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宋辽金元书法一览(下)

font print 人气: 240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8月31日讯】五代和宋代的文人促进了书法的发展。印刷术的发达使书法家从单纯的功能性书写活动中解放出来,书法艺术特性被进一步强调。宋元时代的书法可以说是行草时代。宋代书法家在楷书和狂草方面不及唐代书法家,但在行草书方面却表现出鲜明的文人个性和品质,开一代新风。法帖的普及使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艺术具有绝对的典范意义。但宋代重要书法家不同程度地受到具有变革意义的中晚唐书法的影响,特别是颜真卿的影响。此外,宋人对金石学的重视和研究也使书法和篆刻艺术置于更大的历史尺度之下,汲取了丰富的源泉。

元代书法   

自从成吉思汗统一了各蒙古部落以来,骁勇善战的蒙古骑兵横扫亚欧大陆,先后灭西夏、金,和南宋,最后统一了整个中国。统一之后,元朝的皇帝深知:在马上得天下,未必能在马上治天下,所以十分注意文艺教化。重开科举制度,广泛选拔人才;复兴儒学;同时也大兴宗教,各种宗教信仰在这个时代同时并存。这些, 对当时的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天下太平了,蒙古人也开始热爱舞文弄墨。元仁宗图帖睦尔建立了奎章阁--专门的书画鉴藏机构,请侍臣为他鉴定书画,像我们后面所要提到的书画家,如柯九思、虞集等人就曾任奎章阁学士;另一方面,汉族知识份子在少数民族的统治下,多少感到压抑不适,更加倾心民族文化。这样,书法艺术非但没有凋落,而是继续滚滚向前发展。

  一. 温雅平正、复古求新的元初书法

  书法发展到南宋,因为延续北宋以来“尚意”书风的余响——热衷于表现书法家自己的胸中意气而忽视技法——而南宋书法家一方面没有北宋书法家那样的才情,又没有深厚的技法功底,因此南宋书法渐渐地走上末路 。这时候,元代书坛巨匠赵孟頫高举起“复古”的旗帜,主张学书法应该避开唐宋,要向更远的晋朝书法大师学习,并身体力行地施行。最终,赵孟頫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一代大师。

  ◆ 赵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宋太祖十世孙。这是个复杂的人物。他是宋朝皇室的后代,却做着异族朝廷的官,虽然地位很高,实际并不受重视,心里很苦闷,只是一味地吟诗作画。他是中国文艺史上少有的全才,大概只有宋朝的苏东坡、清朝的董其昌可以和他相提并论。除书法外,他还擅长绘画,精通文学,通晓音律,熟谙道释。是他,最先将“诗、书、画”三绝合为一体。不仅如此,他的家族中也出了不少艺术名人:他的妻子管道昇、他的儿子赵雍都精通书画,他的外甥王蒙是著名的“元四家”之一。

  赵孟頫的书法,成就最高的是楷书和行书。传世的楷书名作有《胆巴碑》、《湖州妙严寺记》、《仇锷碑》等;小楷有《汲黯传》等;行书作品不少,如《洛神赋卷》、《赤壁二赋帖》、《定武兰亭十三跋》等。他作品最主要的特点,无论楷书还是行书,都很工整,四平八稳。温和、典雅是他书法的主要特色。虽然他对晋人书法下过很深的工夫,但晋人书法中精妙的用笔,在他的作品中几乎没有体现;或者说,他将晋人笔法的精微之处大大加以简化了。尽管如此,他的作品总是洋溢着一种高贵、典雅的气息。这完全是他深厚的学问、修养所致。

  他的书法成就和观念,深深地影响了后来人。不仅同时代的一些名家如邓文原、鲜于枢纷纷以他为榜样,明代的祝允明、文徵明,清代的刘墉、乾隆帝也从中汲取了不少营养。整个元朝书法,几乎都笼罩在赵孟頫的庇荫之中。可以说,他是个上承晋唐,下启明清的一个重要的桥梁式人物。他是继王羲之、颜真卿之后再中国书法史上第三个影响深远的大师。

  ◆ 元初另一位书法名家是鲜于枢(1257——1302),一种说法是(1256——1301)。字伯机,号困学民、直案老人、直奇老人、虎林隐吏等。河北渔阳人(今天津蓟县),居住在杭州。与赵孟頫有“南赵北鲜”之称。他的书法成就,主要在于行草。草书学怀素并能自出新意。他的执笔方法很有特点,使用独特的回腕法;喜欢用狼毫,写字强调骨力。的确,他的行草书骨力劲健,真力饱满。行笔潇洒自然。赵孟頫对他很推崇,说:“我当年同伯机兄一块学草书,伯机超过我太多了,极力追赶也赶不上。现在伯机死了,大家都说我书法写的好,不过是在没有佛的地方称尊罢了。”如果说赵孟頫的字骨少肉多的话,那么,他的字骨多肉少。虽然他学的是唐朝人怀素,但他的字里,更多的是元朝人的东西:无论是笔法的丰富性,还是节奏的复杂性,都比怀素有所简化。这一点大概是元朝书法共有的特征吧。

  他的代表作,有《王安石杂诗卷》、《进学解卷》、《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卷》、《苏轼海棠诗卷》等。与赵孟頫、鲜于枢并称为“元初三大家”的是邓文原。

