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天水:狱中随笔(9)

杨天水
font print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19日讯】七十三.监狱附近的暮春景色

中饭后数登四楼﹐观赏暮春景色。天光明亮而温暖﹐山雾缥缈而乳白﹐禾野呈青春状态﹐树叶带少年气度。小麦均举青穗﹐油菜微垂青荚﹐三﹑五残花﹐淹没于青海﹔数丛杂树﹐静立于田头。空中无风﹐黄雀未至。屈指一算夏至十天内便到﹐春色暂离人间之时﹐悬在眼前。第三次观光见闻如下--

山仍旧是往昔相识﹐只是缥缈之白雾不断裁其身影﹐山头与山间﹐或明或暗﹐山麓之工厂村居﹐寂静异常﹐未见有人走动。整个青野﹐到处是青翠之色﹕青翠之树木﹐青葱之禾苗﹐各各于温光中舒展肢体﹐享受天公之赐福。三﹑五野塘懒卧于青野之上﹐任从青苗翠树的包围﹐看不出丝毫的怨意﹐只是向长空眨眼﹐想必有云阵怜其殷﹐自九空降自塘水之内﹐接受野塘的拥抱。数十米处一打谷场就在高墙之下﹐谷场之南有数间平房﹐砖墙瓦顶﹐谷场之西北角﹐有一水牛﹐安闲自得﹐卧于场边﹐下颔着地﹐偶尔甩动尾巴﹐身躯之肥胖﹐极其罕见。

有感于春景将说﹐下午成五律一首。绿遍江南地﹐群芳多数休。风开青麦动﹐山举白烟浮。飞蝶寻花转﹐黄莺觅树游。谁催春入暮﹖昼夜大江流。

九九年四月

七十四.动物界有时比人类和睦

许多动物虽智德不及人类﹐但它们的世界充满了和平的互不干涉的精神。

如麻雀及大多数我所知的鸟类﹐都以家庭为单位﹐过着群体求生存(找食)的生活。各家庭互不干涉﹐没有争夺食物的战争﹐没有奴役弱者的暴力机构(即没有马克思所谓的国家机器)。所有的社会成员享有平等的不受压迫奴役的自由生活。

草食动物界也是如此﹐谁见过斑马群或兔群﹑野羊群之内部或之间发生过争夺生存资料的争战与杀呢﹖没有人见过。那么﹐残杀﹑压迫﹑奴役﹑抢夺﹑争战等等﹐是肉食动物界的惯常现象。天性与后天环境在此种现象的生成延续方面各起的作用呢﹖就是肉食动物群内部的等级制﹑残暴性等也远不及人类的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实践并维持的等级制与残暴性那样残酷﹑失公。

我们可以看到人类赋有极善与极恶的两面性﹐当人性善端得到扩充光大时﹐人类的成员﹑群体便能实现极善﹐这在民权与科学当道的世界﹐最为明显易见﹔当人本性善端遭到抛弃污染或灭杀时﹐人类个体或群体便走向了极恶。奴隶主义﹑封建主义与现代极权主义制度横行当道的地方﹐极恶便成为特权群体及其裙带族以及少数愚民的心理与行为。可见人类禀承着动物界极善与极恶的两种特性。如何光大极善的一面﹐消减直至消灭极恶的一面﹖人类文明已从实践上给出了正确的答案﹐那便是实现孙中山的思想。

九九年五月

七十五.监狱里看到的墙外春色

五点四十左右﹐晚饭毕﹐立于监房门口望山野﹐顿见阳光柔和﹐树禾安静而显得精神焕发﹐极为清爽﹐禾香﹑树香扑鼻﹐黄昏之下﹐绿树丛中﹐民居楼房默默站立﹐听认大自然时光的转换。

心有所爱﹐便缓步登四楼﹐细观田园景色。麦场边干禾数捆﹐青草绿嫩﹐那头老牛安闲如常﹐卧于地上﹐不时甩动尾巴﹐嘴巴动得不息﹐四周没有生物与之为伴﹐然而它一点也看不出人类的焦躁﹑烦恼﹐可见自由﹑安舒是无懮无虑的基本条件。

远处田间有几个农人在干杂活﹐也一样的悠闲自在﹐显得不烦不躁。山色于暮阳中显出真相﹕雾烟散尽﹐林木青翠﹐禾香﹑树香﹐还有某种不知名的树花的香味阵阵弥入槛内﹐那花遥望中呈玫瑰红色﹐数百朵挺立枝头﹐于田头杂树丛中﹐显得格外醒目。阴影里的禾苗与阳光下的禾苗一暗一明﹐各有风韵。

