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苗:我为什么反对经济学家?

陈永苗

标签:

【大纪元10月25日讯】近日著名经济学家樊纲在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主办的“宏观调控与政策取向”高层研讨会上指出,当前一些对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指责是对中国产权体制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历史进程的一知半解,是迎合一些社会情绪。前些日子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也在《经济观察报》和《北京青年报》发出类似的声音。

经济学家是谁,能够发出如此半人半神的的声音?经济学家如此俯瞰芸芸众生如果是在一个神圣领域例如宗教还没有问题,但在一个世俗得不能再世俗的经济领域,而且是对芸芸众生都有份的国有资产说出这样的话,经济学家要不是走火入魔了,就是已经把自己卖身了。面对着自己有份的国有资产的流失,芸芸众生只能眼睁睁看着,爆发出社会情绪反而成为不义之事?为之代言反而要获罪?

我知道了樊纲、张维迎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们骨子里头根本不认为国有资产是全民都有“股份”的,全民作为“所有权人”,已经被经济学家暗中谋杀了。全民“死”了,死在经济学家的精神催眠之下,死在经济学家的偷天换日之下。

经济学家是谁,能够发出如此半人半神的的声音?如此半人半神的声音是反民主的,与先锋队的“独裁”是同一种旋律的。经济学家无非是说,你作为民众,是无知的,对自己的事情也处理不好,无法判断自己的利益,而我作为公共知识份子,能够领导你们,带领你们,比你们更能够替你们作出判断,什么是对你们有利的,什么是对你们不利的。
 
这可是了不得的事情,是对经济学基本假设和价值追求的彻底颠覆。经济学有个基本假设,就是认为每一个人都是理性的,能够判断自己的利益。难道说自己的东西被偷偷地卖了,而且钱款也被他人占有了,这一点芸芸众生自己不能做出判断?这可是天生的,不用思考,傻子都知道的。经济学追求的是经济民主,难道自己的东西没了,在政治领域已经被割了喉咙,凑在网路上呐喊愤怒几声还不行,这还没到要求经济民主的地步,我们的经济学家就慌了。经济学家们意欲何为,想创造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中国经济学?

我承认不能把事情推到极端,例如说芸芸众生可以做出判断,就认为民众可以决定一切事情,实行人民主权至上,或者说民众有局限,就成了傻子,啥事都由经济学家管理。像判断自己的东西是不是丢了,自己有没有获得好处,这些是无需经济学家操劳的,经济学家纵然口吐莲花也欺瞒不了芸芸众生。

或许经济学家觉得自己很委屈,并坚持自己的观点是从自己的学问中出来的,所以觉得自己不能媚俗。可是经济学家为什么不自己反省一下,到底是不是自己的经济学错了?经济学这几年虽然无坚不摧,但现在是不是到了边缘,碰到了最坚硬的敌人,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

作为一世俗宗教的共产主义是由一种经济学支持的。如果没有我在《经济民族主义》中说的那种和原来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之间的渊源,经济学不可能成为当朝的“国学”。而经济学又宣布自己爱好自由,青睐宪政。是不是经济学是一种过渡,就像当年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过渡一样? 我曾经对这抱有期许。在《经济民族主义》中,我相信扩展秩序,由经济个体到宪政。我甚至认为林毅夫只是碍于立场无法言说自由主义。

刘小枫在《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中提出了一个问题。他质问道,无视政治自由于经济秩序的内在联系,为什么成为中国现代的经济社会理论的一个“传统”?在探讨中国当代经济秩序的重新安排的正当性问题时,政治自由是否是一个业已解决而无须考虑的问题?

把经济学当作“社会主义”由一个观念支持。150年以来,确实把经济繁荣看作幸福之本,将经济发展看到所有社会进步,包括宪政的基础,人们相信只要能够使经济发展达到了某种令人满意的水准,所有其他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因而归于经济发展优先的地位。爱屋及乌,经济学家也成了现当代的“祭司”。

可是丹尼尔‧贝尔说这是一种世俗宗教。说世俗宗教换成另外一个词就是鸦片。经济发展没有造成普遍和谐,相反造成对立和阶级,不管初衷如何,从来就是让大部分人大受损特受损,一小部分人大受益特受益。

经济自由是宪政的一个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经济自由必然导致宪政吗?由经济自由到宪政,我不知道最后是平平地滑过去,还是龙门一跃,这一点几乎没有一个经济学家有过详致的论述。大概到了这个地方,他们和算命的差不多,给了我一个斜眼:信则灵,不信则不灵。这可坏了,当代“国师”都说不清楚,那不是瞎搞?

如果有人告诉我,说经济学不可能是帝国主义的,不可能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不可能叫经济学做出详致的论述。这也对。但是既然如此,到了经济学已经出现荒唐的结果,例如贫富两极分化,腐败等时,经济学家还能在作“半人半神”喋喋不休?

先撇开立宪政治搞经济,是把前者“悬搁”起来,放到“括弧”里,经济发展到那里随身带到那里,不能被偷偷摸摸扔了。当经济碰到了最坚硬的东西时,也就到了重新开始立宪的时候了,这时候,如果经济学家还在讲那个鸦片,而避开讲立宪,甚至以鸦片取代立宪,那是催眠芸芸众生让他们继续愚昧,为既得利益集团而搞缓兵之计。这时候经济学过渡的影子一点也没有了。

让“半人半神”喋喋不休去好了,反正没有人再信他们了。没有人能否无限期地等待,而且出现了人神共愤的局面,谁还相信经济学家?

--转载自《新世纪》网站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陈永苗:“浏览黄色网站案”中的公共利益和恶法
陈永苗:以司法制约国家权力
陈永苗:隐私权是一种娇生惯养的权利
陈永苗:司法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中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