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金色的圣山》(十二)

袁红冰
font print 人气: 12
【字号】    
   标签: tags: ,

余韵

这天夜间十时以后,白帆乘出租车来到北京城区西部一个高级官员住的小区。他要履行对珠牡的诺言--向她父亲丹增班觉讲述珠牡与贝吉多杰化为火焰的过程。本来,他已经精疲力竭了,他的心累极了,可是,他却不能等到明天再做这件事。因为,此刻他特别渴望讲述另一种悲怆,讲述那在色如枯骨的峻峭的天葬台上燃烧的悲怆,以便忘却刚才在北京大学的经历所引发的刻骨铭心的痛苦。

这座小区由军警严密护卫。白帆走进小区入口处的传达室,语调傲慢地向一个值班人员说明他的来意。值班人员很不友好地、冷冷地看了白帆一眼,不过却没有多问什么。显然,他觉得这个眼神冷酷的家伙虽然傲慢无礼,但不会是不诚实的人。当白帆走出传达室时,不知为什么,那个值班人员竟然有些关切地对他陡峭的背影说:“沿着右边这条铺着石子的小路向前走,在拐弯处的路灯下你会看到丹增班觉--他每天都要在那里站到午夜之后……他已经有老年痴呆症了,恐怕听不懂你的话。”

盛放的紫丁香花妩媚的芳香使黑天鹅绒般柔和的夜风变得更加温柔;白帆长筒靴底已经磨损的铁钉在石子路上踏出的声响也给人以宁静的感觉,但是,白帆的心却急剧地抽搐了一下。他突然意识到,向一位老人讲述女儿死亡的过程是一件极其艰难的事--对于有侠义精神的男儿,注视别人的痛苦比自己承受痛苦更艰难。

白帆发现自己的脚步缓慢得如同戴着生銹铁镣的时间,不过,他并不想改变这种完全不符合他敏感、迅捷的生命风格的步履,他就是要慢慢接近那种艰难,慢得让每一步都在这如墨的夜色中留下深深的足痕。

小路的尽头,路灯给峻峭的黑暗镀上了一层金红色;惨白的水泥灯柱下,现出一位枯瘦老人的佝偻身影。老人的身体正面对着小路,可他的头颅却转向一侧,凝视着西南方的天际--那正是青藏高原的方向。白帆注意到,老人深陷的、凝视的眼睛里有两点尖利的光亮,那是令人想起冷峻死亡的尖利感。白帆心中忽然涌起一种感觉:这位老人似乎已经知道了女儿死亡的信息,他深夜站在这里并不是期待,而是用万里遥望哀悼。

白帆终于站在老人身前了。老人那仿佛蒙着一层灰白冰霜的骷髅般枯瘦的面容转向白帆,黑洞似的眼睛深处那两点光亮显得更加尖利。白帆用尽量冷漠的声音说:“珠牡已经化做一团圣火--在悬崖之巅,在一块苍白的巨石上……当岗仁波钦圣山变成金色的时候……。”

白帆的声音突如其来地消失在战栗的沉默中,同时,他痛悔地想道:“也许他什么都不知道,也许他还在等待,也许对女儿的等待是他生命的最后安慰,也许让他的生命在期待中凋残是仁慈,而击碎他的期待是残忍的。”

老人无言地凝视着白帆,眼睛里那两点尖利的光亮熄灭了。过了一会儿,从黑牢般阴暗、深陷的眼睛中渗出两滴干枯的泪,在路灯下,泪珠闪烁着灰黄的色泽,犹如枯萎的火焰。
两滴泪珠垂落之后,老人骷髅般的脸又缓慢地转向西南的天际,只是眼睛里那冷峻的死亡般尖利的光亮再也没有点燃。白帆想到,尽管此时北京的天空已经黑暗如墨,但是,青藏高原冰雪的群峰一定仍然辉映着夕照火炭般深红的余辉,崛起在暗紫色的沉沉暮霭之上,宛似白银铸成的峻峭的怒涛,而岗仁波钦圣山也如同金色灿烂的日球,正在铁黑色的苍穹之巅燃烧。

老人荒凉而黑暗的沉默使白帆明白他已经是多余的了。于是,为了不踏碎老人的沉默,他尽量放轻脚步,转身离去。在即将不得不沿着小路拐向另一个方向时,他停下了脚步,并缓缓转动脖颈,让目光越过自己的肩头向老人做最后的注视。他心灵震撼地感觉到,老人那佝偻的、铁銹色的身影犹如一个将永远被埋葬在黑暗夜色中的枯槁而痛苦的祈盼。

