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忠照世人──岳飞

鱼果
font print 人气: 223
【字号】    
   标签: tags:

多少年前,中原几度板荡,生灵涂炭。多少年后,中原依旧板荡,只是少了精忠报国的岳飞。

千古遗响忆岳飞

如果,我们同生于南宋,必会为他的忠义而震动;也会为他的冤死而心伤。如果,历史再来一次,有多少人能够挡在岳飞的面前,护卫这位精忠报国,誓还中原的千古名将?有多少人能够在历史的当下做出良心的判断?可惜了,往往都是当历史翻过那一页时,人们才为之深深痛悔。

或许,这也算是某种历史的规律。

“国乱思良将、板荡识忠臣”也该算是历史的铁则吧!可是,良将有心,孤臣却难以回天;忠臣在下,竟挽不回主上求和的心意。所以,南宋偏安一隅,直到临安的王气泄尽,文武百官在和战之争中,断却了南宋局促的天下。

天下分合有定数,南宋终究和其他朝代一样,都离开了中原的大舞台。只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每一页辉煌的历史都留给人如此的遗憾。后人回顾历史,往往喟叹!只恨当初主上志在偏安、只恨当初奸小当道、只恨当初群臣闭口不言、只恨当初人们坐看岳飞冤死!

于是,英雄的事功,常常被这样悲壮的情节,衬托得益发悲壮,令人千古泪下!

岳飞,他是最典型的例子!

中原啊!毕竟又归于一统。不过,那是另一朝文化的开端,而不是大宋的天下了!尽管文天祥的正气亦是光照千古,毕竟只是南宋皇朝的回光反照。蒙古人的铁蹄南下,毫不留情的断绝了宋朝的江山,因为新的演员,要来中原演出元朝的大戏。

岳飞而后,南宋的军事雄图几乎及身而绝。如云般的气节之士,无法扬起“踏破贺兰山缺”的豪情壮志;无法再有着“行复三关迎二圣,金酋席卷尽擒归”的气魄与本领。

于是,忠臣无力回天,只能抱着末代皇帝跳海自尽了。

是是非非,难说。

不过,历史翻过数页,我终究只记得岳飞。

为什么呢?为什么南宋一朝,我只看见岳飞呢?江南的烟雨楼阁、才子佳人;南宋的都市生活、纸醉金迷,似乎进不了我的历史大梦。

为什么呢?临安城百姓的齐声痛哭,像是一直回荡着。或许,岳飞的精忠之心,真有贯穿时空的神力,钟鼓雷鸣,跨越历史的恒河,印在我们的心里。

岳飞,精忠长存,千古不易。我翻开史册,跟着岳飞走过、写过、想过、行过的痕迹,重新写下这位旷世英雄的吉光片羽。

这也该算是一种历史之缘。

文武全器,仁智并施

“胆器堂堂贯斗牛,誓将直节报君仇,斩除元恶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候。”这是岳飞的诗作。

古今名将能有此文采者,恐怕屈指可数。印象中,除了卧龙先生孔明之外,恐怕无人能及的了。然而,文人即使官至宰相,亦无法写出如此力可劈山,巨力万钧的诗;除了岳飞,又有谁能写下如此浑厚苍然、真力内敛的绝句?而其忠肝义胆,澹泊名利之处,又是文学大家难以望其项背的啊?

岳飞不只是军事天才,其精神力足以汇聚文武,仁智并施。《宋史》〈岳飞传〉后面有一段论:“求其文武全器,仁智并施。如岳飞者,一代岂多见哉?”

的确,岳飞的秉性仁智兼备;他的人格修养融合文与武。他就是圣贤与英雄合一的化身。他一边读着左传,深明春秋大义;另一方面,他熟读孙吴兵法,天生神武。

宋史记载,他能挽弓三百斤,亦且可左右开弓。他天才赡溢,文采、兵法、武艺的本领似乎与生俱来。儒家理想中:内圣外王、致君尧舜、文武合一的人格典型,好像齐备于岳飞一身。

岳飞不仅立德、立功,尚且立言。我们常说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便是岳飞的名言。三不朽,真是圣贤至境!除非是天生圣哲,以救中原苍生。国家板荡之际,如何能出现民族英雄-岳飞?

