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课程教材 大纲草案

连载:公民课程教材-《公民常识》(十二)

第二册-公民权利的内容
font print 人气: 5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25日讯】48. 生命权、人身自由、禁止奴役

“你们,参议员先生们,你们是大人物,你们能够帮助他们。请不要不管他们,请帮助他们!”

联合国人权事务官员在1994年的报告中,报道了苏丹奴隶市场的存在。那儿奴隶的价格随行就市,奴隶是一种纯粹的商品。1988年,一支自动步枪可以换六七个奴隶少年。1989年,尼罗河上丁卡部落的一个妇女或儿童,在市场上标价90美元,到1990年,由于袭击部落抢人的事件大增,供过于求,价格跌到15美元,奴隶贩子就把有些儿童运到利比亚去卖。

这些奴隶主要来自部落战争,特别是阿拉伯人和黑人的战争,以及抵债、拐骗和袭击村落抢人。奴隶完全没有自由,他们作为人类文化、宗教和个人身份的一切标志,都被剥夺了。蓄奴者在奴隶身上烙印,在市场上标价出售,完全像财产一样,可以买卖,赠送或继承。而奴隶生下的孩子,也是奴隶,也是主人的财产。

在海地的甘蔗庄园里,奴隶劳动是重要的劳动力来源。在印度和孟加拉的地毯工厂里,有几十万童工。在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很多穷苦人家的女孩给骗到城市里,成为雏妓。他们都没有人身自由,因此也被世界反蓄奴组织认定为一种当代奴隶现象。

当代奴隶有多少?据ASI的资料,当代奴隶大约有2700万到4000万,其数量之庞大,一点不亚于人类历史上的任何时刻!

在美国参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的一次听证会上,21岁来自苏丹的弗兰西斯•博克,一个瘦瘦高高的黑人,讲述了他从小被卖为奴,没有父母家庭,没有自由,服苦役,被殴打,屡逃屡抓,最终九死一生逃亡美国的人生故事。最后,他说,他是苏丹奴隶中最幸运的人,因为他得到了反蓄奴组织的帮助,来到了自由的地方,而在他的家乡,还有几百万上千万的人,他们依然是奴隶,没有人能够帮助他们脱离非人的奴隶处境。突然,博克擡起了头,黝黑的脸庞上两眼闪光,直视着面前的参议员。他伸出手来,用一个手指指着主持听证的委员会主席,用他逃到美国以后学的英语,缓缓地,一字一句地说:“你们,参议员先生们,你们是大人物,你们能够帮助他们。请不要不管他们,请帮助他们!”

当代奴隶现象是全人类的耻辱和罪恶,可是要管却并不容易。倒不是因为各类奴隶现象有其深刻的种族、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根源,而是因为,这一切都是发生在人家国家里,要帮助他们还有很多困难。国际社会也曾经伸出援手,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当事国内的原因,这些援助行动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由于中间环节,援助物资也很难到达灾民手上。由于种种主权的顾虑,使援助行动受到阻碍。这就是为什么主席先生面对博克的呼吁:却只能无奈地沉默的原因。事实上,当代几千万奴隶,如果国际社会不管,在可以想象的未来,我们看不到他们自己解放自己的可能性。当代奴隶现象,这是全人类的耻辱。漠视当代奴隶现象的存在,这是全人类的罪恶。文明社会必须对此有所共识,把这些奴隶的命运,作为人类文明之未来命运的一部分来对待。(丁林:《从当代奴隶问题说起》)

49.参政权、选举权、复决权、罢免权
民主制度的内在理念是“主权在民”,政府的权力是民众通过选举过程,按照宪法,赋予政府的。民众手里的选票,一人一票,是制度层面上民众对政府权力的最根本制约。美国两年一次的中期选举,全国按照各选区改选所有众议员,各州由全州选民改选三分之一的参议员;四年一次的大选,全国民众按照州为单位选出总统。这样错开的选民划分法,分散在各州的选举过程,使得美国的选举是最不受权力操纵的民主过程。上还是下,最终的发言权在民众手里。两百多年来,没有一个人敢向民众的选票挑战。这就像基辛格当年对尼克松说的:和美国人民公开作对的人,是当不成美利坚合众国的总统的。平民百姓手里的选票,是民主制度下对政府权力的最根本性的制约。

(待续)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为什么需要公民权利

    1.公民权利的产生

    在世界上,凡有人类聚居的地方,都有着同样涵义的成语在世代流传:“不自由,毋宁死”。

  • 自然法是指人在成为政治社会的成员之前,所处的自然状态,不是现有的法律条文,而是存在于人们心目中的公平正义的观念。他们处在一种完全自由和彼此平等的“自然状态”,是一种人们之间“和平、亲善、互助和不受危害的状态”。有一种人人遵守的自然法起着支配作用,人们既然都是平等和独立的,任何人就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财产。我们既赋有同样的能力,在同一自然社会内共用一切,就不能设想我们之间有任何从属关系,可使我们有权彼此毁灭,如同低等动物生来是供我们利用一样。”
  • 最强者也不能总是强大得足以永远作主人,除非他能把力量转化为权利和服从的义务”――卢梭

  • 生命可以被剥夺,但是装着崇高信仰和思想的头颅不可以被亵渎,也不可能死去。这种尊严是普遍意义的,是属于人类,信任是法律的基础。最早使用约定一词是十七世纪的清教徒。约法最早是指上帝与北美的定居者之间的圣约。在古代所采取的歃血为盟的方式,今天已经被更文明的形式所取代,如签字、宣誓等,但其背后的宗教与道德精神依然存在。在中国,由于没西方宗教中的上帝,圣约的宗教意涵相对薄弱,但是“盟”背后的神的身影和道德约束力丝毫没有削弱。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规则同样是起源于在神面前的誓约。盟书有高度的宗教和道德约束力。作为公民权利的历史,不论是东方西方都有类似的宗教与道德基础,都有圣约的影子。而只有当盟誓转化为宪法时,公民权利才有可能生长。但是,宗教是无力的力量,圣约式的盟约被不择手段的强力践踏得无影无踪。所以,在中国公民权利无法保障就不奇怪了。
  • 在独立的争爆发前一年的1774年,麻塞诸塞英总督的办公桌上,出现了一份申诉书。在托玛斯•盖奇漫长的总督生涯中,他接受过不少申诉,可是这一份却大大地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因为这是一份代表着一群黑奴向英国皇家总督提出的申诉书。他惊奇地发现,在这份申诉书中,这些黑人从人性的原则。基督教的道义出发,甚至从当时的法律中寻找依据,不仅动之以情而且逻辑清楚地推理,得出无可抗辩的要求:他们要求恢复他们和孩子被剥夺的“生而自由”的天赋权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