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文化:汉代彩陶艺术

font print 人气: 16
【字号】    
   标签: tags:

在中国历史上,彩陶制造业曾出现过三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为以彩陶工艺为代表的母系氏族社会的仰韶文化;战国以后出现第二个高峰期;汉代则为彩陶艺术发展的第三个高潮。1980年6月在洛阳市北郊一座西汉砖石墓中发掘出土的“四神彩绘陶壶”,其艺术价值就很能说明这一点。
  
该壶形制为直领、束颈、圆腹、假圈足,腹上部两侧对称铺着,盖作复盘形。器表粉绘后,用墨线分作7组纹带,以朱色绘三角纹、弧形三角纹和齿状纹三种纹饰。壶腹中上部的主题装饰纹带内墨绘“四神”:一面为头向一致的朱雀和青龙,一面作相对的白虎和朱雀,辅以云气纹。这种白虎、朱雀相对的画面,仅此一例。该器物为国家一级文物。从其形制来分析,时代应为西汉晚期。
  
现代的彩绘艺术,发展也存在着一个由简到繁、再由繁到简的过程。汉武帝以前,属于汉代彩陶艺术的初期阶段,纹饰粗犷单调,构图疏略无一定模式,色彩也只有一二种。武帝至新莽时期,为汉代彩陶艺术的发展繁荣期,尤其是昭帝以后极为鼎盛。这一时期的彩陶均为文物中的精品,以壶居多,色彩运用矿物颜料红、赭、褐、绿、黄青、蓝、橙等色。纹也丰富繁多,线条流畅婉转,充满着浪漫主义气息。

到了东汉,彩陶纹样、色样又由富丽趋向简约,出现粉绘、朱绘,并随着釉陶的大量出现,很快衰退消亡了,这便是汉代彩绘陶艺兴衰的大致过程。

(资料来源:世华网)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青花瓷器,是应用钴料作为着色颜料,在瓷胎上进行彩绘装饰,再施以透明釉,在130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下一次烧成,呈现蓝色花纹的釉下彩瓷器。
  • 从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看,断定中国原始陶器开始于距今七千年左右是不成问题的。最早的彩陶发源地在黄河流域,龙其以陕西的泾河、渭河以及甘肃东部比较集中。甘肃东部大地湾一期文化,不仅在器形上比较规整,而且绘有简单的纹饰,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彩陶文化之一。这一时期已出现陶轮技术,制陶术已成为一种专门技术。
  • 站在美国国会大厦圆形大厅(Capitol Rotunda)里可以欣赏到许多艺术。 很多人认为圆形穹顶的视觉体验美到令人摒息。然而,除非游客花时间研究这个广阔空间所呈现的艺术、建筑和雕塑,否则很容易忽略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圆形大厅里的饰带(friezs)即是一例。
  • 阿拉巴马州议会大厦(Alabama State Capitol)位于阿拉巴马州的蒙哥马利(Montgomery),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门廊(portico)以新古典主义风格设计,是该议会大厦特色。阿拉巴马州议会大厦与其它州的议会建筑类似,都是坐落在小山丘上,俯瞰整个城市。
  • 奥斯陆大教堂(Oslo Cathedral)原名“救世主教堂”(Our Savior’s Church),这座于市中心、弧形一层楼高的荷兰巴洛克风格建筑,以石材与红砖混合而成。大教堂东边是教堂前侧圣坛或称礼拜堂(chancel),钟楼有铜制的圆屋顶,搭配文艺复兴风格的尖塔。大教堂几世纪以来不断在整修与翻新。
  • 雕塑通常用来纪念重要人物或是故事。古往今来,雕塑流行的题材包括神话场景、政治领袖或宗教人物。然而,古典雕塑中有个最特别的主题并不在上述类别里。人物雕塑《斯皮纳里奥》(Spinario)或称《拔刺的少年》(Thorn-Puller)呈现的是一位坐着的裸体男孩,全神贯注地在拔他脚上的一根刺。几千年来,这座雕像给艺术家带来非常深刻的启发。
  • 英国威尔顿庄园(Wilton House)完美融合古典主义与英国美学,堪称独树一格。外墙采用当地石材建造,与英格兰威尔特郡(Wiltshire)乡村融为一体。古典比例、强调对称、矩形特征等设计,符合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Vitruvius)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师安德里亚‧帕拉迪奥(Andrea Palladio)的美学原则。外墙没有石柱,最初的构想是为了让人们可以待在户外,同时还能屏蔽来自地中海炙热的阳光,这样的设计适合北方的地理与气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