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明代书法

font print 人气: 127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讯】中国明代书法继宋、元帖学而发展,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明初书法仅沿袭元代传统,尚未形成特色,当时著名书法家有三宋,即宋克、宋璲和宋广,及詹希元、杜环等。三宋及詹希元等人书法的平正、娴熟,为台阁体开了先路。

  明朝中期文人书法重新抬头,书法家们将兴趣转到古代书法上。如李东阳学颜真卿、李阳冰,吴宽学苏轼,沈周学黄庭坚,张弼、张骏学张旭、怀素等。他们的书法在继承优秀传统基础上更讲求形式美和抒发个人情怀,终于在苏州出现了吴门派书法,其代表人物是祝允明、文徵明、王宠等。


  吴门三家以小楷成就最为突出。但他们为了纠正台阁体整齐划一、缺乏艺术意蕴的弊病,取法魏晋,强调表现书法的天籁之美,有意使点画的长短曲直,各随字态,笔画繁者令大、简者令小,斜正疏密,方圆秾纤,一任自然。另外,在祝、文、王等周围,还云集着一批书法家。如陈淳、文彭、文嘉、周天球、王稚登等人,都是属于吴门派的书法家,所以当时有”天下书法尽归吴门”的说法。


  明朝晚期,书坛还出现了许多风格独特和成就卓著的书法家。如徐渭、邢侗、张瑞图、董其昌、米万钟、黄道周、倪元璐、王铎、傅山等。徐渭以纵横驰聘的行草书来抒发胸中的郁愤。继之而起的是邢侗、张瑞图、董其昌、米万钟等四人。邢侗广师晋、唐、宋诸名家书法,留有许多临摹古帖作品。其书法笔力矫健、沉着圆浑。张瑞图书风奇逸,于晋、唐书法外另辟蹊径,用笔体势多方侧,给人以古怪奇特之感。米万钟与宋代米芾同宗,专学米字,笔法沉着浑厚,在北方以书法擅名达40年之久。此外,还有创草篆的赵宦光,专工隶书的宋玨等。但在晚明书坛,影响最大,开一代书风的应推董其昌。

  董其昌兼工楷、行、草书,形成生拙秀雅的书法风格。在书法理论上,他强调书法贵有古意,认为书法必须熟后能生,即以生拙之态来掩饰技法的娴熟,藉以表现书法的”士气”。他重视书法家的文化艺术修养,主张多阅、多临古人真迹,强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提高艺术的悟性。这些与他在绘画理论上提出的南北宗论是相通的。董其昌创造了一种似乎不食人间烟火的秀雅风格。另外,明晚期黄道周的攲侧倔强,倪元璐的异理新态,王铎、傅山的沉着雄深,都反映了明王朝覆灭前10~20年间书坛的巨大变化,这变化一直延续到清代初年。

──转自《世华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国秦汉时代汉字的变迁最为剧烈,大篆经过省改而创造了小篆,隶书发展成熟,草书发展成章草,行书和楷书也在萌芽,书法家也随之大量产生,文字的变化和书法的成就给以后书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 王蒙,字叔明,号香光居士,湖州(今浙江吴兴)人,晚年隐居临平(今浙江余杭临平镇)黄鹤山,固自号黄鹤山樵,又自称香光居士。王蒙是元代杰出画家,与倪瓒、黄公望、吴镇共称“元四家”。外祖父是元代著名书法家和画家赵孟 。据《明史-文苑一》记载,“洪武初,知泰安州事。蒙尝谒胡惟庸于私第,与会稽郭传、僧知聪观画。惟庸伏法,蒙坐事被逮,瘐死狱中。”,是指王蒙明初出任泰安(今属山东)知州,曾至胡维庸家观赏藏画,后因胡维庸案牵累,死于狱中。
  • 中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是各种书体交相大发展的时期。这时隶书已走东汉末年程式化的末路,楷书趋向成熟,草书经章草阶段发展成今草,行书在隶楷递变过程中从产生到发展成熟,这期间涌现出了众多著名书法家,产生了许多重要的书法理论著作,成为中国书法史上光辉灿烂的时代。
  • 11月9日星期日,南加州中文学校联合会的年度盛会“书法、作文、中文海报比赛”在亚凯迪亚高中举行,来自南加州的37所中文学校及2所美国高中参加了比赛,参赛学生达768人次,比赛结果将于近日在中文学校联合会网站 www.scccs.com 公布,并于11月23日在亚凯迪亚高中举行颁奖典礼。
  • 笔的种类大致分成狼毫、羊毫、兼毫三类。狼毫大部分是取自黄鼠狼尾巴上的毛,属于硬毫,弹性较强,写出的笔画锋芒较露。
  • 隋、唐是中国书法史上最繁荣的时期。隋代立国时间较短,书法虽臻于南北融合,但未能获得充分的发展,仅为唐代书法起了先导作用。
  • 纸是我国四大发明(纸﹑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之一,在我们的生活周遭里,没有一天不使用到它,你可知道﹖以前的书写工具,可是由笨重的竹简﹑昂贵的缣帛,一路演变才有现在轻巧方便的纸张喔﹗
  • 王羲之出身于一个书法世家的门庭,他的伯父王翼,王导;堂兄弟王恬,王洽等都是当时的书法名手。王羲之(321—379年,或303—361年),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