岳飞二十岁,便从军了。

年轻的岳飞,勇敢善战,能单骑取敌枭将。宗泽惊其将才,称赞岳飞的勇智才艺,并且建议岳飞说:“不过,你喜欢野战,终究不是办法。”所以,宗泽传授他阵图,以为作战之需。

想不到,岳飞不是拘泥成法的儒将,他竟说:“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宗泽也肯定了岳飞的这番理论。

当时,康王即位,是为宋高宗。由于徽宗钦宗还在敌人之手,岳飞便上书数千言,要报君仇。

岳飞的勤王大业

还我河山,这是岳飞的志业。不过,他的心境之高,也常有超凡脱俗之处。他为龙居寺题诗:“巍石山前寺,林泉胜复幽。紫金诸佛像,白雪老僧头。潭水寒生月,松风叶带秋。我来嘱龙语,为雨济民忧。”

这首诗,岳飞虽无壮烈之语,不过却有慈悲之心。诗中,岳飞刻画出了出世者的济民之心,意境之高,不逊于唐贤诗人李杜诸家。可见:岳飞八千里路的勤王志业,不是为了个人的尘土功名,而是为了济世救民。这等仁人志士、忧国忧民之心,也正是岳飞一生行动力的泉源。

岳飞,他几乎是忠字的化身。

岳飞忠君,表现在他对高宗皇帝的态度上。高宗皇帝一来,岳飞不曾背对着皇帝而坐,这显示出他的心行合一。岳飞酒量很好,高宗皇帝当面对他说:你要到河朔地方的时候,才可以喝酒。于是,岳飞真的绝口不饮。属下将佐有来劝酒的,岳飞便对他们发飙。

不过,岳飞的忠绝非愚忠,而是发自天性的精忠。

他常常因为国步艰难而发愁。皇上年纪还轻,可是皇嗣未育、圣统未续;岳飞私下和家人谈起这件事情,常常是担心得哭了。人们虽说他迂腐,可是当自己带兵北征时,岳飞心存国事,竟不顾自己可能犯了权臣之忌讳,援引古今利害,第一个反对建立储君的建议。

天下人听见这件事,都能感受到他的忠心,没有人不感到岳飞伟大的!

更可贵的是,岳飞一边带兵打仗,一边还帮着担心朝廷的粮饷。国家以民立国,而大功未成,东南的民力白白耗在军费。于是,当岳飞收复京西湖北之地时,他便募民营田,使一些流离失业的百姓,能够归于正业。

他大兴屯田之法,战备闲暇之际,他让兵士下田耕作,无一人游闲。不仅减轻国家的军费负担,也使流民归正、荒地开垦,增加财富之余,使社会更加安定。

可惜的是,后来的南宋朝廷毕竟不能继续岳飞的善政。为求苟安,一方面每年给了北方敌人大笔的岁币;再方面又养了战斗力差的军队,耗费庞大。南宋的疆域只有北宋的一半,可是国用赋入,却是有宋一代之最高。其赋税甚至是汉唐盛世的一倍再倍。

更可惜的是,南宋的皇帝防武将甚于防贼。纯然是有鉴于唐末军人之割据吗?或许吧!可是,徽宗钦宗都被俘虏了,干嘛还要防范自己的大将?后人评说:这其中看出高宗的私心啊!

可是,高宗皇帝放任秦桧害死岳飞,几乎等于害死了自己!南宋说好听是偏安,说难听是苟安,这是一开始便奠定的局面。一百多年后,北方的强权依旧征服了南宋。

国破家亡时,人们或许会再度想起岳飞!

惜哉!岳飞早为奸人所害。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

岳飞有一句名言:“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平矣。”

岳飞可不是空口说理论,他自己便是不爱钱、不惜死的忠臣。他奉身检薄,吃穿用,都很平实朴素,也没有像一般大臣那般,有姬妾随侍。可以说,他的一切几乎都给了将士、给了国家。

他有一联曰:“日月却从闲里过,功名不向懒中求。”他有一诗,道出了他忙于征战的心声:“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他有一阙词,就中提到:“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这难道不是忠吗?忠于君、忠于民、忠于事、忠于天地良心、忠于他驱逐鞑虏、还我河山的时代使命。于是,岳飞的生命、时间与精力便化为一体,溶入这出历史大戏。

他忙了三十九年,无愧于忠字。满身征尘,为的是谁?

