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录:“真善忍”国际美展作品介绍:《蒙难在中原》(上) ─李园访谈录

font print 人气: 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讯】【正见网作者:朱清明】 根据访谈录音整理
问:您是怎么开始画画的?

答:我妈妈家族的人都喜欢画画,画的都很好。我小舅舅成为职业画家,是山东艺术学院油画系的教授。我从小就通过小舅舅接触到画画,我小的时候是个很安静的孩子,总是默默的看着他画,我还经常看到他教他的学生,到周末的时候很多学生都会来,来了以后每个人都拿出自己的画来,我舅舅就给每个人评画。我要求画画是想了很长时间以后正式提出来的,给我舅舅讲我想以他为师,请他正式教我,他就接受了。他给我做了一个本子,在第一堂课,他拿笔在本子第一页上写了一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的一句话,“持之以恒”。

我画画的历程不是特别顺利,遇到很多困难,几乎让我放弃,我总是回忆起这句话,坚持走下去了。我后来坚实的基本功和后来的创作,都和他的勉励有很大的关系。我那时9岁,跟他学到20岁。20岁以后,我就感觉到老师自身的弱点,我就想超越突破这种东西,所以20岁之后我就开始尝试自己走出一条路,我开始自己创作,参加了几次画展。

问:您怎么走进大法修炼的呢?

答:1996年我经历了一个大的转折。我是93年到的日本,到那里之后一直在画画,参加美展,接受画商的订画。96年我开始感觉到文化艺术的没落和末日,我画画就开始少了,看书看的多了,关于人类历史,进化,前途,那时各种各样学说特别多,我觉得必须思考这个问题了,我看了很多的书,我感到如果人类按照现在的方向发展的话,是没有出路的,是个死胡同。但是应该怎么发展,我找不到,就很苦恼。我看了很多的书以后,就认为肯定有一条相反的路,是真正的路。

我开始看一些东方文化的深层的东西,发现东方文化玄学的那部分都是修炼,我就看越来越接近修炼的东西。在日本这种东西不系统。我那时就相信人类之上肯定有更高生命的存在,但是我不知道怎么去接近寻找他们。

一次我去日本的一个旅游观光点,一个王家故居,在那里我感觉到我在那里生活过,一种从来没有的体验,屋子里的东西我都知道在哪儿,我非常纳闷为什么我有这种感受。后来我的一个学生说,“你有这种感受一定有它的原因。”于是他专程又和我去了一次。我坐在那个屋子里,我让他随便给我拍照,当他回去洗出照片来后,发现一张很独特的照片,就是在我坐着的右手臂边有一个白色的球。

那个球是浮动的,在地面上还有投影。当时我知道这不是照片的问题,是有一个悬浮物在动,我不知道他是什么东西,但是我感受他是一种宇宙的能量。我就想到气功,当时我知道一点气功皮毛的知识,也学过一点祛病健身的道家功,我就想试一下,我练了两次,都发生了奇特的现象。一次我能够起空,意识加强的话,还能移动。

我因为不知道会出什么事,就打住了。第二次尝试的时候,我听到一种非常慈祥的声音,我问“我想得到打开生命世界的钥匙”,这个声音告诉我“当你看不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我说我听不懂,他就换了一个角度回答,还是这句话的意思,但是我还是听不懂。然后这个声音就消失了。

我觉得我必须找到答案。于是我决定回中国去寻找,因为我的根在中国。回中国以后,我给自己拟定了二个月的计划,来解开这个谜。我想把气功、佛教、道教、特异功能现象,都摸个水落石出。在中国我按计划走了一圈,在各处都对我有点化,我很兴奋,知道我越来越靠近他。走了一圈,还是没有找到。于是我把当时有关修炼的书全买了,回到日本,一本本看,看到接近一半的时候,就看到《转法轮》。

我看完这本书以后,感到非常的吃惊,我所有关于人生真谛要问的问题,这本书全回答了,感到很激动。这之前我虽然也看过一些气功和宗教的书,它们都没有回答透我想问的东西,这本书就完全回答透了。当我看第二遍的时候,我好像是看一本新书一样,我想我的记忆再差,也不会有这种感觉,我看任何一本书都没有这种感觉。我决定就学这个。这样我就进入大法修炼中了。

问:修炼以后有什么变化?

答:我看书以后一周之内身体就得到调整。我那时还没怎么炼功,只是看书,当我看到“看书起同样作用”那句话时,我感到我的胃在疼。我过去生活没规律,胃经常难受,比较弱,我看到那个地方的时候就胃疼,我说:“哎哟,这本书太灵了!”看到这儿就给我调理,我知道师父在给我调理身体了。我觉得特别高兴。

另外,因为长期画画,我手腕关节经常痛。开始修炼以后不久,在炼第二套功法抱轮时,我感到法轮在绕着我的手腕旋转。那之后我的手腕再也没有痛过。我过去还有多年的失眠症。修炼了一周左右,这些毛病全都没了。

修炼以后,我对宇宙的认识完全是新的了,过去对宇宙和生命的思考都是不系统的,找不到根源的,我每看一次书,就有一层新的认识,感到这本书的博大精深。

问:请您谈谈对于传统古典油画的观点,和修炼前后的不同?

