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可悲的中国高等教育体制

微言

人气 35
标签:

【大纪元12月4日讯】今年,中国大学毕业生有三百一十万人次之多,可是,中共极权统治下的中国却极度地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反映出中国高等教育体制一味的以毕业生的数量取胜,而漠视学生的素质。从另外一方面来看,在于中共统治下的中国,人们的思想一直被箝制着;被机械式地教育着,尽看一言堂的官方媒体; 尽听老师填鸦式的教学,自然限制住学生们自由发挥的创新空间。据报导引述麦肯锡(McKinsey)的说法,中国大学毕业生普遍没有能力胜任他们所应征的工作,英文程度不足而且缺乏专业技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不到十分之一的人被认为适合于在外资公司的工程部门、财务部门和生命科学领域工作。举相对的印度来比较吧,在印度,几乎有四分之一的人被认为是适合的。

二十几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还是一直被中共政权无俚头的方式带得团团转,外资当初兴致勃勃开得了工厂却无法找到适合的毕业生,因为比较好的这些毕业生早已被本土公司或是被其他外资给先抢走去了。

我们再从中国的高等教育体制看,中国大学像雨后春笋般的竞相进行着更新改名,据非正式估计,目前恐怕几乎有一半已经改名了,至于正置身于潮流之中,加紧拼命努力创造机会,以便能即早一天改换校名的,更是数不胜数。

大学更新改名,大体说来,不外乎把“学校”变成“学院(Institute)”;“学院”改为“大学(University)”;“北京”地方改成国家“中国”等等。

为什么需要更新改名呢?真实的动机恐怕言人人殊。综合起来,不外乎有三个方面的理由 : 一、为了方便与“国际接轨”,也期待与国际上著名的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英文缩写为MIT )并驾齐驱 。 二、学校师生人数增加,内部建制扩建变更,教学规模实力大增,必须反映实际而调整。三、大学更名意在升格,升格的好处多多,更大的权力、更多的资源、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名涉及的不仅仅是“名”,而且是巨大而实在的利益。

我们以为评鉴一所好的大学的好坏,或者教育办得是不是成功,靠的应该是多元化的角度、多种的指标。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大学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 传统风格,因为传统风格、校风,是历代学人教师心血与智慧的结晶,是整个大学的灵魂的所在。轻易地改换校名,说明这学校没有足以自豪或傲人的传统,或者至 少可以说,它的传统是不受令人推崇尊敬的。

更名与教育并无必然的直接助益关系。教育是百年大计,教育能够启迪涵养人性,开发心智,传承、维护和创造知识。教育理应务实耕耘,期许一代又一 代的教育学者,秉持薪火相传的学术精神,可是,眼前大学竞相更名,不仅凸显教育改革偏离体制的基本方针,教育不务实而尚表象,治标不治本,其效益究竟为 何,不言可喻。企图通过更名和扩张争奇斗艳来彰显改革教育,正是暴露出以往和现在教育的失败,因此,冷眼旁观现在中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弦易辙是蛮可悲的。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钱从哪里来
钱从哪里来 人气 4
认识忧郁症
认识忧郁症 人气 2
组图﹕美国长木花园星语(一)
组图﹕美国长木花园星语(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