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天亮:闲话新唐人新年晚会的龙

2005年12月14日 | 04:41 AM

【大纪元12月14日讯】“龙的传人”新年晚会必然有龙,新唐人历届晚会也无例外,听闻2006年晚会的两个节目将出现截然不同的两种龙,或叱咤风云气贯长虹,或兴风作浪横行一时,因此倒不妨借此机会谈一谈“龙”。

关于龙的传说有很多,中国大陆流行的一种说法认为龙是鹿角、蛇颈、鹰爪、鼍头、鳞身等复合体,完全是人自己想像杜撰出来的。我觉得这种说法并不可信。

据史家考察,早在轩辕黄帝以前,华夏就有龙神崇拜。《易经》第一卦的六爻中,有四爻的爻辞都与龙有关,坤卦中的爻辞也与龙有关,这些爻辞,如“潜龙勿用”、“见龙在田”、“飞龙在天”、“亢龙有悔”、“龙战于野”等等,被金庸写成了一套绝世武功“降龙十八掌”。

看过《天龙八部》的朋友,可能还记得正文之前的“释名”。佛经上说,当佛说法的时候,常有天龙八部参与听法。“天龙八部”实际上是指以“天”和“龙”为首的八部众生。因此,印度至少在释迦牟尼时代,就已经认识到龙了。

在1999年夏天的时候,我曾经到伊拉克的巴格达出差,后来去了距离巴格达四十公里的古代巴比伦遗址,导游指着墙上的一些浮雕遗迹对我说,那是他们古巴比伦的“龙”。我当时仔细看了一下,他们的龙和我们汉地的龙外形很像,但是身子很短,像一个狮子的身子。导游开玩笑说:“我们没有你们的文化大气,所以龙也比你们的短。”

仅从上面列举的三个例子,我就很难想像在几乎没有文化交流且交通很不发达的古代,中东、南亚次大陆和中原地区竟然会编造出一个外形类似的生物——“龙”。这倒不如说,龙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这三个地方的人都看到过,并将其画下来了而已。

在中国文化中,龙是皇权的象征,也是英雄的象征。恰如曹操在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之时所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在民间传说中,龙也有等级之分。以《西游记》为例,最高级的龙是白龙马在西天取经后修成的正果,如来佛封之为“八部天龙”。次一级的应该是四海龙王,再次一级是泾河老龙这样住在河里的龙,最穷的就是井龙王了。

中国有很多与龙有关的成语,如龙腾虎跃,龙马精神,龙飞凤舞等等。最浪漫的成语莫过于“乘龙快婿”。这个成语说的是春秋年间,五霸之一的秦穆公有一个爱女叫弄玉。弄玉善于吹笙,因此一心想找一个精通音律的人做丈夫。后寻访到一位出尘之仙,名叫萧三郎。萧三郎善于吹箫,自称为上界仙人,奉玉帝之命来人间整理史籍,所以又名萧史。萧史与弄玉结为连理后,萧史便传授弄玉一些修炼方法。后来萧史乘龙,弄玉跨凤飞天而去。盖因萧史乘龙,因此留下了“乘龙快婿”的典故。《笑傲江湖》中有一段讲岳不群和令狐冲在少林寺比剑,岳不群使“萧史乘龙”、“弄玉吹箫”,再接一招“冲灵剑法”,搞得令狐冲魂不守舍,就是用的这个典故。

当然,未必所有的龙都是正神,其中也有恶龙、毒龙、妖龙。佛经中有《目连降龙经》便是讲目连以神通与两条龙斗法,最后降服恶龙的故事。台湾的日月潭也是传说中恶龙吞吐日月的地方,后来一对夫妻在神仙的指引下,杀死了恶龙,才让日月能够重新升起。

西方传说中的龙,与东方的龙并非一回事,是一种地狱中吐阴火的恶兽,身上无鳞,且长着一对巨大的翅膀。

在《圣经启示录》的第十二章描述了一条赤龙,“天上又出现了另一个神秘的景象,有一条红色的大龙,长着七个头,十个角,它用尾巴卷起天上三分之一的星辰。”这条赤龙与天使作战,失败后被摔在了地上。《启示录》上说赤龙“名叫魔鬼或撒旦,是迷惑全人类的。”这段话可以与北宋易学家邵雍在预言《梅花诗》中提到的“火龙”相互印证。

现在民间随着大纪元时报的《九评共产党》越传越广,大家已经越来越把《启示录》中的赤龙与中共连在一起。圣果写了首诗说“少小无知佩兽记,多少人间荒唐年?九评惊醒痴人梦,涤尽耻辱莫等闲。斩龙本在弹指间,只为众生步姗姗。世人难解慈悲意,回头已无一线天。”(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