这便是岳飞!

敌人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因为,岳飞本身便是修养高深,临事镇定,猝遇敌,亦不为所动。敌方忽一炮石,左右惊避,而岳飞不动。岳飞百战百胜,想必是来自于这股无畏的力量。

他打野战时,不设壕沟;路上也不设埋伏,而敌人不敢来犯。虽然常胜,可是兵士无骄傲的神态。我想,岳飞打的是义战,所谓义战便是正义对抗邪恶,宗旨高尚、正义、明确,因此兵士自然跟着高尚其志,军威岂能不盛?兵士自我要求,军纪岂得不严?

岳飞出兵,一定以广上德为先。歼其魁首,释其余党,不妄杀一人。由于岳飞讲信义,恩结于人心,连敌人也不怀疑。所以,依附于敌人的军队,也都有亲爱愿附的意思。

古人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岳飞可说是一个典范。

不仅如此,岳飞亦有单骑退敌的神奇本领。每次战役,他自己当旗头,身先士卒。有一次,敌之魁首出阵,岳飞一个人骑着马出战,一刀挥出,敌人分为两边。数万人看此情景,还没开打,就溃败了!

岳飞自己说,若有神助。

岳飞带兵之道有六:兵士贵精不贵多,各个以一当百;谨训习;赏罚公平;明号令;严纪律;与兵士同甘共苦。

他待下恩威并施,亲手为生病的兵士调药。有战死的,岳飞一定抚其遗族,育其遗孤,并帮其后人婚配成家。

当然,岳飞自己十六岁便成家了。当时,做官之人娶妻妾是很普通的事。可是,岳飞天性不喜声色。他不只是大处伟大,连小处,极细微处,也可见其盛德。

有一次,四川吴宣抚看他太冷落,花了很多钱买了一个士族出身的女子,派了两个使臣的妻子,把那女子送来给岳飞。

岳飞连面也不见,要那女子站在屏风后面,然后说,我家上下穿的衣服不是绫罗绸缎,只是布衣而已;所吃的,只是也不过是菜面。这位女娘子,如果可以同甘苦,就留下来吧!不然的话,我不敢留你在此。

那位女子只是笑。于是,岳飞便把她还给了吴宣抚,连面也未曾见着。

岳飞是好德者,还用说吗?

岳飞死后,第三个儿子岳霖到武昌时,武昌军民炷香具酒,哭着来迎接岳霖。其中有一位老妇人哭道:“相公(岳飞)不能再来了。”岳霖派人去慰问。老妇人被问到丈夫何在?想不到,老妇人说,她的丈夫是被岳飞处死的。可是,老妇人解释说是因为自己的丈夫“不善为人”,不仅对岳飞毫无怨恨,甚至依然感恩戴德。

岳霖后来到广州当官,广州地方的乡亲父老都率领着子弟来迎接。他们都哭着说:“想不到,今天还能够见到相公的儿子。”

岳飞惠泽所施之处,人们都流露出无尽的追思。

皇天后土,可表此心

孟子曰:“君子可欺以方,难罔以非其道。”这句话套在岳飞临死前的那一幕,可谓一针见血。

岳飞有计划的被陷害,但是他行的正,秦桧一党却难以用任何借口去扭曲岳飞所思所行之光明正道。

秦桧遣使逮捕岳飞父子,岳飞却对来者说:“皇天后土,可表此心。”何铸要施酷刑于岳飞,却见到岳飞背上“尽忠报国”四个大字,深入肤理。何铸找不到证据,便知道岳飞是无辜的。

不过,欲加之罪,其无辞乎?虽无罪证,秦桧还是要岳飞死。韩世忠问秦桧,事证何在?秦桧简单答曰:“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意思是,要办岳飞与岳家军,还怕找不到证据吗?

这个“莫须有”的逻辑,基本上都是当权者整肃异己的基础思维-先定罪,后罗织罪名,甚至可以假造证据、指控。公道自在人心;千秋自有定评;上天自有无数的法眼。你可以欺骗大多数人于暂时,却难以欺骗所有人于长久。

秦桧的迫害,凸显了岳飞的精忠。欺世害人者,愚不可及也!

