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式建筑】永恒的黄金天堂

——意大利威尼斯——
陈世良 撰文、摄影
font print 人气: 364
【字号】    
   标签: tags:

西元第四世纪,罗马帝王君士坦丁放弃千年古都罗马,而于古希腊殖民地拜占庭(Byzantine)建立一个新首都。君士坦丁死后不久,罗马帝国一分为二,西帝国很快就被北方日耳曼人所灭,东帝国因欧洲经济重心东移而保持繁荣。因而也创造出个性特出的──拜占庭建筑风格。

水都威尼斯曾属于东方拜占庭帝国的一部分,并持续了五百多年。后来,威尼斯因位处东西方贸易中枢,而成为一个新兴的商业共和国。十一世纪中叶,威尼斯摆脱了罗马教廷的统治。为了表示与教宗的决裂,他们选择了与意大利完全不同的拜占庭建筑风格,来建造这座全市中最重要的教堂──圣马可大教堂(St.Mark’s Cathedral)。


拜占庭风格在建筑结构上,开创了一套崭新的模式,就是结合了罗马建筑以降的穹窿大圆顶和弯拱,并成功地发明了弧三角(squinch或称帆拱)做为过渡,以完成圆形穹顶覆盖方形空间的方法。此种叠砌式构造,除了让空间更显高大,同时也形成一种方整而圆满的建筑型式。这般的建筑特色清楚地反映在这座大教堂中。


不过,这座教堂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的气氛。在简洁有形又完整的大圆顶和大弯拱上,贴满了金底马赛克,每当室内烛火点明,金光互相闪烁、相互辉映光芒,俨然就成了一座“黄金宫”,迷幻、炫烂又神秘。


以现代的技术,毫无疑问可以大量复制“金色”,然而被滥用的结果,反成了“俗丽”的同义词。可是在这里,在昏幽的大教堂中,金光闪耀的天顶,我们只感觉到一种绝对的尊贵和恒久的神圣感。

——转载自 田园城市文化《建筑变成明信片》@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拜占庭人因来自拜占庭一地而得名,拜占庭是一个古希腊城市,位于连接黑海到爱琴海之间的战略水道博斯普鲁斯海峡上,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在公元第四世纪重新命名它为君士坦丁堡,并且让它成为罗马帝国的陪都。拜占庭位于罗马帝国东方的部分,比西方的另一部分多延续一千年,它保护欧洲不受来自东方势力如波斯人、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的侵扰。拜占庭人之所以能够延续那么久,是因为君士坦丁堡拥有坚固的城墙防卫,同时能够透过海路获得补给。在公元第七世纪的顶盛时期,拜占庭人收复了大部分原来属于罗马帝国的版图,只有伊比利亚半岛(今天的西班牙)、高卢(今天的法国)和英国没有收复。
  • 纵观拜占庭帝国史,当皇权削弱时,地区民族的势力就会抬头,巴尔干半岛上更加明显,整个帝国的失败,是一种情势上的不允许,历史的导向不再指向拜占庭帝国,查士丁尼大帝的再征服战争虽然夺回了霸权,可是却埋下了失败的远因。抽出巴尔干半岛的守军去防御意大利、北非、伊比利半岛广大的行省,整体导向从此错误,耗费钜额资金去争夺那些非必须的领地,而忽视了欧陆上的形势。再加上帝国的军队有不少是外族佣兵,有的虽然可靠,可是有的却心怀鬼胎,帝国末期在安那托立亚高原上的曼奇克托之役趋向白热化。庞大精良的拜占庭陆军因为内部纷争不信任而被塞尔柱土耳其人以不到一半的军队打败。帝国衰竭已入心脏。   
  • 城市的建筑反映出人们生活方式与艺术涵养。历经多次毁灭和重建的莫斯科,在外地客眼里,显露了东西文化交融的独特风貌。这座拥有千万人口的大城,不仅接受了东方拜占庭文明;也同时吸收西方价值观。漫步整座城市,宛如置身艺术馆,让人览尽文化风华。
  • 基督教在古罗马帝国被镇压了近300年的时间,最后于公元313年2月在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的坚持下得到平反与信仰自由。而君士坦丁本人也得到了极大的福报,成为拜占庭帝国的创立者。

