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历史真貌─汉室天下的复兴 东汉的科技(五)

(公元25年----公元220年)
font print 人气: 28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8月9日讯】科技

* 天文学

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东汉著名科学家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和地动仪,并且著有《灵宪》和《算罔论》。

张衡的候风地动仪,是一件震烁古今的伟大发明,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铸成于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后汉书﹒张衡传》中留下了一段有关候风地动仪的简要记载。

地动仪内部结构精巧。仪器内底部中央,立有一根倒立惯性震摆,它的作用和现代地震仪的重锤一样。围绕都柱设有八组与仪体相连接的杠杆机械即“八道”,“八道”与在其上的八条垂龙龙头上颌接合,代表着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北、西南八个方位。遇有地震,震波传来,“都柱”偏侧就会触动龙头的杠杆,使该方位的龙嘴张开,铜球落入蟾蜍口中,发出响动声,告诉人们将要地震的方向。即谓“一龙发机,而匕首不动。寻其方向,乃知震之所在。

张衡于元初三年(公元117年)发明并制造了漏水转浑天仪。它是一种演示浑天说的仪器。这台仪器是一个球形,用精铜铸造而成,直径4尺余,代表天球,可绕天轴转动,上刻有二十八宿,中外星官以及黄道、赤道、南极、北极、二十四节气、恒显圈、恒隐圈等。张衡利用齿轮系统将浑象和漏壶相连,用漏壶滴出的水作为动力启动齿轮,浑象在其带动下绕轴转动,就这样,浑象便周而复始的自动转动起来。通过选择适当的齿轮个数和齿数,使浑象一昼夜与地球自转速度相一致,以演示星空的周日运动,如恒星的出没和中天等。人们通过对它的监测,可以知道日月星辰和节气的各种变化。它还有一个附属机构叫做“瑞轮萤荚”,是一种机械日历,是用来显示阴历的日期和月亮的圆缺变化的。因为浑天仪是用刻漏流出的水推动的,所以可知张衡的刻漏技术也很高明。 

从张衡开始,我国诞生了一个制造水运仪象的传统。由于直到二十世纪下半叶原子钟发明和采用之前,时间的计量都是以地球的自转,也即天球的转动为基础的,因此,张衡的发明实际上就成为后世机械钟表的原始鼻祖。

《灵宪》是一篇杰出的天文学著作。它对当时的天文学知识作了精要的概括和重大的发展。当时,中国并存着几种宇宙结构理论,而以盖天说和浑天说最为流行。张衡是主张浑天说的。在《灵宪》开篇就说,“昔在先王,将步天路,……先准之于浑体”,明指天是个球体。天这个球是从东向西不停转动的,地这个半球却在天内静止不动。张衡还认为天并不是整个物质世界的边界。《灵宪》说:“过此而往者,未之或知也。未之或知者,宇宙之谓也。字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在天之外还有无限广漠的宇宙世界,不过人们还不知道那些地方罢了。

在《灵宪》中,张衡还谈到了对宇宙演化、日月和五星的看法。他明确指出了朔望现象取决于月亮和太阳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形成月食的原因,并对行星运动的规律作出了自己的猜测,即他已经知道三外行星速度比太阳(实即地球)慢,而二内行星则比太阳快。他还观测到“行迟者觌于东”,即三行星都是先在早晨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这比哥白尼早了14个世纪。张衡还观察到了陨石,并对恒星进行了观测、命名综合(其他前人所定的星官)和计数工作。张衡所定的星官体系甚至比后来三国时陈卓综合石氏、甘氏和巫咸三家星官而成的星官体系还要庞大。后者只有星官283官,星数1464星。

在历法上,东汉章帝时开始采用《四分历》,以纠正西汉时使用的《太初历》的疏误,《四分历》在天文数据和计算方法等方面都有许多改进。东汉末年刘洪的《乾象历》中出现了定朔概念。定朔概念的产生是中国历法史上的一大进步。