韩世忠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不过,尽管皇天后土,可表此心;尽管尽忠报国,忠心可鉴;尽管莫须有不足以服天下。

岳飞还是被害死了!

英灵不远,来者可追乎?

许多许多年后,中原又翻了几翻。

灰濛濛的尘土,厚厚的又覆盖了下来,正像是历史积累的旧皮壳,死了也要往家里掉。如果历史如一场大戏,那么一样的矛盾似乎反复发生着。舞台上的风流主角,好像只是换穿了不同的戏服,继续演着老戏码。

忠义却何在?岳飞又何在?

今日,我独坐于海外孤岛之一隅一室,读着岳飞的行谊传记,我的心境却与中原大戏相连。环顾岛内,遥望中原,纷纷扰扰的依旧是人间的俗事;中原的天空却早被沙尘遮蔽。

除去灰濛濛的尘土,好像得看清人间的烟云幻梦;似乎得善化轮回时的恩怨情仇;似乎得放下执著,跳出情欲的枷锁。于是,我们或许能牵着一缕历史的金线,远离颠倒梦想,随着清明的理智正觉,飞越无数人间的杜鹃窝。

我想,或许海晏河清之日,我会北上寻访故里,完结千古忠心。

秋雨绵绵,千古泪尽;万民同哭,天意难回。

八百年后。

或许,谁就在汤阴等着我,也等着你!@

(寻古奇侠录)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有宋一代风雅无双,才子才女更是风华绝代。即使在动荡的末世,仍然出了一位浊世佳人张玉娘,其文采可与清照齐名,其德行远追班昭遗风。她如幽兰白雪高洁,在韶华芳龄仙逝,走过了短暂却才情双绝的传奇人生。
  • 中国古代医者悬壶,大多都怀揣着济世救民、扶危助困之心。从丰富的史料中不难看到,“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不只是那些被撰写在《大医精诚》中的字句;“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已在历代许多身怀奇术的医生身上得以展现。
  • 宋朝的李之仪,立于长江之畔,则以江水之无尽比喻情意之绵长,写下一首流传千年的相思词——《卜算子》……
  • 死生有命,富贵由天。人一生的福、禄、寿乃至各种疾病的发作都是有定数的。时间到了,脸上的气血之色、脉络的运行状况都会呈现出异常的变化。纵观古今,惟有精通医道或修佛修道之人才能读懂身体密码,参透个中玄机。中国历朝历代都不乏这样的高人,本篇将一展明朝几位市井大夫仅以望、切就能知人生死的奇妙医术。
  • 还有北宋时期,一代名臣登上金陵城楼,望见清江翠峰,酒旗画船,一片壮丽繁华之景。然而故国往事历历在目,他抚今怀古,顿生家国之忧和兴亡之叹。 一首雄浑阔大的怀古词,遂成千古名篇。这就是出自王安石笔下的《桂枝香‧金陵怀古》……
  •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他的《劝学诗》激励了一代代的莘莘学子;他的书法丰厚雄浑,雍容正大,法度谨严又气势磅礴;他为官清廉,正直敢言,凛然赴难,视死如归,其忠义大节,光风霁月,高山仰止。他就是字如其人的不朽典范——大唐书魂颜真卿。
  • 庆忌一惊,回头用手挥向要离,没挥中;再挥手又落空;第三次一挥,庆忌揪住了要离的头,接着按入水中,再提起放在自己的膝上,庆忌说,“你竟敢动矛来伤害我!”
  • 范成大传世的2,000多首诗词中,有170多首与梅花有关。在他的笔下,梅花出现在梅园、梅溪、梅村、梅堤、梅驿、梅坞,红白相映,自成绝景。他更选择一首清冷孤幽的词牌《霜天晓角》,谱成一首著名的咏梅词……
  • 椒丘䜣一听,沉默片刻后,叹了口气,扔下了手中的剑,对要离说,“过去,从来没有人敢轻视我的勇猛。要离,你的勇敢超过我之上,你才是真正的天下壮士。”
  • 杜牧笔下繁华绮丽的扬州,一去不复返,一股国破家亡的悲思涌上姜夔心头。在浪漫多情的年纪,姜夔来到了扬州,怎能不留下歌咏的作品,又怎能不提到杜牧?但是这样的扬州,又该如何描述?心情纷乱的他,写下了一首《扬州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