届世界中医药大会主席、RMIT中医部主任、副教授薛长利博士,并就本地中医师们关心的一些问题作了提问。


记者(以下简称‘记’):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每五年召开一次。首届世界中医药大会与中西医结合大会有什么不同?

薛博士(以下简称‘薛’):我本人也是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亦称世界结合医学大会)的组委会成员之一。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以科研为主,而我们还是以中医药作为中心主体,进一步探讨中医药的国际化,科学化以及长远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西医结合了50年,但是究竟如何进行中西医结合以及中西医结合是否是一个恰当的模式现在还不知道。所以我认为,单一地强调中西医结合也是不理想的。目前,世界卫生组织也不讲“中西结合”,而是说“Harmonization of Western and Traditional Medicine”,也就是两个医疗体系如何和谐共存的问题。

记:中医药的‘科学化’似乎与几千年来中医走的路完全不同。那麽强调中医药科学化是否会影响传统中医的发展?

薛:中医是在一个非常特定的文化氛围中发展而来,而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国文化之外的社区,包括在澳洲,在美国以及在世界范围,因此,中医自身的理论完善、科研发展以及临床运用的规范化是中医药全球化的一个关键。

比如说,为什么中国人到了麦当劳不带筷子不带碗,而是像洋人一样用手抓着吃呢?因为置身于一个不同的文化氛围,就要适应那里的需求。在国际社会,你要称之为医学,就要符合国际社会对学科的界定和要求。

举个例子,有时我们只要设身处地地为别人想一想,就不会局限在自己思维的框框里。我曾经作为世界卫生组织的顾问到文莱王国出差,在那里我参观了他们的传统医学诊所。然而他们给的印尼传统草药我不敢吃,为什么?因为那里面的成分的有效性我完全不知道。

有人对我说,你为什么要对中医提出科学化,我说,你敢不敢吃这个?印度尼西亚传统医学,有上千年的历史;马来西亚传统医学,也有很长的历史;印度传统医学的历史可能不比中国的传统医学短。然而,在了解它们的有效和安全性之前,你是否会服用它们的药?我相信是不大会的,因为你对他缺乏了解和认可。

记:那麽您认为中医应该以怎样的面貌展现,才能得到更多的人的了解和认可呢?

薛:在临床实践中,病人有“知情决定权(Informed decision)”。比如说,有患花粉症病人上门找求医。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他,用针灸治疗3个星期,有70%的机会可以达到明显的缓解而没有副作用;如果选择用中药的话,6 个星期能达到67%的明显缓解的效果。然后病人自己衡量选择何种疗法,并对治疗效果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这就叫“知情决定权”。

你要将心比心,比如你发烧40度,去看西医,西医说我给你打两针吧。你会问,打了两针会不会好。西医说不知道。你会是怎样的心态?你肯定会去找第二个西医吧。第二个西医对你说,打针后,你60% 的机会在3 个小时内缓解。你会找哪个医生呢?

为什么西医每年间接或直接导致病人在临床死亡的,在澳洲就有超过1万人,而西医不会天天‘上报纸’被人攻击说,西药有问题,我们不应该用西医;可是对中医界,却会因为有人用木通发生了几个死亡病例,(其实甚至还不肯定是否真与中医运用相关联的情况下,)就导致这个社会风声鹤唳,人心惶惶。为什么?就是我们自身对中医药里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认识、研究不够,从而无从给患者以充分的“知情决定权”,令民众没有安全感及信心。

还有一个问题:作为一个临床中医生,如果告诉病人,吃了这个药会好,但结果没有好,你有可能被投诉,因为在循证医学的前提下,不能因为你不懂而耽误了病人。此外中医生必须具备足够的西医知识,对西医的诊断和预后有明确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作为临床医生必须有批判和科学性思维。而批判性和科学思维必须在符合科学原则的前提下,掌握新的知识,从而面对新的环境,迎接在医学及其他领域的挑战。

记:您本人也是中医注册委员会的委员之一,您认为一个合格的中医执业人员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

薛:一个好的中医是应该是以病人的利益为中心的,那麽就应该以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前提。临床疗效及安全来自两方面的知识,一方面是历史性的知识,这是大家可能都已经学了并在运用着;第二个方面是科学知识的更新。包括4个方面:发现知识,应用知识,传播知识,结合知识。一个好的学者4方面都具备。


记:您认为中医在海外发展需要在哪几方面进行努力?

薛: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尤其是像中医这样一个在海外相对较新的行业,其发展需要从不同角度去做工作。当然在临床直接服务于病人的医师,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然而任何一个临床学科的发展,光靠临床实践本身是不够的,必须有几个方面去考虑:

一是从教育方面保证中医师的质量。目前执业中医师的专业水平在全国范围还是参差不齐。在维多利亚申请中医注册的人中,超过10%的人申请是不合格的,这说明教育方面需要很多努力;二是科研。任何一个学科或专业领域的发展,科研是生命力,临床是生产力。

记:您对本次首届世界中医药大会有怎样的期望?