* 丝织业

东汉丝织品的种类繁多,花彩复杂。东汉杨孚在《异物志》中记载了居住在南方的人们,利用芭蕉叶等野生植物纤维织成高质量的织物。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纟”(纟即丝)部有二百四十八字之多,足见当时织染工艺的发达。

* 铸铜业

东汉时期的铸铜业仍有发展。官府在许多重要铜矿区设有冶铜场或铸铜作坊,制作皇家或官府使用的铜器。私人经营冶铜业的也很多。

当时的铸铜业遍及全国,最著名的地区有广汉、蜀郡、朱提等地。产品有博山炉、铜镜等,主要是生活用具。有的制作精致,花纹工巧,还有饰以鎏金、错以金银的。有些甚至带有“朱提造”、“堂狼(今云南东川)造”、“青蛉(今大姚)造”等铭文,注明产地;花纹则有双鱼、羊、鼎等图案,或铸有祝福吉祥、富贵的话语。

* 机械业

公元31年,东汉已用水排鼓风炼铁。水排是用卧式(或立式)水轮带动皮囊鼓风的机械装置,这是机械工程史上的重要创造,比欧洲类似机械早约一千二百年。

根据史料记载,科学家张衡还制造过一种能飞的木鸟,类似今天的模型飞机。《广博物志》引《文士传》云:“张衡尝作木乌,假以羽翮,腹中施机,能飞数里。”可以说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机械飞行器。

张衡还做过一种有三个轮子的器械,《傅子》云:“张衡能令三轮独转。”张衡在所作《应间》中也说:“参轮可使自转。”今人孙文青《张衡年谱》引宋王应麟的话,认为是记里鼓车。记里鼓车的特点是能反映车所行经的里程,与“独转”、“自转”所强调的似乎是两回事。或许,这更像是一架风车,或水磨,因为它们是借助于自然的风力或水力驱动的,故仍可称之为“自转”。

公元186年,东汉已开始使用“翻车”(龙骨水车)提水。龙骨水车是重要的灌溉工具之一。

* 交通工具

公元121年成书的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载有:“……一曰一轮车,……”四川成都扬子山二号墓出土的东汉画像砖上有独轮车的图画,这些都表明东汉时人们已使用独轮车,独轮车是古代重要的运输工具之一。考古发现,战国末年至西汉初我国已使用铜和铁铸造的齿轮,东汉初年还有了人字齿轮。

在造船业上,也有了较大的规模和较高的技术水平。西汉时就已经可以建造宽6-8米、长30米、载重50-60吨的木船。至迟到东汉,船舵已然发明。广州东汉墓出土的陶船模型上有舵。舵的发明是造船技术上的重要进步,欧洲一千多年后才有船舵。

* 造纸术

造纸术的改良者为东汉和帝时中常侍蔡伦。蔡伦利用树皮、麻头、破布、鱼网,经过挫、捣、抄、烘等一系列工艺加工,造成了纸,于永元十七年(105年)献给和帝。他造的纸称“蔡侯纸”。但在东汉、三国时期,纸并未普遍使用,人们的书写材料仍以简牍和缣帛为主。到了晋朝,造纸术传到长江流域,那里有丰富的造纸原料,也产生了较好的纸张,才得普遍推广。

* 医学

东汉著名的医学家张仲景,有感于东汉末年瘟疫流行造成的巨大危害,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于东汉末年撰成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这两部专著的重大贡献在于:一、提出了运用理法方药、辨证论治的治疗原则,特别提出了六经辨证的学说,就是依照热性病发病初、中、末期各种的临床表现和不同治疗的反应与结果,分成辨太阳病、辨阳明病、辨少阳病、辨太阴病、辨少阴病、辨厥阴病脉证并治,还有“平脉法”、“辨脉法”、“伤寒例”、辨霍乱病、辨阴阳易差后劳复脉证并治。二、发展了方剂学,共363余方,配方十分严谨,药味精练,疗效显着,其方剂被推为“经方”,称为“众方之祖”。三、在病因和发病学上,提出了经络受邪入脏腑论点和血瘀、房室、外伤三因学说。这使中医理论和实践经验不断丰富,并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后世称张仲景为“医圣”。

