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2005半线艺术季 名家书法艺术门诊

人气: 11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10月16日讯】(大纪元记者张庭卉彰化采访报导) 为了使民众有系统的认识县籍艺术家,彰化县政府特别规划每年10至12月为“半线艺术季”,按月邀请不同类别的翘楚,使民众对县籍艺术家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将不同风格的作品一次尽收眼底。今年“2005半线艺术季”,10月首先登场的是书法(篆刻)的展出,特别盛邀杜忠诰教授于10月16日办理艺术门诊,许多民众携带作品前来请益。

探讨一个新时代的“彰化元素”与重新界定彰化县艺术的地域主义是本年度“半线艺术季”策展一贯的命题,透过这场展览与艺术门诊,我们可以在这些彰化县籍的优秀艺术家身上看到有多少“彰化元素”在作品中或隐或显的呈现。

杜忠诰先生自小在乡村长大,醉心于书画之学习,曾赴日留学三年,现任教于多所大学中。他认为有生命的艺术作品正是反映艺术家生命哲学的理念,保持清明的自觉,清楚的照见自己,一个能动的心配合一个能表现的工具(笔墨纸砚等),恭敬、专注、能定,智慧自然而生,种种的因素成就各种不同风格的作品。

他指出,好作品要达到二个条件:必要条件(完美)包含4个字–涩、稳、贯、和,与充分条件(特色),落笔如人之初生从无到有,一个会写字的人要能顾全局不能钻牛角尖在一个字上。书法是艺术,实践性很强,书法有毛病就是艺术有亏欠。

杜忠诰表示,诊断字也要诊断心,字是心写出来的,字有病代表心也有病,心通透才能写字,心不净字会染污,再好本质也使不出来,书法进步之道就是要去掉毛病,知道自己字里的一分病就有去病的能力。

在诊断众多的作品时,杜忠诰自谦表示自己是庸医,因因缘难得他就直话直说希望能真正指出大家的毛病,针对重点讲,他说再没达到书圣之前大家都是有心的书贤,学艺术要有自己的见解,不在形式主义,特色是内在当下自己造的。

杜忠诰以言简意赅的隽语,体现其人文涵养和淑世心境,从艺术洞见生命之实践,让与会者赞叹书法艺术内涵的博大精深。◇(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