九九年五月某日

七十六.从小鸟的天性到民主制度

昨天的观察﹐发现贝尼福丝(我饲养的一只麻雀)不似从前那样礼让﹐经常跑至我掌中抢走食物﹐躺至一边独享﹐抢食时﹐根本显不出对二个小弟妹的关怀。为何动物一到身强体壮之时天性中的仁爱之性便大为削弱甚至转而成为恶习渐深呢﹖这大概根因于天性中德性未得到完满发展与生存资源稀缺这种一内一外合成的缺陷。

最近重读辜鸿铭著作﹐发现辜氏及西方上世纪后末期的一些有关于人性的观点与自己从前的思考思路一致。即道德法则是宇宙根本法的一个部分﹐道德潜能具备实践道德法则的天然倾向。完善的德性是人性之常态﹐丧失良知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邪恶是人性之病态。简言之﹐恶是人性的变态与病态﹐善才是人性的本态与常态。先秦原旨儒强调的正是这种思路。

宇宙中万事万物都逃避不了两种趋势﹕常态趋势与病态趋势。当事物正常健康地展开其内在本性趋向的外部条件具备时﹐事物就能完满地发展自己的潜能﹐达到健康完满成熟的常态﹔反之﹐若外部条件起强大的阻碍或破坏作用﹐则事物固有的潜能潜性就得不能完满的成长﹐达不到健康成熟﹐因此而陷于病态。人性也是如此。

欲使人性普遍地发展到常态而避免陷入病态的结局﹐健康的社会体制﹐一定程度的物质水平﹐符合宇宙法则(道)的精神文明的培育环境等﹐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怎样才能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间找到平衡﹐即怎样才能使得任何程度上的尤其是今日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被最大程度地用来培养精神文明呢﹖民主制度是个前提。

九九年五月

七十七.我的几只小鸟

我的几只小鸟都很瘦弱﹐因为他们像穷人的孩子﹐没有肉食﹐缺少足够的营养。尽管如此﹐他们生活在充满爱的环境﹐那样多的人爱护他们﹐爱抚人他们﹐调教他们﹐为他们找食﹐关心他们的冷暖。

每天都有人来陪他们游戏。现在是黄昏时刻﹐大墙外的禾香阵阵扑进槛来﹐夕阳懒洋洋地﹐南监区平静中到处是喧闹声﹐收工的哨声﹐吉它手的琴声﹐野鸟欢鸣声﹐不远处监楼上犯人的喁喁声等﹐不绝于耳。多年来已构思成熟的《人类经济学》想动笔而又暂无时间。近来不能专业化使用时间﹐知为有误﹐然不能改﹐实为损失。已到了必须专业化使用时间的年龄与基础。(此时琼丝兄妹俩又跳至笔前﹐可爱至极。其鸣叫仍奶声奶气﹐使人爱怜。)

动物与人的和睦基础是什么﹖是友爱。只要人类待之以爱心﹐爱之以关怀﹐设法体会他们的要求﹐真诚地为他们营造身心舒适的环境﹐他们就会依恋这种发自人性深处的慈爱。能领略慈爱的动物,其本性深处必蕴育有一定程度的慈爱性。

一些猛兽伤害人类﹐根因是它们还不具完美的道德能力﹐其次才因为它们求生存时应有的生存资源不足。如今连猛兽也恐惧人类﹐因为缺少﹑丧失良知﹑惟利是图的猎兽者﹐比猛兽凶残千倍万倍。这些现代化装备武装起来的残暴之人﹐不是因为天性中不曾有过完美的道德能力的种子﹐不是因为求生存中缺少应有的生存资源﹐而是因为放纵自己情欲﹐使之坠入凶残﹑愚昧﹑暴虐的状态﹐才干出伤害或虐杀动物的暴行。动物见了人逃之夭夭的地方﹐也必是人性固有仁爱大规模消亡的地方。

九九年五月

七十八.人类家园的园林化是人类的必需

现代文明以经济的高速增长为主征。然而当生态遭到破坏﹐沙漠化日益扩大﹐物种每天骤减同时发生之时﹐这眼前的增长对整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言﹐是个巨大的历史祸害。让沙漠统统变成绿洲﹐让荒山﹑草原﹑戈壁地长满草木﹐让我们的地球园林化﹐是人类走向美好幸福生活的必要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大气层才能长存﹐淡水才能不竭﹐污染才能得到控制﹐生态才能获得平衡﹐诸多物种才能得以在地球上继续完满展现宇宙进化的法则。或者说我们中华民族不但需要一个永久的园林化的家园﹐同时更有责任推动整个地球的园林化。一地不能园林化﹐一地没健康的希望﹔一国不能园化﹐一国没有健康发展的希望﹔地球不能园林化﹐则整个人类没有健康发展的希望。总之﹐人类家园的园林化是人类生存与幸福的根本前提﹐也是动物间和平共存的根本前提。

