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灏年和“新中国”

陈弘莘
font print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9日讯】辛灏年几乎是共产中国的同龄人,他的童年,和很多孩子一样高唱过“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十三岁那年,他说:“我35岁要是不能成为作家,我就投长江自杀”,结果,没到35岁他就成了作家。他曾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安徽分会的专业作家。自1977年他的第一部小说问世以来,已陆续发表了十多部中,长篇小说和理论著作。当然,他的所有作品中产生影响力最大,最具震撼性的无疑首推《谁是新中国》,但是这个他书中的新中国,却并不是他儿童时代歌中唱颂的那个“新中国”。

那个共产党带来的“新中国”,令他在人生最初的30多年中,见证了人类历史上最动荡、最暴掠和最压抑的一个历史时期。他体会过吃不饱饭饿肚子的滋味,也目击了不断变化的政治风云的残酷,因此,当他作为一名作家想承担起社会责任,想表述百姓心声的时候,他的心中只有灰色的沉重而不可能有着不切实际的明快情绪。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为了逃避当时领导要求“描写苦难的过程当中,把不应有的或不存在的幸福和光明也加上”的创作原则,辛灏年决定采取一个逃避的方式,干脆不写现实体裁的小说,只写逃离现实的历史小说。

由于大陆80年代中开始承认国民党抗战,八六年的电影《血战台儿庄》造成中国大陆史学界以抗战是谁打的?是谁领导打的作为出发点,来考察五十年前那场保卫了中国和人民的民族战争,这个反思以国民党抗战为突破口,它自然就会向前延伸到十年内战,即一九二七年到一九三七年,国共内战的性质,更要推向前面,辛亥革命的性质,孙中山先生的思想和道路,蒋介石先生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魔鬼还是英雄?向后就要推到,一九四五年的内战,究竟是谁发动的? 共产党为什么打赢了这场内战?

至一九四九年以后……当辛灏年面对着这么大一堆问题的时候,他同时开始思考的是:中国共产党和它革命的大体情况,以及中国现代史中的那种章章节节里面的似是而非的东西, 那些完全彻底的谎言究竟从何而来?当然,随之而来的就是:写这样一本书需要有思想、时间、功力,这些之外,它更需要勇气。他曾说:“不仅需要勇气面对那个用五十年的谎言所垒成的大坝,还要跟这个大坝进行抗争,用一条自己的经验,自己认识的小船,向这个谎言所砌的大坝冲过去”,而这个胆量和魄力是一般生活在共产中国的作家和历史学家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经过十多年的研究、思考、收集资料、甚至写了又烧、烧了又写,一遍一遍的将所有内容刻入脑中,再带去美国,终于洋洋洒洒将此历史巨著《谁是新中国》呈现到了读者面前。辛灏年的这本书,既有宏观历史观的扩张性,又着重于具有价值的历史细部,他以作家穿透性的笔墨交融出一部容感性和理性的历史大作,因此一推出,就震撼了史学界,也震撼了华人世界。

