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思云:中国政府执政能力的最大弱点

林思云

人气 10
标签:

【大纪元11月8日讯】2004年9月,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通过了一项决议《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强调加强中共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说明中共高层已经开始认识到,目前中国政府在“执政能力”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和弱点。

在中国政府执政能力的各种问题中,最大的弱点就是“政府信用”。近期在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节目中,反映出来问题的80%以上,都是地方不认真执行(或者根本不执行)中央制订的法令政策。经常听到电视画面里的记者无奈地说:“中央三令五申地强调……,可是到了这里就是……。”这些事都明显反映出中国政府缺少信用的执政弱点,人民对政府不信任,所以经常出现有法不依、有令不行的情况。

2000多年前商鞅在秦国搞变法时,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取信于民”。商鞅让人把一根三丈长的木杆竖立在国都的南门,悬赏谁能把木杆从南门搬到北门,赏给十金。把这么一根重量很轻的木杆从南门搬到北门,一般人都能做到,为什么要给这么多赏金呢?大家都怀疑这是一个耍人开心的骗局,所以没有一个人出来搬木杆领赏。商鞅见没有人出来搬木杆,就把赏金从十金提高到五十金,这时有一个人站出来把木杆搬到北门,商鞅立刻赏他五十金,以示信用。从此秦国百姓相信商鞅“言而有信”,认真执行他颁布的新法,才使秦国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

现在中国的公安也开始悬赏捉拿犯人了,可是极少有人去报案领赏,因为人们不相信报案后真的会领到赏金。中国流传着一句口头禅:“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它形象地说明了中国政府的信任失坠。一个政府要想指望人民认真贯彻执行它的各项令政策,最关键就是要有“信用”。只有人民对政府信任,他们才会认真对待和执行政府的法令政策。

十几年前中国当局把农民工称为“盲流”,那时党中央号召农民在家乡安心种地,不要盲目跑到大城市来寻找工作机会。但是农民根本不听中央的号召,“盲流”越来越多,以至于形成了今天中国大城市中“民工撑起半边天”的局面。这些勤劳价廉的农民工是当前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内在动力。假如当年农民遵循党中央的号召,老老实实呆在家乡种地,不出来“盲流”的话,很难想象中国经济会有今天的大发展。

上面提到老百姓不信任政府,不听从政府的号令而导致“坏事变好事”的个别例子。在绝大部分情况下,政府缺少信用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都是负面的。为什么老百姓不信任政府呢?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政府的法令政策反复无常,朝令夕改。有人评论中国政府“朝令夕改”的作风损害了政府的信用,降低了共产党的威信,其实更为严重的是它妨碍了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

大家都知道中国大陆现在假货横行,从食品到服装、家电、甚至到住房,假货已经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那麽这些假货是谁生产的呢?绝大部分假货都是私营小企业生产的,政府强行关闭生产假货的小企业,也许会让不少人拍手称快。可是我们应该注意到另外一个事实,就是我们身边的假货太多了,生产假货的小企业太多了,而且刚关闭一个假货生产厂,又会冒出来第二个、第三个假货生产厂,真可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企业生产假货,属于没有长远眼光的短期行为。凡是生产假货的企业,不可能发展成为大企业和成功的企业,这是最浅显的经济学原理,中国人不可能不明白。以前中国的“同仁堂”等著名老字号店铺,他们的家训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能卖假货,中国商人很明白只有货真价实才能取得顾客的信用。

现在中国造假的企业多如牛毛,并非中国人不知道造假货的危害性,也不是中国人不知道生产货真价实的东西才能把企业做大,才能创出自己的品牌。中国企业出现大量制造假货的短期行为,直接反映出人们对中国政府的政策“说变就变”的恐惧感。私营企业根本没有长远发展的打算,他们害怕哪天中央首长心血来潮,出台一个什么新政策,他们的企业就要完蛋了。所以他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赚到钱,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生产假货自然是最好的选择,这是造成中国大地假货泛滥成灾的内在因素。