九九年五月

七十九.野蛮落后的制度是人类多数人不幸的根因

人类部分人的不幸﹐其直接原因是物质生活资料的匮乏﹐其根本原因却是不道德的社会体制所强化的阶级掠夺。就整个人类而言﹐所拥有的资源﹐所拥有的财富﹐足以使任何时代的所有成员﹐人人丰衣足食。然而没有达到此种理想的健康的状态﹐是因为诸多地区诸多不道德的体制催生了无数不道德的心灵与不道德的行为﹐支配了权力资源与财富的分配权﹐就是说多数人类成员尤其是第三世界的多数民众被剥夺了支配社会权力与物质资料的权利。而且不道德的体制不仅劣化了人类多数成员的生活﹐劣化了它所统辖下的生态环境﹐并进一步危害了其它诸多动物的生存环境与生存权利。

九九年五月

八十.我的几只小鸟离我而去

至五点半时﹐只听见贝尼福丝叫了两三声﹐绵软无力﹐我判断大约是睡梦中的呓语。早餐后﹐昨天小鸟进食甚多﹐睡得香﹐就让他们再睡会吧。于是埋头坐在床边抄写《大学》的正文。至九点﹐南楼有同监送苍蝇来喂鸟﹐我只得礼貌接下﹐并自床下取出鸟屋﹐到门外长廊上打开一看﹐顿时欲泪﹐小琼丝与小威廉已身亡。

小琼丝呈侧卧姿势﹐双目半睁﹔小威廉身体因狭小空间障碍物的影响﹐呈扭曲状态﹐一目闭﹐一目半睁﹐看来小威廉死前曾有一番挣扎。

小琼丝尸体已僵硬﹐其姿势表明她是在不知不觉毫无痛苦的情况下死去的。小威廉尸体柔软﹐看来死的时间不长。我努力数次﹐合上他们那些天真的可爱的小眼睛。贝尼福丝呆呆地站在鸟屋内﹐情绪低落。

在整整一小时内﹐贝显然沉浸在失去小伙伴的悲痛与孤寂之中。中饭后我找了一只中华牙膏盒﹐用纸将二只小鸟之尸体包好﹐放进盒内﹐并在他们的头前﹐放了一包米饭﹐与一包苍蝇﹐这些都是我心爱的小琼丝与小威廉喜爱的食物。然后至楼下﹐将他们葬在一株小桃树下。贝在附近觅食﹐竟至新坟边张望几眼﹐并绕坟跳了一圈。两个朝夕相伴的小鸟﹐两个宇宙中的小生命﹐就这样结束了他们的生命历程﹐回到永恒的怀抱。

思念﹐一种深深的思念﹐缠着饲养者的心头﹔哀伤﹐一种因生命如此脆弱而引发的哀伤﹐久久地压在饲养者的心上。推其死因﹐大概是昨夜同犯在室喷洒灭蚊灵所致。过于溺爱﹐舍不得放在室外﹐遂致此惨剧发生。心痛极矣。

现在贝倍感孤寂﹐缺少往日的欢快﹐在我掌中虽卧伏如故﹐但那双乌亮的圆睛中﹐充满了焦灼﹑警惕的神情。大鸟想带走小鸟是情与智活动的结果﹔贝因同伴死亡而生的孤独无神之状﹐也是情与智活动的结果﹔鸟与人之间的友情﹑依恋之情更是如此。由

此可知﹐因为有了生命﹐有了情与智的功能﹐即因为宇宙中演化出精神﹐宇宙中万物间才产生了高级的联系﹐精神便是这种联系的根基。

除了靠精神为纽带的联系外﹐宇宙万物间的联系仅仅停留在低级状态﹐即只靠物质为纽带的联系。仅靠物质为联系纽带的低水平的或曰低级的事物联系﹐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宇宙只是到了演化出高级联系纽带时才具备了意义。这样看来﹐生命﹐即精神的载体确是宇宙中最高的存在。