“要撕裂永恒的黑暗,让那枯槁而痛苦的祈盼裸露在阳光下,沐浴在蓝天中!”白帆的心在冷峻的沉默中刻下了一个非理性的呼喊,并让思绪随着突然变得狂乱的脚步一起前行:
“我必须承担起另一种铁铸的责任,这责任来自我曾用铁斧和利刃亲吻过的索朗白牡青铜色的生命;来自达娃向我露出的灿烂微笑;来自珠牡金色烈焰中的舞姿;来自铁褐色荒原那被风吹去的朝圣者的足迹;来自形如金日的圣山--为了不使藏人做为一种心灵存在消亡于暴政的文化种族灭绝统治之下;为了阻止汉人狭隘的民族利己主义再次犯下摧残藏人精神命运的暴行,我必须竭尽所能。

“为了雪洗在官权前屈膝的耻辱--尽管耻辱是基于高贵的目的,屈膝是拯救我心灵创造的自由诗意之美必须付出的代价--我曾想在下一个命运的阶梯上就骄傲地走进黑牢,走进悲怆的死亡,以证明我是可以站立在惨痛死亡之上,炽烈直视自由太阳的英雄男儿。但是,死,即使是雄丽的死,比起继续行进在背负自由责任的苦役之路上,都是一种软弱,或者说是一种优美的软弱,而软弱,即便是优美的,也缺乏铮铮铁汉的风格。呵--,为了承担起对金色圣山的责任,我不能软弱,我只能选择死亡之上的艰难:继续活下去,做一个‘自由’的负重者,做一个终身的苦役者。因为,我的命运就是艰难。

“噢,我还不应当在俊俏的死亡之巅沉默;我还要不停地诉说自由的真理;我还要铸造与自由精神一致的中华之魂;我还要在一个堕落的民族中召唤正义的良知,召唤浩荡的善意;我必须向中华这个物欲化的民族呼吁--拯救我们的灵魂,重建我们心灵的家园……。”

思想升腾为激情,白帆却陡然感到了一阵孤独,孤独得就像一滴--唯一一滴燃烧的泪,溅落在一个丧失了被感动能力的干裂的时代。他不禁扬起那雕刻着放纵不羁的俊美的面容,向西南方苍穹的最高处凝视,那凝视间有着高贵而骄傲的猛兽的恋情。尽管他的视野中只有陡立的黑暗,但他的心灵却看到了万里之外,那铁黑色的云雾上,岗仁波钦圣山虽然已经呈现出苍白的色泽,但圣山圆穹形的顶端,依然残留着最后一缕灿烂如金的阳光。那一缕不肯凋残的金色仿佛是圣洁的藏族美女留给尘世的遗嘱。
@(结束)
(节自《金色的圣山》余韵)
※文章由博大出版社授权大纪元首发,欢迎转载,请标注转载自大纪元※
◎有兴趣购买此书的读者请向博大书局购买
订购电话:1-888-268-2698
网上订购:www.broadbook.com
电子邮件:order@broadbook.com(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九评”引发的退党潮正以巨大力量解体中共,除了与日俱增的退党人数,近日更有大陆义勇之士打破中共舆论垄断,在卫星电视上插播退党声明。
      
    目前大纪元退党网站上退党人数正以每天大约两万的速度增长,到美东时间3月14日下午7点,总数已达280,180,其中90%来自中国大陆。据了解,有关天灭中共的预言已成为大陆民众私下议论的热门话题,退党保平安正成为社会趋势和潮流。
      
    在海外,全球各地“退党服务中心?的志愿者上周末走上街头,为当地华人和他们在大陆的亲友提供退党、退团和退队服务。
      
    目前从中国大陆到海外,从普通百姓到精英阶层,对通过退党解体中共的这种和平方式普遍认同。自去年11月以来,全球各地九评研讨会已举办了几十场,参加者踊跃发言,很多知名学者如袁红冰、辛灏年、明居正、草庵居士等纷纷发表演说,揭露中共残暴本性和对中华民族犯下的滔天罪行,积极推动以和平方式解体中共。
      
    正如退党服务中心指出:“这是中华民族从沉沦中自救的一个契机,这使中国有希望以最小的代价,最佳的方式过渡到没有共产党的文明社会。”
  • 继《文殇》和《自由在落日中》出版普受关注之后,袁红冰另两部巨作《金色的圣山》与《回归荒凉》同时问世。悉尼法轮功学员曾铮女士的自传体纪实小说“静水流深”(Witnessing History)英文版也于近日上市。
  • 中国民主运动2005年澳洲大会于3月19日至21日在澳洲悉尼召开。记者采访了原北大法学系教授,贵州法学院院长,著名自由主义法学家袁红冰教授。袁教授谈到,在他2004年7月流亡到澳洲之前,偶然得到了一份《联邦中国民主建政行动纲要》。这份纲要是国内近百位法学界、法律界人士冒着失去自由的危险,在秘密状态下,历时数年拟定的。 记者就这一问题采访了袁红冰教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