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艺术—民间印染

font print 人气: 7
【字号】    
   标签: tags:

  民间印染是指流行于中国民间的各类纤维织物的染色与印花工艺及印染品。中国古代用天然染料在纤维织物上施加花纹的方法是手绘,即所谓“画馈”,这种方法也一直在民间流传。汉代出现用木版雕刻花型进行捺印,并兼以手绘的方法。唐代以后便用防染方法即“染缬”(蜡缬、夹缬、绞缬)。近现代民间蜡染,扎染和用型纸漏印的蓝印茶布都是防染方法。有的彩色印花是用型纸直接刷印,或将布料捶打在雕花木版上,像碑贴拓片一样地刷花,称“砑花”;在江南和新疆民间还有用木版捺印的。用雕花夹板防染的方法在浙江南部流传。

──转自《世华网》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皮影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道剧戏之一。它是借助灯光,把雕刻精巧的皮影人映照在屏幕上,由艺人们在幕后操纵影人,拌以音乐和歌唱,演出一幕幕妙趣横生的皮影戏。
  •    木偶艺术是有演员操纵木偶以表演故事的戏剧。中国木偶剧源于汉代。唐、宋时已很发达。距今已一千多年历史。根据木偶的形体和操纵技术不同,分为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铁线木偶四类,各有艺术特色。过去多用傀儡戏之名。现代木偶,多用戏曲调演唱,有的采用对话或歌舞。其中福建的龙溪布袋木偶,泉州提线木偶,广东的海南杖头傀儡戏,以及湖南、陕西、北京等地的木偶剧,剧目丰富,表演灵活,操作自如,音乐优美,久负盛名。
  •   火花,火柴盒及其贴画的雅称。最初仅作为火柴的商标用于火柴的流通,岁月流逝,火柴盒上的贴画突破了商标这一概念,其图案设计的选材也随之扩大,包罗万象,顺理成章的有人就想把它们收集起来以供赏玩,为人们平静的生活中又多了一些乐趣。  
  •    版画,是中国美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古代版画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数铜版刻和套色漏印。独特的刀味与木味使它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地位。
  • 奥斯陆大教堂(Oslo Cathedral)原名“救世主教堂”(Our Savior’s Church),这座于市中心、弧形一层楼高的荷兰巴洛克风格建筑,以石材与红砖混合而成。大教堂东边是教堂前侧圣坛或称礼拜堂(chancel),钟楼有铜制的圆屋顶,搭配文艺复兴风格的尖塔。大教堂几世纪以来不断在整修与翻新。
  • 雕塑通常用来纪念重要人物或是故事。古往今来,雕塑流行的题材包括神话场景、政治领袖或宗教人物。然而,古典雕塑中有个最特别的主题并不在上述类别里。人物雕塑《斯皮纳里奥》(Spinario)或称《拔刺的少年》(Thorn-Puller)呈现的是一位坐着的裸体男孩,全神贯注地在拔他脚上的一根刺。几千年来,这座雕像给艺术家带来非常深刻的启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