答:在修炼以前,我认为古典传统绘画只是一个派别,是历史的一个阶段性的东西。现代艺术家有画现代派的,有画古典派的。有很多派别。虽然感觉古典绘画很好,但是和自己有一段距离。现在的看法完全不一样了。

现在觉得那是人类应该有的东西。人是神造的,宇宙万物都是神造的,我们要画美好的,那肯定应该画神。现代派画家画人,就是把人肢解了,画的面目皆非,用自己的那一套理念去画,这对神是非常不敬了,因为人是神按照自己的形象造的。

画人也好,画神也好,去把他们变形,按照自己的观点去衡量美,那就是非常不对的了。绘画最基本的一点是要真实。更好的是能够把对宇宙的精神和神的深层的理的认识通过形象的方式表达出来,那是艺术家应该努力做的。

(待续)(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来自比利时的法兰德斯风格画家安东尼‧范‧戴克(Anthony van Dyck,公元1599年–1641年)是一名臻求完美的肖像画家。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替英国国王查理一世所绘的肖像画,优雅地呈现了查理一世和他的宫廷样貌。范‧戴克也是一位色彩大师,他善于运用色彩和大胆的笔触来表达光线、物体的移动和布料质地。这项特长也让他得以在作品中描绘出高度精准却仍具有绘画特点的蕾丝质地。蕾丝这种非常精致又复杂的布料是16至17世纪时富有的艺术赞助人流行配戴的服饰配件。
  • 南梁 张僧繇《雪山红树图》(台北故宫博物院提供)
    光凸凸的山,除了轮廓线以外,不添加任何线条也就是没画皴法。 这幅画怎么和常见的中国山水画迥然不同呢?
  • 华丽夸张的定型角色(stock characters)、简单的情节、即兴对白和户外表演,是即兴喜剧(Commedia dell’Arte,又译艺术喜剧)的核心特征。其幽默剧情常围绕着年轻恋人的种种考验。演员们不受台词限制,可以根据观众的反应调整表演。这些喜剧常含有对时政的讽喻和接地气的幽默,可以巧妙避开查禁。这种意大利民间戏剧形式也成了18世纪洛可可(Rococo)艺术运动的理想题材。
  • 冬天多少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沉闷些,有些人觉得天空乌云密布缺少阳光令人提不起劲来。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算在最昏暗的日子里也有色彩。最近我坐在一家咖啡馆里望向天空,当天刮风下雨天色昏暗,天空不再出现彩虹,反倒像是大理石般带点细微的灰色、蓝色甚至紫色。
  • 意大利伟大的艺术宝藏之一是位于帕多瓦(Padua)的斯克罗维尼小礼拜堂(Scrovegni Chapel)。是什么让小小的斯克罗维尼神妙不凡,且意义重大?
  • 丁托列托在自己画室的墙壁上写有这样的座右铭,作为灵感之源的提醒:“米开朗基罗的造型与提香的色彩”(Il disegno di Michelangelo ed il colorito di Tiziano)。《创造动物》这幅画是向两位大师致敬之作:丁托列托动态地描绘了神体,并满怀愉悦地赞美自然界。此画如今收藏在威尼斯学院美术馆(Gallerie dell'Accademia)。
  • 美国作家史丹利‧霍洛维茨(Stanley Horowitz)写道:“冬天就像蚀刻版画,春天是水彩画,夏天像油画,而秋天是综合四季的马赛克(镶嵌画)。”几世纪以来,诗人与作家用笔歌颂四季,而画家用色彩使之流传千古。
  • 聚会宴饮的传统,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期。在古希腊,有一种称为“会饮”(symposium)的特殊宴会,是当时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随后,宴饮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十分盛行,并以不同的形式传承至今。
  • 早在1855年,也就是多雷(Gustave Doré)二十三岁时就计划为但丁《神曲》着手绘制插图。他的艺术才能大多体现在为文学作品创作插图上。除了神曲之外,他还为其它文学名著制作精美的插图,如《圣经》、《失乐园》、《唐吉柯德》等等,而神曲插图的面世,即被大众认为文学结合视觉艺术的一大杰作。
  • 法国艺术家路易-利奥波德‧布瓦伊(Louis-Léopold Boilly)擅长画肖像,他画了大约5,000幅小幅肖像画,有专家认为这样的数量算少。布瓦伊绘画技巧精湛,加上他的聪明睿智,创作令人赏心悦目的错视画(trompe l’oeil,欺瞒眼睛,译注:一种逼真到能骗过人眼的作画技巧);有时也创作挖苦人的讽刺画(scathing caricatures),当中有许多是自画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