  • 〔自由时报编译魏国金╱美联社耶路撒冷二十日电〕考古学家在耶路撒冷旧城与橄榄山之间的汲沦河谷,发现一块以希腊文镌刻“西门之墓”的墓碑。两名耶路撒冷学者并揭示碑上六行原先隐晦难辨的文字,发现所记为基督教圣经路加福音二章二十五节的福音经文。认定耶稣为救世主的使徒西门,在教会历史中被视为第一代教宗。

      碑文专家布许表示,关于圣经人物与叙述,考古学上的发现一向付之阙如,该墓碑应是第一次考古学上发现雕刻在圣地圣陵的新约经文。

      这块高约六十呎(约十八公尺)的墓碑指称,此为西门之墓,“西门是公义又虔诚的老人,素常盼望人们的安慰者来到”。这段文字与路加福音二章二十五节完全相同。此六行文是垂直书写、文字长度不一,字迹扭曲,镌刻力道颇浅,耶路撒冷欧布莱特考古学研究学会的吉伯森指出,碑文应出自雕刻门外汉之手。

      西门不太可能葬于墓碑发现之处,该墓碑是耶稣时代为耶路撒冷贤达人士打造的数块墓碑之一。学者认为,虽然参考文献贫乏,但碑文确实支持拜占庭时期西门、施洗约翰之父撒加利亚与耶稣之弟雅各等三位圣经人物葬于同一墓穴的看法。

      今年年初,在同一块墓碑外观率先发现关于撒加利亚的碑铭后,布许与人类学家蔡尔斯继续探究此碑,并利用十九世纪在表面涂敷混凝纸浆的“压缩”技术,发现关于西门的碑文。现在,他们希望能找到与雅各相关的文字纪录。

      布许指出,西门与撒加利亚的碑铭镌刻于西元第四世纪,当时,拜占庭基督徒汲汲营营寻找与圣经有关的圣所。

      该墓碑位于汲沦河谷,教会史之父优西比乌撰文指出,雅各被赶出犹太会堂,并在汲沦河谷被众人鞭打至死,最后葬于附近。历史学家约瑟夫也提及,名叫撒加利亚的教士被狂热份子在犹太会堂杀害,尸体被丢入汲沦河谷。不过,并无西门死亡的文字描述。

      目前,一些碑文上发现有旧约经文,而新约保罗致罗马人书第三章的经文也在古罗马城亚撒利亚发现。

  • 【大纪元6月6日讯】早在公元前六六○年,一位名叫拜占(Byzas)的古希腊人,遵照占卦的指示在黑海与地中海之间最狭窄的通道(现今的博斯普鲁斯海峡Bosporus)西岸连城,取名拜占庭(BYZantine)。拜占慧眼独具,选择的这块土地后来成为雅典、斯巴达、波斯及亚历山大大帝等大军的最爱,也是商旅往来的重镇。一直到西元一九六年,才沦为罗马帝国的属地。
  • 【大纪元6月7日讯】基督徒的圣战十字军东征,第一次来到此地,就是援助拜占庭王朝免于塞尔柱回教入侵的。在第两、三次失败后,威尼斯军队因嫉妒君士坦丁堡的繁荣,还在现今的罗马尼亚建国(一二○四─一二六一)。
  • 【大纪元9月2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杨一峰特拉维夫十九日专电)以色列古物机构今天对外发布,在该撒利亚所发现一处拜占庭时期的“鸟马赛克”中庭,据该撒利亚考古主任波拉特表示,这是在该撒利亚地区所发现最完整的马赛克中庭,可能也是世上最大的类似中庭。
  • 无从考据,拱顶建筑是否由罗马人发明。然而,千真万确的事实:由于罗马人的发扬光大,使得拱顶建筑成为西洋建筑发展的基石。
  • 奥斯陆大教堂(Oslo Cathedral)原名“救世主教堂”(Our Savior’s Church),这座于市中心、弧形一层楼高的荷兰巴洛克风格建筑,以石材与红砖混合而成。大教堂东边是教堂前侧圣坛或称礼拜堂(chancel),钟楼有铜制的圆屋顶,搭配文艺复兴风格的尖塔。大教堂几世纪以来不断在整修与翻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