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国内学者看反分裂法╱透过制宪强硬回应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24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陈钰婷╱台北报导〕多位学者昨在一场有关反分裂国家法座谈会上,强调当前最重要的是凝聚台湾内部共识,也应透过法的方式予以回应,高度回应包括制宪正名,中度回应可考虑修改宪法前言、确立国家主权,低度回应可全面修改国内法用语。

也有学者表示,希望有关台湾地位问题,美国未来能在法律上有更进一步的确立,以法律角度来说,美国国会应还有相当的运作空间。

台湾法学会、女学会、澄社等团体,昨举办“反分裂国家法的法律性 – 从法律观点谈其对台湾的影响”座谈会。

台大法律系助理教授张文贞表示,反分裂国家法把国家概念,等同于中国,并等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法律意念的使用上颠覆过去中国是一个文化中国,中国还包含模糊空间的想法。台湾从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但中国想要透过反分裂国家法在法律上对台湾问题取得处理先机,但以国际法的角度来说,中国立法动作已违背其在国际法上的义务,也违反现代立宪主义和宪政秩序。

台大法律系教授颜厥安认为,反分裂国家法的第一个法律作用,就是逼我们面对台湾法律地位未定的现实,且因为中国的这项立法,台湾国际法权地位也由国际法上的“前途未定”空间,往中国国内法下“尚未平定”空间滑了一步,台湾如果没有法权反制,无异承认此一滑动,糟糕的是,不但中国吃定台湾现在不敢采取最明确的制宪正名,泛蓝的中华民国法统几乎也在和反分裂法唱和。

他表示,下一个观察重点是中国如何用反分裂国家法来抵销台湾关系法的作用。而台湾接续要如何回应中国的立法,颜厥安说,除了高度回应的制宪正名或公投外;中度回应方式可考虑修改宪法前言、制定专法、修改相关法律;低度回应可考虑全面修改国内法用语,把台湾、大陆地区全面改为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或台湾和中国。

台大法律系副教授蔡宗珍表示,一直以来台湾国家定位像是“雾里看花”,未来这二、三个月可说是“黄金期”,台湾内部和国际都有对此问题的一次微调机会,但若漠视这个机会,将可能变成一次危机,让自己陷入对方设下的局,现在重要的是确认台湾的法律地位,而不是去进行一些挑衅式的反制。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