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溪:从油价高涨谈中国经济

张清溪 / 台大经济系教授

标签:

【大纪元10月19日讯】全球石油价格最近连番上涨,原油期货每桶上涨到五十五美元。与此同时,由于预期汽油价格还要上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市民抢购汽油,甚至造成油票脱销。国际上尽管有人担心油价将飊涨到七十五美元,导致通货膨胀,但都不及中国严重,因为,那里可能是攸关性命的大事。

国际专家指出,这次油价因为产油国存量减少、中国需求激增与国际间多种短期因素聚集而涨。未来趋势,若短期不利因素,如伊拉克的骚乱、奈及利亚的政治动荡、委内瑞拉的政治不稳定等持续着,则明年油价仍不稳定;甚至有预测将涨到一桶七十五美元。但绝大多数认为,可能明年至晚到后年,油价将跌到三十多美元一桶,也不会引发什么通货膨胀。即使涨到七十五美元,也还不若一九七○年代,因为以今日的物价计算,当年的油价高达每桶八十美元。

引人注目的是,最近石油与各种原料的国际价格不稳定,都与中国有关。中国从一九九三年变成石油净进口国,此后进口年年扩增,至二○○三年,进口占全国总消费量的36%;二○○四年进一步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仅次美国。西方专家一致认为,中国的石油进口是世界油价上涨的引擎。

政治挂帅的中国经济,一窝蜂投资时,经济过热,导致国际价格上扬;宏观调控之下,需求剧降,又使国际价格下跌。不幸的是,在涨跌之间,中国总是进退失据,涨价时多买,跌价时少买。例如,在二○○○、二○○二年油价上涨时,中国原油进口都大幅成长;而在二○○一年油价回落到每桶十七美元时,中国却在消化库存,反而减少进口。今年上半年,原油进口量增加四成,花的钱则增加六成。

中国原油“贵买贱不买”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战略储备量少,中国只有不到廿二天的储备,远低于国际能源机构要求的九十天储备量;美、日、德都超过一百天。这使得中国面对涨价没有缓冲余地。二是中国能源需求很多来自官方主导的企业或建设需求,这些需求通常不按市场原理出牌。

中国出口旺盛,累积了不少外汇。但在专家眼里,中国的发展模式在国际分工市场上是很不利的,因为它进口的产业,包括能源与重要物资,都是独占或寡占市场,价格高昂;而它出口的则都是竞争市场,利润微薄。若计入政府补贴出口产业,甚至可能是流血输出。

原油涨价,各国都担心是否会引起通货膨胀;但在中国,有识者担心的是会不会经济崩溃,这个喊了多年的“狼来了”,会不会真的不期而遇?因为,中国资不抵债的银行系统,是靠中国人超高的储蓄率,以及吸收超多的外资支撑着的。如果百姓担心通货膨胀,造成心里恐慌,争相领出银行存款,就会曝露中国的金融黑洞,引发金融危机。这或许才是中共当局真正要戒慎恐惧的“引爆点”。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章天亮:慈悲与惩罚
【人物真相】杨慧妍:中共金融爆雷的牺牲品?
冯睎干:彭定康仗义执言
【名家专栏】摧毁共产主义从各州开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