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格庵遗录》预言了什么?(六)

《格庵遗录》预言了只有修炼法轮大法(法轮功)才能永生
金刚山人口述 南师古代传 正浩破解
font print 人气: 7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7月20日讯】三丶《格庵遗录》预言了只有修炼法轮大法(法轮功)才能永生

《格庵遗录》之所以不吝笔墨描绘“弓弓乙乙”之形象,之所以满怀敬仰之情颂歌大圣人之威德,告诉世人什么是“弓弓乙乙”,谁是大圣人,目的全在于号召人们珍惜这次特殊时期传出的大法大道,得法修道,功成圆满,十分明确地指出,末世只有修炼“弓弓乙乙”——法轮大法(法轮功)才能获生。

(一)《格庵遗录》提示人类道德败坏是促使人类毁灭的根本原因

《格庵遗录》谈及人类腐败现象及其危险的词句甚多,其中“罗马箪二”、“罗马一 二十三条”、“哥前”三篇里是专门谈末世人类腐败现象的。“罗马箪二”概述“多行不义必自灭”之道理;“罗马一 二十三条”列举人类二十三条罪恶;“哥前”揭露少男少女乱性,成年男女乱伦。让我们以“罗马一 二十三条”与“末运论”中的“七要”、“十忌”来看看当今人类的道德问题。

“罗马一 二十三条”的二十三条为:一不义 二魂恶 三贪欲 四恶意 五猜忌 六条人 七纷争 八诈欺 九恶毒 十菽隐菽隐 十一诽谤 十二无神 十三无天 十四凌辱 十五骄慢 十六藉慢 十七诸恶图谟 十八父母拒逆 十九愚昧 二十背约 二十一无情 二十二无慈悲 二十三不义。(此二十三条除第十条韩语需译之外,其意明了)“末运论”中提到的“七要”为: 一曰天心 二曰石皮之衣 三曰石皮巾 四曰艸日十花 五曰力菫农 六曰匕之人 七曰一小重力。

若作破字的话,一曰信天之心,二曰破衣,三曰破巾,四曰草花 ,五曰勤农,六曰化人,七曰不动。“十忌”为:一曰立心 二曰一牛两尾心 三曰卖心 四曰过欲 五曰贪利 六曰争斗 七曰怠惰 八曰轻妄 九曰密居 十曰钱禾刀 。将其中隐语二曰与十曰破字的话,“一牛两尾心”即“朱心”即共产党之心;“钱禾刀”即“钱利”。

另外,正如道家指出当今为“阴盛阳衰”、“阴阳反背”一样,《格庵遗录》痛斥人类正统观念之颠倒,在“桃符神人”篇中大声疾呼:

天神地鬼分明是   男尊女卑分明也
天地理气为何故   反复称号其意行
不是叫做为神鬼   而是鬼神称号之
不是叫做为外内   何为叫做是内外
天地相争混沌时   天神负而地鬼胜
此然由而因此故   自诩成为胜利者
天地反复无奈何   只得失去地上权
鬼神世上当今是   自然不能称神鬼
男阳女阴虽分明   阴鬼发动此世故
男负女胜夺权故   鬼胜神负无奈何
不称阳阴成阴阳   男外女内虽分明
只得内外称号之

《格庵遗录》用诸多词句针砭闻而不听,自以为是的世人对“弓弓乙乙”视而不见、闻而不听,进而嘲笑之能事,指出这一切就是源于丧失人之本心。

《格庵遗录》“歌辞总论”道:

尚佛来运运数好   三圣合运一人出  末世愚盲蠢瞽蒙胧
视国兴亡如草芥   父子争财夫妻离婚 情夫视射寡妇生产
淫风大行有夫之妻  背夫乃末世也   君弱臣强民娇吏
吏杀太守无所忌惮  日月无光尘雾涨天 罕古无今大天灾
天边地震飞火落地  三灾八乱并起时  知此时否世人们
三年之凶二年之疾  流行瘟疫万国时  吐泻之病喘息之疾
黑死枯血无名天疾  朝生暮死十户余一 山岚海瘴万人多死
大方局手无奈何   五运六气虚事故  无名恶疾免不可
……
狂风淫雨激浪怒涛  地震火灾不虞之患 毒疮恶疾杀人强盗
饥馑饿死所到之处  战争大风忽起时  自相践踏昊哭声
安心不可世上也

明确指出由于人类道德败坏将遭受可怕的天灾人祸。

(二)勤于天农、得法修道者永生

《格庵遗录》大声疾呼众生得法修道,对法轮功修道者不吝赞美之词,是凡真心修炼的修道者将会万世永乐,万世永生。为此,《格庵遗录》用诸多篇幅提醒世人要识得何为“弓弓乙乙”,谁为大圣人。

《格庵遗录》首篇《南师古秘诀》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启迪何为十胜真理;二是提示谁为大圣人;三是预告大圣人将遭受暂时磨难。以“两弓双乙知牛马 田兮从金槿花宫”论起,用一百多句陈述了法轮大法及法轮。以“欲识苍生保命处 吉星照临真十胜”起首,用“两白三丰真理”等十四条理陈述了“弓弓乙乙”即法轮大法之理;用“郑氏郑氏何郑氏”起,用二十余句论述了大圣人及其首次传法之地;用三十余句谈到了大圣人将“暂时暂时不免厄”。

《格庵遗录》热情洋溢地赞歌法轮大法(法轮功),鼓励众生勤于天农。

三人一夕双弓知  访道君子修道人  十胜福地弓乙也
无道大病得病者  不死海印出世也  和气东风旧尽悲
七年大旱似甘露  万国胜地江山下  甘露喜雨民苏生
恶疾多死免其灾  全世骚动海运开  一日三食饥饿时
三旬九食不饥谷  水火升降变化数  以小成大海印化
磐石涌出生命水  万国心灵皆通也  不老不死阴阳道理
双弓双乙造化矣  海印龙宫间日月  木人新幕别乾坤