不少人抱怨中国官员腐败,“打假”力度不够。其实中国假货泛滥的根本原因并非“打假”的力度不够,而是人们对中国政府的政策缺乏信任,导致企业(特别是私营小企业)没有长远发展的打算,出现了各种乘机“捞一把”的短期行为,制造假货也就是“捞一把”短期行为的具体体现。

同样中国的大企业也明显具有急功近利的心态,中国企业没有今后二、三十年的长期发展规划,企业对科研的投入很低,人们总是担心“计划赶不上变化”。另外中国出现的新兴富裕阶层,也对中国政府的政策稳定性没有信心,这促使他们一赚到钱就购买高级商品奢侈消费,而对今后发展扩大再生产的投资热情不高。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大街上居然到处跑着宾士宝马高级轿车,某种意义上也是中国富翁短期心理的见证。

1980年代中期,中国政府为了解决“三农问题”,号召各地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离土不离乡,各地回应中央的号召,开办了小钢铁厂、小水泥厂、小火电厂、小玻璃厂、小炼油厂(即所谓“五小”企业)。可是近几年来中国出现了能源和电力供应紧张,于是中国政府出台了一个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条例,要求各地政府强行关闭能源消耗高的“五小”企业,以保证大中企业的能源和电力供应。

当年政府号召兴建“五小”企业,现在政府又要强行关闭这些小企业,这就是中国政府政策的“说变就变”的具体例。而且中国政府关闭这些当年响应自己号召办起来的“五小”企业,还不给任何赔偿或补偿,甚至使用行政手段强行拆除。比如湖北的一篇报道:湖北省大冶市开展“五小”整治活动两个月以来,共拆除“五小”企业377家,对“五小”企业占用的712亩耕地进行了平整……。

不久前中国刚刚通过保护“私有财产”的宪法,那么政府出面强行关闭或拆除“五小”企业的行为,是明显的侵犯私有财产。尽管“五小”企业能源消耗高和产品质量差,但是“能源消耗高”和“产品质量差”并不违法,“五小”企业也是合法经营的企业。尽管“五小”企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应把它们交给市场去自行淘汰。政府可以规定一个产品质量标准,达不到标准的产品不允许上市出售,这样能源消耗高和产品质量差的小企业就自然会被淘汰。一个宪法明文规定保护“私有财产”的国家政府,绝不应该强行关闭合法经营的企业。

现在中国政府为了解决当前的能源电力紧张,不惜“违宪”侵犯私有财产,强行关闭甚至拆除“五小”企业。中国政府强行关闭“五小”企业的做法,确实可以暂时缓解能源电力紧张的问题,但从长远的眼光来看,这样的做法却让人们失去对中国政府“保护私有财产”诺言的信任,短期的能源紧张和长期的政府信用,到底孰轻孰重?强行关闭“五小”企业无疑是一种“杀鸡取卵”的目光短浅政策,也是中国政府“执政能力”有待提高的表现吧。

在大家都是“捞一把”的短期心态下,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自然是不可能的事。虽说政府要树立起信用绝非一朝一夕之事,但希望中国政府意识到它的执政能力中的这个最大弱点,今后在制订和执行法令和政策时,树立起“信用第一”的观点。这并不是要中国政府对什么都信誓旦旦地保证“五十年不变”,而是要以实际行动体现法律和政策的一贯性和延续性,减少人们急功近利的短期心理,树立长远发展的信心和信念,这才能让中国走上长期稳定发展的道路。@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美有意在澳 进行新武器试验演习
制度化腐败——重庆又现退休矿工集体示威
布什连任 澳美在反恐中将更加紧密合作
‘执政能力’成内地流行语
纪元商城
这种肥皂不会耗损 永远陪伴你
每日更新:春天里的素色清道夫 不知疲倦
这种杯子为何如此火爆 加州女子偷65个被捕
这些亚马逊好物 让你生活品质大提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