《伤寒论》被认为是一部划时代的临床医学巨著,后被翻译成多种外文。

东汉另一位著名的医学家华佗(公元141-208),则精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外科尤为擅长。他创用麻沸散,给患者麻醉后施行手术。这表明中国医学在公元二世纪时,在麻醉方法和外科手术就已有相当成就。在世界医学史上也是罕见的。据记载他可以做三种手术:施行剖腹扩创;刮骨疗毒;脑外科等手术。他还创五禽戏,强调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认为“人体欲得劳动……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

* 建筑

两汉时期的建筑日臻完善,并直接影响了中国两千年来民族建筑的发展。但是由于年代久远,至今没有发现一座汉代木构建筑。不过史籍中关于这一时期建筑的记载非常丰富,有关当时建筑方面的资料也很详实,此外,出土的大量的汉代画像砖,画像石和明器,也对真实建筑的形象、室内布置、以及建筑组群布局等方面都做出形象具体的补充。

汉代的城市建筑是以长安城为代表的。自高祖刘邦起,揭开了长安城建设的序幕,到平帝止,先后修建了未央宫,东闹、北闹、前殿、武库、太仓、长安城墙、柏梁台、章宫、太液地、长乐宫北、明光宫、明堂、辟雍。东汉光武帝时,刘秀修西汉11陵和长安宫室。

汉长安城三大宫之一的长乐宫位于城东南,周长90公里,面积5平方公里,占汉长安城面积的1/6,宫内共有前殿、宣德殿等14座宫殿台阁。未央宫位于城西南,始终是汉代的政治中心,史称西宫,其周长9公里,面积5平方公里,占城面积1/7,宫内共有40多个宫殿台阁,十分壮丽雄伟。建章宫是一组宫殿群,周围10余公里,号称“千门万户”。汉长安城以其宏大的规模、整齐的布局而载入都城发展的史册,汉代以后,虽还有几个小王朝建都于此,但长安城永远失去了盛汉时的光彩。

东汉初期,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以后,在周代成周城的基础上修筑扩建起一座更大规模的都城,自此这座城市作为东汉、曹魏、西晋、北魏时期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长达330多年之久,史学界将它概称为“汉魏洛阳故城”。

汉代以木构建筑为主。汉代宫室多为台榭形制,故须以阁道相连属,甚至城内外也以飞阁相往来。

木构楼阁的出现是中国木结构建筑体系成熟的标志之一。东汉中后期的墓中出土了许多画像砖、陶制楼阁和城堡、车、船模型。明器中常有高达三四层的方形阁楼,每层用斗拱承托腰檐,其上置平坐,将楼划分为数层,此种在屋檐上加栏杆的方法,战国铜器中已见,汉代运用在木结构上,满足遮阳、避雨和凭栏眺望的要求。各层栏檐和平坐有节奏的挑出和收进,使外观稳定又有变化,并产生虚实明暗的对比,创造中国阁楼的特殊风格。

早在两汉时期就出现了“阙”。“阙”音确,是我国古代在城门、宫殿、祠庙、陵墓前用以记官爵、功绩的建筑物,用木或石雕砌而成。一般是两旁各一,称“双阙”;也有在一大阙旁再建一小阙的,称“子母阙”。古时“缺”字和“阙”字通用,两阙之间空缺作为道路。阙的用途表示大门,城阙还可以登临瞭望,因此也有把“阙”称为“观”的。

现存的汉阙都为墓阙。高颐阙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城东汉碑村,是我国现存30座汉代石阙中较为完整的一座。它建于东汉,是东汉益州太守高颐及其弟高实的双墓阙的一部分。高颐阙由红色硬质长石英砂岩石堆砌而成,为有子阙的重檐四阿式仿木结构建筑,其中上下檐之间相距十分紧密。阙顶部为瓦当状,脊正中雕刻一只展翅欲飞、口含组绶(古代玉珮上系玉用的丝带)的雄鹰;阙身置于石基之上,表面刻有柱子和额枋,柱上置有两层斗拱,支撑着檐壁。檐壁上刻着人物车马、飞禽走兽。

