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管乐器的先祖——龠(下)

人气 9
标签:

  中国的龠类乐斜吹乐器计有近十种,虽不见于大雅之堂,却一直活跃在民族、民间中,至少八千年未泯。现将今之所见的主要龠类乐器简介如下:

  一、贾湖“骨龠”--今人多误称为“骨笛”。1986年出土于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遗址,距今八千多年,是中国吹管乐器的鼻祖。器以鹤禽类的翅骨制成,管长25釐米左右,管身钻有音孔4-8个不等,无吹孔。斜吹之,发音嘹亮,七音齐备,音域可达两个半八度以上,能流利地作多宫翻奏,是一件完形的特色独奏乐器。

  二、新疆“鹰骨龠”--流行于新疆天山一带,塔吉克人称之为“奈依”,柯尔克孜人称之为“却奥尔”,而今人则谓之“鹰骨笛”。器以大鹰的翅骨制成,长约26釐米,开有三个音孔,可以演奏完整的七声音阶。音域一般为九度,而技艺高超的演奏家则可以向低音区再拓展近一个八度音程。此器实即古代被称之为“籁”(奈依)的三孔龠在今天的活化石(《说文》:“籁,三孔龠也。”)塔族“奈依”多与达普(手鼓)合奏,常用于节日,婚礼,叼羊等民间喜庆场合。曲目有《奈依曲》、《恰普素孜》等。

  三、哈族“斯布斯额”--北方流牧民哈萨克人的吹奏乐器。多以草原上的苇类“丛文依草”或松木制成,套以羊肠,缠以弦绳而这。管长约50多釐米,一般开有3-5年音孔。持势特点为下把以拇,食指二指按孔,吹奏以口半含管端,舌控吹口大小。演奏时,以喉声引出乐管声,并持续在整首乐曲进行中。其音色奇妙“如天际自然而来”。有学者据古文献中胡笳演奏有“喉啭引声”一法,认为“斯布斯额”实为古胡笳之孑遗。“斯布斯额”现仍流行于哈族等北方游牧民族之中,其代表曲目有:《思念》、《额尔奇斯河的波浪》等。

  四,道教“篍”--流行于中原一带的河南安徽等地,多为民间道士所吹奏。其器名今人多字作“筹”,古文献中则字作“楚”,而正名则应是《说文》中被称为“吹筒”的“篍”。据朱载(土育)《律吕精义》载:“南龠”俗称为“楚”,中原“篍”实为古南龠在今天的孑遗。现存民间的“篍”,多以竹笛改制。先将笛的上段自吹孔处截去(不要吹孔,保留膜孔),再将新截的管口削成坡形即可。篍的音色及音域皆与竹管相似而略感柔和。其特点是通过吹口角度与气息的有机结合,可以随温度对调高作一个小二度左右的微调。河南的篍见于大相国寺的祭祀音乐,而安徽的篍则作过黄梅戏早期的特色伴奏乐器。

  五,刘氏“九孔龠”--1995年创制成功。器以粗竹制成,长约70釐米,吹口管径约3釐米左右。管身开有九个音孔,科学地按手形自然持势排列,可以快速流利地演奏十二个半音,又与传统的管乐指法毫不相悖。其音域达三个八度(筒音为中央C),音色质朴,雄浑,具有兼笛、箫、埙的于一体的特点,不仅是一件有八千年遗风余韵的特色独奏乐器,还是一种可以填补当代民族管弦乐队中声部的理想的新声源。

  刘氏“九孔龠”现已登上舞台,主要曲目有:协奏曲《天山雪》、《地籁篇》(唐朴林曲)和独奏曲《诗经.甘棠》,改编古曲《梅花三弄》、《妆台秋思》及移植外国曲目《野蜂飞舞》、《威尼斯狂欢节》等。

──转自《世华网》(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中国民族管乐器的先祖——龠(上)
布拉格跨年游 看古老建筑、逛圣诞集市
见证百年风华 东京原宿木造车站走入历史
【传统文化】刘将军欺侮神灵 遭暴亡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