我希望大会能做成三件事,这也是本次大会的三个目的:即总结成绩;提出问题;展望未来。

从1972年尼克松访华,到西方国家出现对中医感兴趣,到现在30年。30年里从不了解到了解,到怀疑,到投入,到执行,最后到有结果。这30年中医界确实做了很多工作。但这30年的结果是否以足够我们去肯定中医的地位?

通过对过去30年的发展,通过对现有成绩进行批判性的分析,我们找出了4个领域的问题:

一是教育的规范化问题。海外中医从完全不接受教育,到要经过读书5年到7年才能做中医,这里有明显的差异。5、7年是否不够还是过头,这里需要有论证过程,不能有专家统治意识或长官意识。

二是中医药科研规范化和质量的问题。科研是否针对临床疗效及安全是最紧迫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否解决社会上实际需要问题?如中药的质量控制问题。中药的疗效,安全问题。中医临床执业的规范化问题等等。

三是科研优先领域问题。我们只有有限的资源,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优先考虑的是,如何最有效的运用资源,以及中医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

四是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无论你再好,也需要政策的支持。

我们着重通过这4个领域,邀请世界上最具有权威性的专家,聚集一堂讨论这些问题。教育方面的专家,包括世界卫生组织的28位顾问,这是空前的,有科研方面的20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近600人出席大会,讨论不同的专业问题。在科研方面,整个大会是以临床为中心,大家可以看得到,本会对于心血管病专题,过敏专题,脾胃,肝病专题,癌症专题等,都将进行深入的探讨。我们每一项都是以临床服务为中心。4天的活动中,600个与会者将参加大小会250场不同演讲及壁报展览。

政策方面,以维多利亚州作为西方第一个国家为中医立法为中心,邀请联邦以及州政府,马来西亚的政府官员,以及香港等其他国家地区官员来讨论这些事情。目的是为了在中医药管理方面有一个全球的意识。

本次大会考虑到一些与会者可能会有英语限制,所以整个大会用的是中英文同步翻译,大会提供耳机。因为我们考虑到相当部分的中医英语能力不充分,所以下了很大功夫。

记:您认为本次大会的最大意义是什么?

薛:这次大会,是中医在澳洲发展10年以来,首次向社会做出的一个公开答卷。

从澳洲一个国家来说,中医在澳洲发展的历史并不长,在澳洲大学里的历史不过10年。10年历史能够承办一个世界中医大会,能够在这里展开世界性的国际性的中医药交流,这本身就是一个意义重大的事情。在即将召开大会的4天时闲里,我们将得到很多传媒的关注,这本身就在提高公众对中医药的认识。

过去我们和本地华人社区的沟通一直较少,是因为中医在大学里面处于早期的发展阶段,工作量极大,而人力资源极度有限,因此工作安排上有个先后的问题。另外,作为做学问的人,我们首先要扎扎实实把学问做好。这一次是向社会交卷的时候了:我们和南京中医药大学在这里政府大学的支持下,在社区行业的支持下,在中医药管理局的支持下,这次算是给给社会一个正式的交卷。我们也期望得到华人社区在现在和将来一如既往的支持。我们欢迎大家积极参与大会,并为中医未来发展出谋划策。

———————————————————————–

大纪元中医论坛:写在前面的话

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黄帝治百病……这些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掀开了中国医药学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医学,已成为中华优秀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灿明珠。

纵观中国医药学的发展史,这样一脉相承、绵延数千年未曾中断的医药文化及文明,是世界医学史上所罕见的。中国古典医籍数量之大,名医辈出,人数之多,在同时期的世界文化发展中也不多见。

西医的出现和普及,向中医药的生存提出了挑战。但可喜的是,在各种疑难病患不断出现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们在重新认识传统中医药的价值。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中医已逐渐成为各种各样病痛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成为传播东方文化的重要途径。

即将在墨尔本召开的首届世界中医药大会,为关心中医药发展的人们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届时将有近600位来自美、英、香港、台湾及中国内地等20多个国家地区的专家学者,与大家分享国内外中医药教育、科研、临床与政策上的最新世界动态和成果。

那麽,如何才能使中医真正发扬光大,才能使这一中华文化的瑰宝真正为西方世界的人们所了解,成为国际社会的医疗选择,让中医药真正造福人类?为此,我们特开辟了《大纪元中医论坛》这一专栏,希望通过这次会议的活动、人物的相关报道,与大家分享关于中医及中国文化的、来自世界不同背景不同国度不同种族的理解和思考。

本论坛欢迎世界各地读者踊跃投稿。

来稿请传真:0061 3 8625 0099 或电邮:epochmelb@epochtimes.com.au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拜登:阿拉伯国家准备“完全承认以色列”
谷歌公布2024夏季热搜航班目的地榜单
中国产能过剩促外国反制 中共被指无力应对
清理重建大桥 拜登政府火速提供六千万美元
纪元商城
这种肥皂不会耗损 永远陪伴你
每日更新:春天里的素色清道夫 不知疲倦
这种杯子为何如此火爆 加州女子偷65个被捕
这些亚马逊好物 让你生活品质大提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