  邓文原(1258——1328),字善之、匪石,绵州(今四川绵阳)人。《元史》上说他是一个廉洁的官吏。书法风格,尤其是行书,很像赵孟頫。章草很有个人特色,与古人皇像、索靖的质朴相比,他更流利矫健。代表作有《临急就章卷》等。

  柯九思、虞集、揭傒斯都曾在奎章阁任职,从事鉴定书画的工作,不仅对书画有极高的鉴赏力,书法也都称雄一时。柯九思书法学欧阳询,结构紧密、姿态峭拔,有时还有写经体、汉简体的笔触,显得很有古意。代表作有《独孤僧本兰亭帖跋》等。

──转自《世界旅游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台湾艺人曲艾玲、胡佩琏、陈德烈等人为了鼓励六年级到八年级生随时上网学习书法,与淡江大学合作推广网路书法远距教学,期望以艺人青春活泼的气息与群众魅力带动以往在书法推展上所缺少的年轻族群,透过电脑e化教学为年轻人创造学习传统书法的新体验。
  • 陈廷敬书法
  • 讯】下周,故宫博物院以2200万元人民币购得的我国古代书法作品《出师颂》将展出。昨天,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出师颂》的展出被初步定在了下周,但具体日期仍未最后敲定。预计《出师颂》故宫展期为4天。
      
  • 为庆祝中华民国双十国庆、鼓励侨胞子弟学习书法,使中华书艺在海外侨社植根从而洪扬于美国社会,青少年儿童书法比赛定于十月十八日(星期六)下午二点在侨教中心举行。此次比赛由休斯顿中华老人协会主办,并延聘侨社书法名家们为评审委员,当场评定并颁发奖状、奖品和纪念品。
  • 【大纪元8月20日报导】(中央社台北二十日电)被誉为中国现存早期书法五大扛鼎之作的西晋陆机“平复帖”、东晋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隋人书“出师颂”及王羲之“兰亭序帖”的最佳摹本唐代冯承素本,明天起将在北京展出六天,让民众一次遍览书法名家的五大绝品。
  • 两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名品“出师颂”目前正在北京故宫展出。近两个月来,中国大陆对于“出师颂”真伪与价值的争论不断,随著作品的公开展出,争议也暂告段落。北京京华时报报导,“出师颂”的正式名称应为“隋人书出师颂”,北京故宫最近花费人民币两千两百万元从民间拍卖公司购得,但随后引发作品真伪的争论。
  • 为庆祝中华民国双十国庆、鼓励侨胞子弟学习书法,使中华书艺在海外侨社植根从而洪扬于美国社会,青少年儿童书法比赛定于十月十八日(星期六)下午二点在侨教中心举行。
  • 中国秦汉时期,汉字的变迁更为剧烈也最为复杂,大篆经过省改而创造了小篆,李斯
    所书《泰山》、《琅琊》、《峄山》等石刻,就是小篆的典型。另外隶书发展成熟,
    草书发展成章草,行书和楷书也在萌芽。书法家随之大量出现,此一时期的书法成
    就给后世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汉书法遗存今天的有帛书、简牍书、还
    有壁画、陶瓶及碑上的刻字。汉代的石碑艺术在这一期间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西汉
    较少而东汉却“碑碣云起”。出现了象《张迁碑》为代表的方劲古朴类;以《曹全
    碑》为代表的飘逸劲秀类;还有如《礼器碑》和前、后《史晨碑》的端庄凝练类等
    著名的碑铭。隶书书体在此时的碑刻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除了石刻外,近年出
    土的秦汉竹木简、帛书也十分丰富。如《睡虎地秦简》、《长沙马王堆老子帛书》、
    《武威汉医简》、《居延汉简》等。篆、隶、章草均有,足与碑刻笔法体势相印证。
    其中有一些已显露行书、正楷的端倪。由于书法艺术在秦汉时代的昌盛,篆刻在这
    一时期也十分精美。各种印章出现并发展。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是各种书体交相发展的时期,这时,隶书已走东汉末年程序化的道路,楷书趋向成熟,草书经章草阶段发展到今草,行书在隶楷递变过程中从产生经过发展到成熟,尽管后来各朝各代的书法家擅长篆、隶、章草,但毕竟是个别的,只是作为书法艺术来欣赏。而真、行、今草,已为上下所接受,被广泛应用于社会交往,同时在士大夫阶层中形成了普遍的风尚,作为雅俗共赏的标准。这一时期涌现出了大量著名的书法家,产生了许多重要的书法理论著作。
  • 中国古代的扇艺,源远流长,明代的书画艺术更是促进了扇艺的发展。折叠扇的书画便应运而生了,真正的折叠扇的书画实物,要数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宣德帝朱瞻其宣德二年画的大折扇,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明代永乐、宣德年间谢缙《汀树钓船图》为最早。当时的苏州,经济繁荣,而“院画”(宫廷绘画)势力日薄,“浙派”也步入末流,“吴门派”代之而起。以沈周为首(图一),文徵明继起,还有唐寅(图二)、仇英,称之“吴门四家”。他们技艺全面,题材广泛,是明代成化到嘉靖间,吴门派绘画里最活跃时期,也是明代书法艺术的兴盛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