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于轼:农业正在变得越来越不重要

茅于轼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2月21日讯】写下这个题目,就感到一定会得罪一些人,特别是从事农业的人。这是很自然的。谁要说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不重要,等于说我自己不重要,甚至还会影响到自己的饭碗。这的确非同小可。不过且慢,我只是说农业正在变得不重要,至少现在还是很重要的。

回顾人类近几万年的历史,我认为有两件事最重要,它改变了人类发展的轨迹。第一是农业的发明,第二是建立在人权基础上的市场制度。

在农业被发明之前,人类靠采集和打猎为生。采集只有在秋天才有可能去做,其余的三个季节都得靠打猎。人没有固定的住所,那儿有野兽就往那儿去。就是采集也带有很大的流动性。但是农业出现之后,不但生产力有了提高,而且人们必须守住那块播了种的土地。于是人和人的关系逐渐固定下来,这才有了家庭,进而有了社会,有了国家,同时也有了战争。农业的生产力比起打猎和采集要高很多。由于农业的发明,才有了剩余价值,人类走上了文明的发展之路。但是社会开始分化成相对固定的有权有势者和无权无势者。

由于人和人的关系依靠土地而联系在一起,这只有农业成为主要生活来源时才有可能。家庭和社会的组织恐怕也要经过几千年上万年,才能够建成。因为联系这种关系所需要的道德,或者说判断是非的准则,和处事解纷的规则,都要反反复复较量才能逐渐取得一致意见,并得到执行。这个过程远在一万年之前,这样久远的事,连考古都缺乏资料。究竟发生了什么现在已不得而知。但是我们从囚犯难题的理论模型可以推测,从不合作到合作,需要许多次的博奕,而且达成合作之后,很容易被一方破坏,又得从头来起。所以这个过程肯定是很长很长的。

以农业和家庭为基础的道德,一定是讲究仁爱和尊长爱幼的,对于犯上作乱的必定要给予批评甚至制裁。社会不过是放大了的家庭。人类的远古文明就这样逐渐得到发展。农业在人类文明建设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人类同时也陷入了农业的局限性。它的生产能力相当低下,能够维持的人口数相当有限。所以在以后的几千年中人口没有多少增加,人的寿命没有多少延长,财富的生产能力增长非常缓慢。这种情况一直继续到市场制度逐渐发生和建立。社会有了分工和专业化。人类社会发生了第二次重大改组。这个过程大概发生在十八世纪之末。

农业社会是一个缺乏分工的社会,而市场经济是一个专业化分工的社会。因为专业化,有了科学技术,人类的生产知识极大地得到提高。这也包括农业本身。在过去农业显然是最重要的。因为它的产量决定了能够养活多少人口。专业化使农业也发生了彻底变化。它的生产能力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的发展不再受制于农业。所以农业的重要性越来越降低了。不过人们对农业的认识远远落后于已经发生的变化。人们仍然认为农业最重要。这个观念虽然陈旧,但是很难扭转。

农业不再那么重要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现在没有粮食不够吃的问题,相反,倒是粮食生产过剩(和其他几乎一切商品一样),人们营养过剩,肥胖病到处泛滥。有人说,现在最需要的一种发明是永远吃不饱,没有任何营养,但味道非常鲜美的”食品”。农业不再重要也表现在它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低,像美国只占到2%。中国也从改革初的40%左右降低到现在的15%。将来肯定还要进一步降低。与此同时,农民的比例也不断下降。或者说,大量农民转成城里人。现在我们还有三农问题,将来随着农民减少,如果也降低到2-3%,三农问题自然而然也就消失了。

粮食的供需形势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由于粮食的产量有限,限制了人口的增长,营养不良限制了寿命的延长。但在最近的五十年中,粮食变成供过于求。此间全世界人口增加了一倍半,人均粮食消费增加了17%,同时耕地大大减少,种粮食的农民减了一多半,可是粮食价格降低了一半。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首先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有了更好的肥料,种子,耕作机械。其次因为有了粮食贸易,在生产成本低的地方多种粮,成本高的地方少种。结果平均成本下降,价格跟着下降。

有人因为世界上有一些人吃不饱,认为是粮食不够吃。这是一个极大的误解。吃不饱是因为他们没有钱买粮食,而不是粮食生产不出来。市场经济就有这个毛病,它只照顾有支付能力的消费。对穷人的需求市场是不顾的。解决有人挨饿的办法不是多种粮,粮食再多穷人还是会挨饿。应该让最穷的人也能够有钱买粮食吃。也就是要用扶贫的办法。

过去我们常常讲的一句话:无农则不稳。听起来很不错。其实完全不符合事实。怎么会无农呢?难道全中国的农民忽然不约而同都罢工了?我们讨论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农业,而是农业应该多一点还是少一点。拿经济学的术语讲,就是边际分析。和其他行业比起来,是增加一点农业好还是增加一点别的行业好。如果农业的产量已经足够,那么就应该更多发展那些供给还不足的行业。

农业已经越来越不重要,但是我们的观念还没有跟着转变过来。在政策上往往发生偏差。比如强调保护耕地。这个口号听起来十分正确。但是它极其片面。为什么只保护耕地而不保护其他用地呢?事实上我国其他用地的紧张程度远远超过耕地的紧张。或者说浪费严重的正好就是耕地。这个口号背后的含义就是农业最重要,或者粮食最重要。

我们一直怕粮食不够吃,对粮食的特殊担心是因为六十年代初的大饥荒留下的心理影响造成的。因为有这样的担心,我们不必要地储备了过多的粮食,认为粮库不够用,又花钱建粮库,每年花在储备粮食上的冤枉钱达到几百亿元。最后存粮太多,不得不赔钱出口,又是几十亿的补贴。相比之下,我国的石油完全没有储备,一旦供应中断,马上国民经济就要出问题。重粮食而轻石油,其原因也是对农业的重要性的误解有关。

农业当前究竟有多重要,恐怕需要有一个客观冷静的分析,这样才能有正确的全盘经济政策。

──转载自《新世纪》网站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不代表大纪元。

相关新闻
茅于轼:公安打死人有感
孙丰:致茅于轼(一)
茅于轼:从资源配置到分工理论 从价格到制度
中国经济学家茅于轼新书倡民主被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