近几十年来,忙碌的中国人于演义秘闻之外的严肃史书确已暌违得太久了,辛灏年的作品让人眼前一亮,把一条和今天、明天一脉相承的昨天从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角度展现出来,有理有据,并与细加评说。书中不仅有中国革命,有历史误区和真相,还有更重要的,让今天的中国人一同思考,一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以鲜血生命为代价换来的今天这个社会,究竟是人民所求的“新中国”吗?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书已经远不是一般的历史著作,它是所有关心中国过去和未来的人们都应该读的思想史。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老话讲“妖不胜德”,在《西游记》中,作者对一些小妖出场的描述也很真实生动且耐人思量。
  • 不一时,将出酒肴,无非鱼肉之类。二人对酌。朱恩问道:“大哥有几位令郎?”施复答道:“只有一个,刚才二岁,不知贤弟有几个?”朱恩道:“止有一个女儿,也才二岁。”便教浑家抱出来,与施复观看。朱恩又道:“大哥,我与你兄弟之间,再结个儿女亲家何如?”施复道:“如此最好,但恐家寒攀陪不起。”朱恩道:“大哥何出此言!”两下联了姻事,愈加亲热。杯来盏去,直饮至更余方止。
  • 这首诗引着两个古人阴骘的故事。第一句说:“还带曾消纵理纹。”乃唐朝晋公裴度之事。那裴度未遇时,一贫如洗,功名蹭蹬,就一风鉴,以决行藏。那相士说:“足下功名事,且不必问。更有句话,如不见怪,方敢直言。”裴度道:“小生因在迷途,故求指示,岂敢见怪!”相士道:“足下螣蛇纵理纹入口,数年之间,必致饿死沟渠。”连相钱俱不肯受。裴度是个知命君子,也不在其意。
  • 话休烦絮。一日张孝基有事来到陈留郡中,借个寓所住下。偶同家人到各处游玩。末后来至市上,只见个有病乞丐,坐在一人家檐下。那人家驱逐他起身。张孝基心中不忍,教家人朱信舍与他几个钱钞。那朱信原是过家老仆,极会鉴貌辨色,随机应变,是个伶俐人儿。当下取钱递与这乞丐,把眼观看,吃了一惊,急忙赶来,对张孝基说道:“官人向来寻访小官人下落。适来丐者,面貌好生厮像。”张孝基便定了脚,分付道:“你再去细看。若果是他,必然认得你。且莫说我是你家女婿,太公产业都归于我。只说家已破散,我乃是你新主人,看他如何对答,然后你便引他来相见,我自有处。”
  • 说这汉末时,许昌有一巨富之家,其人姓过名善,真个田连阡陌、牛马成群,庄房屋舍,几十余处,童仆厮养,不计其数。他虽然是个富翁,一生省俭做家,从没有穿一件新鲜衣服、吃一味可口东西;也不晓得花朝月夕,同个朋友到胜景处游玩一番;也不曾四时八节,备个筵席,会一会亲族,请一请乡党。终日缩在家中,皱着两个眉头,吃这碗枯茶淡饭。一把匙钥,紧紧挂在身边,丝毫东西,都要亲手出放。房中桌上,更无别物,单单一个算盘、几本账簿。身子恰像生铁铸就、熟铜打成,长生不死一般,日夜思算,得一望十,得十望百,堆积上去,分文不舍得妄费。正是:世无百岁人,枉作千年调。
  • 这八句诗,奉劝世人公道存心,天理用事,莫要贪图利己,谋害他人。常言道:“使心用心,反害其身。”你不存天理,皇天自然不佑。昔有一人,姓韦名德,乃福建泉州人氏,自幼随着大亲,在绍兴府开个倾银铺儿。那老儿做人公道,利心颇轻,为此主顾甚多,生意尽好。不几年,攒上好些家私。韦德年长,娶了邻近单裁缝的女儿为媳。那单氏到有八九分颜色,本地大户,情愿出百十贯钱讨他做偏房,单裁缝不肯,因见韦家父子本分,手头活动,况又邻居,一夫一妇,遂就了这头亲事。
  • 话说宋朝汴梁有个王从事,同了夫人到临安调官,赁一民房。居住数日,嫌他窄小不便。王公自到大街坊上寻得一所宅子,宽敞洁净,甚是像意。当把房钱赁下了。归来与夫人说:“房子甚是好住,我明日先搬了东西去,临完,我雇轿来接你。”
  • 话说浙江嘉兴府长水塘地方有一富翁,姓金,名钟,家财万贯,世代都称员外。性至悭吝,平生常有五恨,那五恨:一恨天,二恨地,三恨自家,四恨爹娘,五恨皇帝。
  • 话说杀人偿命,是人世间最大的事,非同小可。所以是真难假,是假难真。真的时节,纵然有钱可以通神,目下脱逃宪网,到底天理不容,无心之中自然败露;假的时节,纵然严刑拷掠,诬伏莫伸,到底有个辩白的日子。假饶误出误入,那有罪的老死牖下,无罪的却命绝于囹圄、刀锯之间,难道头顶上这个老翁是没有眼睛的么?
  • 且说徐言弟兄等阿寄转身后,都笑道:“可笑那三娘子好没见识,有银子做生意,却不与你我商量,倒听阿寄这老奴才的说话。我想他生长已来,何曾做惯生意?哄骗孤孀妇人的东西,自去快活。这本钱可不白白送落。”徐召道:“便是当初阖家时,却不把出来营运,如今才分得,即教阿寄做客经商。我想三娘子又没甚妆奁,这银两定然是老官儿存日,三兄弟克剥下的,今日方才出豁。总之,三娘子瞒着你我做事,若说他不该如此,反道我们妒忌了。且待阿寄折本回来,那时去笑他!”正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