风驱恶疾云中去  雨洗冤魂海外消  别有天地非人间
武陵桃源弓弓地  圣山圣地吉星地  两白三丰有人处
双弓天坡乙乙地  三人一夕修道生  夜鬼发动鬼不知
鬼杀神活铭心觉  真人出世朴活人  弓弓合德末世圣
三丰妙理人不信  一日三食饥饿死  真理三丰人人觉
天下万民永不饥  两白隐理人不寻  千祖一孙合心

十胜两白世人觉  一祖十孙女子运  无穷世月弹琴声
不知岁月何甲子  延年益寿初生法  当上父母千寿
膝下子孙万岁荣  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家
愿得三山不老草  拜献高堂鹤亲  祈天祷神甘露飞
永生福乐不死药  立春大吉建阳多庆 天地反复此今日
宝城光辉空天射  人身通秀琉璃界  日光无落月无亏

不分昼夜恒日月  直曲交线相交射  窟曲之穴光明穴
无极无阴无影世  涙愁隔精无手苦  日日连食不老草
无腹服不死药   此居人民无愁虑  不老不死永新年
人间解冤此今日  忧愁思虑雪冰寒  无愁春风积雪消
涌出心泉功德水  西气东来救世真  天生化柿末世圣君
天人出予民救地  其时闭目忽开   龙耳口亚听取吹歌
半身不随长伸脚  解渴功德永生之水 饮之饮者永生矣
代代后孙传之   无穷天呼万岁

诸如此类用语甚多,大都表现了法轮功在健身方面的奇效,当然按他们法轮功的专门用语讲的话就叫“改变本体”。除此之外,虽然在此篇用语不多,但《格庵遗录》十分强调了法轮功“两白”之一心白即修心。

一钓三饵左右中 避乱之本都在心——八王八口善之理 天真化心不变心— —
三印之中之火   如雨遍济心灵变化 恒常喜盘不老长春
三印之中海印之水 甘露雾临重生之  心发白花不死永生
是不知父母村   三人一夕双弓道  至诚感天天神化
武陵桃源寻觅之  修道先出容天朴  天崩地坼素沙立
青鹤福处牛腹洞  三峰山下半月有  深藏屈曲囊中世界
灵泉水亦恒流也

《格庵遗录》在谈当今特殊历史时期时,将修炼比喻成“田”,将修道者比喻成 “牛”,以示吃苦耐劳,扎扎实实地修炼。故而,《格庵遗录》众多篇幅出现“牛”、 “牛性”、“牛声”,展示了亿万修道者终成大气候,一呼百应,前呼后应的修炼场面——

三人一夕修字理  真心不变笃信天
……
干牛坤马牛性理  和气东风真人出  时好时好不再来
……
牛声牛声和牛声  和气东风万邦吹
……
牛性牛性何牛性  天道耕田是牛性
牛性在野牛鸣声  天牛地马真牛性
……
执衡 变心灵   天下人民大呼声  如狂如醉牛鸣声
……
九之加一线无形  十胜两白知口人  不顾左右前前进
死中求生元真理  出死入生信天村  造次不离架上台
坦坦大路永不变

博大出版社出版(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耿恭为将士拜井祈祷,泉水涌出;郑国为秦国修筑渠道,造福万代。
  • 死生有命,富贵由天。人一生的福、禄、寿乃至各种疾病的发作都是有定数的。时间到了,脸上的气血之色、脉络的运行状况都会呈现出异常的变化。纵观古今,惟有精通医道或修佛修道之人才能读懂身体密码,参透个中玄机。中国历朝历代都不乏这样的高人,本篇将一展明朝几位市井大夫仅以望、切就能知人生死的奇妙医术。
  • 还有北宋时期,一代名臣登上金陵城楼,望见清江翠峰,酒旗画船,一片壮丽繁华之景。然而故国往事历历在目,他抚今怀古,顿生家国之忧和兴亡之叹。 一首雄浑阔大的怀古词,遂成千古名篇。这就是出自王安石笔下的《桂枝香‧金陵怀古》……
  • 本世纪罕见日食,世界唯一的全日食记者对日食如此反应?科学研究表明,观看日食可以强烈影响人的心理,使人敬畏,激发原始的归属感。
  •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他的《劝学诗》激励了一代代的莘莘学子;他的书法丰厚雄浑,雍容正大,法度谨严又气势磅礴;他为官清廉,正直敢言,凛然赴难,视死如归,其忠义大节,光风霁月,高山仰止。他就是字如其人的不朽典范——大唐书魂颜真卿。
  • 蔡伦发明改进了造纸术,刘向校对官府藏书。
  • 每一个来到美国的新移民,在这巨大的宽容中感恩和领情,这英文叫做appreciation,你要懂得这个的,而不能蛮横地面对着这种宽容说,“我就是要来享受一切你们的信仰带来的道德自律,你们的民主带来的权利共享,你们的自由带来的精神成长和物质繁荣,至于你美国为什么会形成这些能让我免受恐惧不公正的好处,我不管!”
  • 卫懿公因为沉迷养鹤,荒废政事而亡国;鲁隐公喜好观鱼,明知不合礼法却执意要去。
  • 庆忌一惊,回头用手挥向要离,没挥中;再挥手又落空;第三次一挥,庆忌揪住了要离的头,接着按入水中,再提起放在自己的膝上,庆忌说,“你竟敢动矛来伤害我!”
  • 陶侃害怕生活太过安逸,每天搬砖锻炼自己;孟母剪断织布机上正在织的布,藉以劝勉孟子勤奋向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