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认识鲸鲨 保护鲸鲨

人气: 2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27日报导】(据中广新闻李台龙报导)国立海洋生物博物馆日前从花莲引进了一只受伤的小鲸鲨,经过兽医专家一个多月来的照顾医疗,目前正悠游在海生馆大洋池中,每天都吸引大批的游客前往观赏。鲸鲨的海洋生态也因此成为大家关心的话题。长年研究鲸鲨生态的国立台湾海洋大学教授庄守正说,鲸鲨属于全球性洄游鱼种,是已知体型最大的海洋鱼类,成鱼最长可达十八公尺,以动物性浮游生物和甲壳类等为食物,性情温和,行卵胎生,曾有记录一尾怀孕的鲸鲨怀有超过三百尾的胚胎,这可能是软骨鱼类中每胎孕子数最高的种类。

台湾地区的鲸鲨渔业是近十年来才逐渐发展出来,鲸鲨因为它的肉质鲜嫩、细致,颜色雪白,因此又被渔民称为“豆腐鲨”。在台湾地区鲸鲨主要是被定置网、镖刺及流刺网所捕获,在台湾北部、东部、南部及澎湖海域都有捕获纪录,鲸鲨的渔获及拍卖地点主要集中在宜兰苏澳、台东成功及台南安平等渔港。台湾海洋大学庄守正教授说,根据调查研究结果,近年来因为鲸鲨持续渔获,已有逐年减少趋势,这种现象引起了国际华盛顿公约组织的重视,二年前决定将鲸鲨列为保育名录附录二的物种。

有鉴于鲸鲨的特殊生态,而台湾又是鲸鲨的最大消费国,行政院农委会渔业署已开始对鲸鲨资源管理采取了相关因应措施,渔业署组长陈添寿说,这些措施包括,委托专家学者加强对鲸鲨生态及洄游资料的调查研究;协调经济部国贸局增列鲸鲨进出口商品检验分类号列;印制鲸鲨通报制度宣导海报,加强宣导鲸鲨保护观念及渔获通报制度。渔民如果不依规定通报,将依渔业法相关条文进行惩处。

不过,到目前为止,民众对于鲸鲨保育的重要性,还不了解,多数人仍将鲸鲨视为海鲜佳肴,消费习惯短期内很难根除。吃鲸鲨在台湾似乎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在外国人的眼中却是不可思议的事。

国立海洋生物博物馆BOT厂商海景公司总经理杨庆男表示,海生馆本着展示教育的功能,希望利用每年二百万参观人次的优势,强力来宣传保护鲸鲨的观念,相信一定能引起台湾民众的注意进而正视到鲸鲨保育的议题。

根据渔业署的记录中,全世界只有日本有人工饲养鲸鲨成功的记录,国立台湾海洋大学庄守正教授说,虽然人工饲养对于鲸鲨的生存,未必见得有正面帮助,但是对于海生馆利用这种方式来推广保育观念,还是值得大家肯定。

鲸鲨资源的保育及管理已是世界潮流趋势,目前悠游海生馆的这尾逃脱刀叉命运的无背鳍鲸鲨,正在背负起台湾鲸鲨保育的使命。希望全国民众一起来关心它、保护它,也让全世界能对台湾的保育观念与作为,寡目相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