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春雪银世界 “玉”来愈美丽

人气: 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28日讯】(自由时报记者许敏溶╱专题报导) 连日来锋面南下,带来初春湿意,也让玉山变成一片雪白世界,积雪最深已达三十七公分,中央气象局预报中心主任吴德荣表示,初春水汽充足,高度接近四千公尺的玉山温度又低,过去几天玉山才会大量降雪,传统大多认为一、2月是雪季,预计玉山降雪季节将延长到3月,过去玉山就曾出现积雪超过一百五十公分的惊人纪录,甚至下过“6月雪”。

一般民众印象中,台湾下雪时间应该是在12月至隔年2月这段期间,过年后进入初春季节,照理说降雪机会应该不多,但是近日来玉山大量降雪,单日最大降雪量超过十公分,合欢山反而没下雪,不少民众心中充满疑惑。

吴德荣分析说,下雪必须“水汽与温度”两个条件同时配合,相较于玉山,合欢山位置偏北,只要冷气团温度够低,南下的冷气团挟带部分水汽,合欢山在冬天时下雪概率相当高;相较之下,玉山位置偏南,冬天温度虽然都在零度以下,但是来自北方的水汽少,跑不到玉山就全部阵亡。

吴德荣指出,进入春雨季节,锋面带来丰沛水汽,加上玉山的低温,故玉山此时反而容易下雪,反而是合欢山高度稍低,这几天温度并未降至零度以下,因此,合欢山虽然水汽够,反而没有飘雪,只是下着雨。

有趣的是,由于前往合欢山的交通便利,玉山冬季则是封山,在媒体推波助澜之下,游客可直接到合欢山赏雪,对于合欢山的熟悉度远胜于玉山。

二、3月为玉山雪季,但是根据玉山气象站的纪录,玉山曾出现“6月雪”,玉山气象站技士谢新添表示,虽然他没有亲眼目睹“6月雪”,但却曾看过“5月雪”,大约几年前的5月13日,当时刚好是玉山杜鹃花开的季节,没想到玉山竟然下雪,不少杜鹃花因此被冻伤,也让他开了眼界。

玉山3月雪 曾达一人深

记者许敏溶╱专题报导

玉山积雪达到三十七公分,这样的深度已超乎一般民众想像,但对玉山气象站的谢新添技士来说,这只算小儿科,民国八十四年3月1日,玉山曾出现超过一百五十公分积雪,换班过程中,谢新添失足滑行长达一公里,所幸及时抓住一棵树捡回一命,事后回想还是余悸犹存;建议赏雪客要注意体力与设备,不要轻忽赏雪安全。

由于冬天封山,玉山气象站冬天时几乎与世隔绝,不过,谢新添表示,台湾平地鲜少降雪,生活在银白的世界中,别有一番滋味,而且冬天连室温都在零度以下,“每个地方都是天然的冰箱”,食物不必担心会坏掉,甚至“上完厕所后尿马上结成冰”,倒是为了观测气象仪器的资料,得先用热水浇融,才能看到观测数据,过程相当麻烦。

近日锋面带来的水汽,让玉山持续降雪,谢新添说,三十几公分积雪根本不算什么,八十四年3月1日,他在玉山气象站测得超过一百五十公分积雪,当天刚好是气象站人员换班的日子,上山换班的三位工作人员,就因为积雪过深,走到半路时即被迫折返排云山庄。

隔天三位工作人员再度从排云山庄出发,中午时顺利到达北峰气象站,但平常只要三至四小时的路程,当天走了六小时,几乎多耗费一倍时间。

谢新添回忆说,3月2日当天中午,换班人员到达后,他和另两位工作人员随即下山,当他们走到玉山主峰正下方,由铁丝网架成的小路,完全被积雪覆盖,他们只得从铁丝网上方通过,就在行走的过程中,他脚踩到一处松软的积雪上,瞬间人往山下翻滚,就算他拚命地想用冰斧稳住身体,但在光滑的雪地上,冰斧丝毫无法发挥作用。

谢新添就这样在超过四十五度的坡地上滑行了四至五分钟、约一公里远距离,后来他幸运抓到一棵玉山元柏,才没继续往下滑落,但谢新添与同行的同伴,却已吓到脸色惨白。

回想自己从鬼门关前走一遭,谢新添至今仍心有余悸,他也奉劝冬季登山的民众,千万不要光靠胆识登山,而且“经验、体力、配备”为登山的三大要素,缺一不可,连他这样的老鸟,在熟到不能再熟的路径上,仍然发生意外,可见雪季登山潜在的危险性。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