九九年五月二十八日

八十一.鸟类的相互救援

最感人的是中午外来麻雀群对纽斯的营救。情况如此--我坐在一楼楼道网栏外﹐面向南﹐小纽斯的鸣叫声引四﹑五只麻雀在一﹑二十米外的空中﹑大墙头上﹑电网线上﹑草坪上﹐飞来飞去。这群麻雀的“首领”急切鸣叫﹐又招来了十余只老麻雀。

它们的鸣叫声与“首领”相似﹐急促而充满焦切的心情。“首领”曾急由电网上﹐由东向西﹐飞至我脚边尺余﹐然而超低空急飞向西而去﹐一次营救不成﹐“首领”又折回东边电网之上﹐仍急切鸣叫不停﹐这种鸣叫显然是号召同伴﹐营救远离鸟群的小纽斯。

在以后的半小时内﹐我曾数次将纽斯﹐抛向南面草坪中心之上空﹐每一抛出﹐“首领”便箭似地自二十米外的高墙电网之上﹐急飞过来﹐追逐纽斯。然而纽斯无力远飞﹐总是折飞回我所坐的方向。第一次折回﹐纽斯竟撞入一楼过道的网栏内﹐两只飞来的老麻雀也一样急速撞入网栏。我将纽斯置于小桃树上之后﹐数只老雀在“首领”的带动之下﹐飞至桃树四周之地上﹐急切鸣叫﹐那急切声犹如雷雨﹐有绵密不断之势。

半小时后﹐其它麻雀﹐均失望而远走高飞﹐我不忍心“首领”的痛苦心情﹐故而将鸟及鸟屋搬回楼上。到底是因为“首领”与纽斯有亲缘关系﹐才如此救援﹐还是因为麻雀社会赋有救援孤单幼雀呢﹖

根据从前曾有老雀来营救小威廉﹑贝尼之事﹐似乎可以断定救援孤单幼雀是麻雀社会的社会性行为。我想在动物心理学家那里这已不是什么悬案了。尽管麻雀世界还没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但是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群体互助行为看来的确是存在了。

九九年五月三十一日

八十二.寄养有时的确是断送

昨天上午十点半﹐一同监观鸟导致纽斯逸飞致数十米外的高墙电网之上。我中饭未及食﹐便至楼下追寻纽斯。它在高处鸣叫不停﹐空中飞来老雀数次﹐至其身边驻足见纽斯没有随飞的意向﹐皆失望而去。

片刻之后﹐纽斯朝西北方向我们的监楼飞来﹐越空中数十米距离﹐落至三楼最东头的窗上﹐同犯捕捉﹐惊得它再举稚翅﹐重返大墙电网之上﹐仍然鸣叫不已﹐声音稚嫩而凄凉﹐很明显﹐那是呼唤亲友的声音。

我招唤许久﹐同犯招唤许久﹐均未能引起它注意到应该飞赴的方向。半小时内﹐它叫得凄凉﹐我急得冒汗﹐当它停在另一处鸣叫时﹐我手捧贝尼﹐走到离它约有十余米外之监院栏边﹐给以它曾听过的口哨声。

一刻钟后﹐它终于有些明白﹐自高墙电网上向下飞来﹐落至院栏之上﹐我手捧贝尼近前几步﹐贴近它。它一见到贝尼便伸出头﹐张开嘴﹐叫着求食﹐同时﹐翅稍展微振﹐以平衡身体。我小心翼翼﹐数次才将它笼至手中。于此过程中﹐贝乘巧聪明﹐卧在我手心不动静静地等待纽斯的归来﹐似乎贝尼懂得一旦它自己乱蹦□﹐就会惊走纽斯。捉回了纽斯﹐最如愿以偿的是贝尼﹐新伴回到身边后﹐贝尼的不安﹑焦躁之情绪荡然无存。

因为我时间过于紧张﹐加之另一个爱鸟如命的同犯有收养愿望﹐我便将两鸟暂交他喂养。事实证明﹐雨果说过的“寄养有时是断送”﹐恰为至理。今早监门一开﹐那同犯便手捧纽斯过来﹐郑重地说﹕“此雀业已身亡﹐刚才还在抽搐。”我接过小纽斯﹐放至掌心﹐其余温尚在﹐其姿势如常﹐双目尤如接受抚慰时那样微闭。

我手抚良久心中极为伤感﹐几欲为之垂泪。询问那同犯之后﹐方知他没有按我昨天移交时反复叮嘱之方法﹐以及晚饭后我又请人去重申喂养护理的方法﹐进行喂养。推论是死于食蝇及食火腿肠之后引起的食物中毒。早

