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孩子的慈悲心

游干桂
font print 人气: 37
【字号】    
   标签: tags:

  在行天宫旁掷钱进入老太婆的大碗里的那位小孩,让我看到孩子内心世界中的一颗“慈悲心”!

  这样的小孩,与我以前乡下一块长大的玩伴大不相同,那个时候的小孩子喜欢将自己钓到,或补来的鱼,分成“爱”与“不爱”两种,爱的鱼带回家,不爱的鱼──如大肚娘、螃蟹,会被孩子蹂踏而死,或者让它曝晒在太阳光下,成为烈日的祭品,那段岁月,我们与“残酷”为伍。

  不一样的孩子,其实有着不一样的教育方法!

  你的孩子当然也可以变得很慈悲,但必须:
  以身作则:儿童心理学家克兰兹勒曾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光开支票是不够的”,意思是说,如果你期望自己的孩子能有恻隐之心,最好的一帖妙方是:以身作则。
 
  你可以成为一位动物园的动物义工;也可以是行道树的认养者;或者慈善机构的会员,让你的爱心在家庭中生根。

  给孩子得到适时的鼓励:根据心理学家的实验指出,孩子的慈悲心是与生俱来的,但它需要父母的鼓励,才能“塑造”成型,不用担心孩子的慧根,你心中的魔棒可以决定,他们该是天使或是魔鬼。

  你的孩子绝对有过同样的经验,曾经捐钱给慈善机构,他们曾帮助过乞丐,或者多带一些食物,帮助同学,对于孩子的善心,不知你如何处理。

  如果孩子们想将自己存钱筒中的钱提出来救济水灾的受难户,而你却坚决反对,那么孩子学到的将是:人与人之间是不必相互帮忙的,在你的孩子将自己的午饭让给同学吃食的时候,得到若是责骂,那么他只会相信,帮助别人可能是一种错误的行为。

  这样的小孩子,其实需要父母真心的赞美。

  分享孩子的慈悲心:对于孩子来说,帮助别人是一种满不错的经验,这样的经验,当然很希望能和父母一起分享,你何妨扮演这个角色,让孩子有机会将他为善之后的快乐,变成一种有趣的生活点滴。

摘自: 游干桂著作《别让童心去流浪》一书@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德兰中心的孩子是有福的,因为他们不知道贪婪的真正意义。
  • 木村教授是位名人,对他好奇的人多得不得了。大家都想知道的:为什么木村教授这样害怕小孩子?
  • 防治禽流感引起学生家长重视,但也有家长矫枉过正。今天台北县有一所学校发现屋檐有燕子窝,引起家长恐慌,不准孩子上学,“以免被传染”。县府教育局表示,提高警觉严加防范是必要的措施,并且做好监控体温健康自主管理,但是,无须过度渲染紧张,搞得草木皆兵。
  • 接五年级导师也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这一个月来,孩子也慢慢的褪下了防卫的面具和羞涩的神情,慢慢的回复童真纯朴的开朗笑容,随之而来的,却是更缤纷多彩的班级经营。
  • 家住桃园县新屋乡的建国中学高一学生游玮国上周寻短,桃园县圣保禄医院精神科主任王维蒂表示,孩子从国中进入高中时,都会面对适应不良问题,家长应协助生活适应,同时鼓励孩子多参加志工等课外的生活体验。
  • 〔自由时报编译张其贤╱综合报导〕英国一位不孕妇女思子心切,结果她的孪生妹妹慷慨提供卵子,她的姊姊自告奋勇担任孕母。在姊妹情深通力合作下,整个过程出奇地顺利,九个月后一名健康的男婴诞生。
  • 自由时报文╱秦玮如林太太(化名)是一名四十多岁的家庭主妇,除了整理家务外,孩子更是她的生活重心,但是她一直有腹胀、肛门裂开等症状,刚开始她以为是痔疮,因为难以启齿,因此自行擦药并未就医,但情况却未见好转,看过医生也吃药,仍是每隔一段时间不适症状便出现,如此反反复复,她也搞不清究竟为什么。
  • 大纪元记者苏方编译报导/在维吉尼亚州Loudoun County,组建了一个小组,帮助家长提供正面积极的措施,对待患有注意力不足过动症(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简称CHADD)的孩子。这个小组每月开会一次,每次在第二个星期二晚上7:15-8:30。下两次的时间是﹕11月15日和12月13日。地点﹕SuccessLab Learning Center at 20660 Ashburn Road, Ashburn. 欲知详情,请洽CHADD Loudoun County coordinator Kirk Martin,电话703-508-7908,电子邮件kirk1martin@aol.com.
  • 不知道是不是受近来生孩子的明星新闻越来越多的影响,37岁的加拿大歌手席琳·迪翁也想再生一个孩子。近日,在接受一个法国杂志采访的时候,席琳·迪翁透露等她到2007年与凯撒皇家剧院的演出合同到期,她就会去医院进行人工授精手术,争取再要一个孩子。
  • 每年秋冬季节交替,过敏气喘患者就开始挂病号,挂急诊的病患也增多,医师表示,其实气喘儿有一半都被当成感冒治疗,家长因此忽略了孩子是过敏儿,提醒家长多注意。(许佳惠报导)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