此外,两汉时的建筑已具有庑殿、歇山、悬山和攒尖4种屋顶形式。庑殿正脊短,屋面、屋脊和檐口平直,屋顶正脊中央常饰有凤凰。由以上这些,便形成了汉代建筑古朴简洁,但又不乏朝气的形象。通过大量东汉壁画、画像石、陶屋、石祠等可知,当时北方及四川等地建筑多用台梁式构架,间或用承重的土墙;南方则用穿斗架,斗拱已成为大型建筑挑檐常用的构件。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中常用的抬梁、穿斗、井干3种基本构架形式此时已经成型。

汉代的栏杆有卧櫺栏杆,斗子蜀柱栏杆,柱础的础质难辨,式样简单;台基用砖或砖石混和的方法砌成;门为版门、还有石木门;窗的纹样有直櫺窗、斜格窗和锁纹窗,还有天窗;天花有覆斗形天花和斗四天花;柱有圆柱、八角柱、方柱等,有的柱身表面刻竹纹或凹凸槽。方柱柱身肥而短,有收分,上置栌斗;方形双柱指房屋转角常每面用方柱一个,各承受一方面的梁架,这种做法后代逐渐减少。

【正见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神州上下五千年 轩辕黄帝为祖先 敬天问道得神传 华夏文明始发源 文治武功创百业 仁德无为天下安 修身得道帝成仙 白日乘龙飞上天
  • 战国时期的服饰有较明显的变化,比较重要的是胡服的流行。所谓胡服,实际上是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服装,它与中原地区宽衣博带式汉族服装有较大差异,一般为短衣、长裤和革靴,衣身瘦窄,便于活动。首先采用这种服装的赵武灵王,是中国服饰史上最早一位改革者。短衣齐膝是胡服的一大特征,这种服装最初用于军中,后来传入民间,成为一种普遍的装束。
  • 文帝因为立了皇后的缘故,赐给天下无妻、无夫、无父、无子的穷困人,以及年过八十的老人,不满九岁的孤儿每人若干布、帛、米、肉,希望天下这些贫苦之人可以享有一些快乐。
  • 被班固称之为“雄才大略”的武帝不仅开创了新的制度,塑造了一个强大的时代,而且他的成就和作为也已经深深的熔铸进了华夏民族的历史与传统中。以前帝王没有年号,但从武帝即位称建元元年开始,后世帝王才使用年号。
  • 刘邦知人善用,文有萧何、张良等谋臣,武有韩信为其打天下,所以最终取得了胜利。而其中韩信的功劳最大。可以说,汉高祖刘邦如果没有雄才大略、卓具军事才能的韩信的帮助,是不能取得天下的。因此,这一段有关汉室的开国史不能不讲讲韩信,并将围绕刘邦、韩信、项羽这三个主要人物讲述这期间的争霸战。
  • 公元前201年正月,诸侯及将相们共同尊请汉王为皇帝。
  • 西汉大抵以四季节气而为服色之别,如春青、夏赤、秋黄、冬皂。
  • 在华夏历史上书写了浓重一笔的西汉王朝,在为后世留下了广阔的疆域、沟通中国与西亚、中亚乃至欧洲的丝绸之路,以及一整套相当稳定而成熟的统治模型和范式后,也告别了历史大舞台。其间曾有多少风流人物粉墨登场,在这盛世王朝中自如挥洒,构筑了许许多多美丽的风景,比如高祖刘邦,文王刘恒,武王刘彻,将军韩信,文臣萧何、张良,比如文学家贾谊,司马相如等等,等等。在我们尚沉浸在无尽的暇思与回味中时,一场复兴汉室的大戏已经悄然拉开了帷幕。
  • 从东汉时的文学、艺术、科技,我们可以进一步窥视东汉王朝的面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