饭后﹐我将小纽斯葬于小桃树之下﹐葬仪极其简朴﹕纸棺﹑土坟﹑无悼词﹑无墓碑。一个小生命就这样因我的掉以轻心的寄养而失去生命。

九九年六月

八十三.永恒的爱情

上午读书随记--满江红。今古情场﹐问谁个真心到底﹖但果有精诚不散﹐终成连理。万里何愁南共北﹐两心哪论生和死。笑人间儿女怅缘悭﹐无情耳。感金石﹐回天地﹔昭白日﹐垂青史。看臣忠子孝﹐总由情至。先圣不曾删郑卫﹐吾侪取义翻宫征。借太真外传谱新词﹐情而已。--洪升

天水以为--这是一首好词﹐一篇佳论﹐五百页之情感论文﹐也难及此精练深刻。

首句无限感慨﹐总人类而究真情﹐毫无遗漏矣﹔以问句来醒人心﹐如鸣巨钟矣。气势博大﹐包罗广阔﹐不止手法极佳﹐且亦意味深长也。

第二句淡淡陈述至理﹐既叙往昔之验证﹐更期来人之效法﹐拳拳崇真情之心﹐殷殷期世人之望﹐亦温良惇厚之至矣。

第三句南和北总在人间﹐岂能隔断真情﹔生与死中分两界﹐只会衬显挚爱。若两心极尽人性之真情美德﹐必能突破空间之分离﹐生死之永别﹐创造至美至佳之情感联系。真心真情﹐天地间至高无上之珍宝也。所谓美酒佳肴﹐所谓华衣豪宅﹐所谓光碟轿车﹐若无助于真心真情之生长壮大﹐粪土而已﹐何足迷恋﹗此句为人类立起爱情灯塔﹐读者万勿视为高调。然必有一帮无耻之徒﹐躏德之辈﹐终日挥霍民财﹐沉迷于酒色﹐见此句而鄙夷嘲讽者也。未丧德之人﹐必仰望真心如仰望北斗﹐保护真情如保卫五官。向太阳者﹐葵藿之性也﹔崇真情者﹐人类之性也。所异者缺德者舍之而有德者存之耳。

第四句言人间多少男女﹐不以真情待人﹐未得真情回报﹐因而怨天尤人﹐牢骚满腹﹐感慨缘分寡浅﹐佳偶难遇﹐皆大谬也。其根因乃无情耳﹐而迷不知返﹐却诿因于缘分不佳﹐可笑可悲亦巨矣。所谓缘分者﹐非可遇而不可求者﹐非来自天公赐者﹐乃真心真情之硕果也。不悟此道者﹐日千万缘﹐亦必交臂而失之﹔玩弄感情﹐沉迷浪荡者﹐基本心不在求缘﹐而在纵欲﹐又何缘之谓耶﹖一“笑”字﹐鄙视之意﹐突如山岳﹐似一裁判﹐掳万丈高处﹐于不诚之男女﹐从容而批评之﹐言语宽缓而﹐立场严正﹔爱悯有加﹐然谴责良深。

第五句铺陈真心真情之效应。真诚所至﹐金石为开者有之﹔挽回事物之颓势﹐起振破败之局面者有之﹐皆昭昭如日月之明﹐荣垂人类史册。至于忠臣孝子﹐均其有真心真情然后至于忠孝。可见真心真情之功亦大矣。历观人类历史﹐无真心真情不特无忠臣孝子﹐也必无真伟绩真文明也。虚心假意之果﹐多为伪劣﹐亦损害灵魂之巨﹐充塞历代社会。存良知者﹐不仅当扩充真心真情﹐亦当尽力于扫虚灭假之战﹐俾人类多蒙真心真情之乐福﹐少受假冒伪劣之损害。

第六句郑卫者﹐《诗经》中《郑风》﹑《卫风》也。其中缠绵绯恻之情诗甚多﹐孔子不曾删去﹐乃因其诗皆真心真情之也。今着《长生殿》者﹐率循郑卫之义理﹐现真心真情之人事于戏剧之中﹐万不可视为淫浪﹐视为鄙俗﹐视为离经判道。先圣之道﹐本蕴真心真情﹐且赞之欲之者﹐亦不绝于先圣之言行﹐故洪升之剧作﹐乃先圣精神之演义也。第七句今借杨贵妃之历史传说﹐谱写新词﹐其中心大旨不过是叙真心真情﹐颂真心真情﹐倡真心真情而已﹐岂有图财猎名﹑玩弄辞句之俗念哉﹗@

九九年十二月(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