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同:五和一

李家同
font print 人气: 20
【字号】    
   标签: tags:

我希望在我的临终病榻之前,有人来向我说,“我渴了,你曾给我喝的。”“我饿了,你曾给我吃的。”“我在监狱里,你曾来看我。”……

我做心理医生的时间已经很久了,也遇到过好多好奇奇怪怪的个案,可是这个案子却真令我束手无策了。

我有一个好朋友在一家专门收容流浪汉的地方做义工,有一天,他们在台北市火车站附近发现了一位流浪街头的老先生,老先生身无分文,全靠路人施舍,亏得那个慈善机构发现了他,立刻给了他一个有吃有住的场所安身。

老先生慢慢地恢复了健康,他和别的流浪汉完全不同,因为显然受过良好的教育,事实上,这个慈善机构还是第一次收到一位英文非常好的流浪汉,他不仅可以看英文书报,也可以听得懂CNN和ICRT的新闻广播。

可是老先生不记得他的名字,不记得他来自何方,也不记得任何亲友,我的朋友发现了这个奇怪的案子,就来找我。他们问我这位老人是不是患了老年痴呆症,我一看就知道他没有老年痴呆症,因为他对绝大多数的事情都记得清清楚楚,只是忘记了有关他自己的事。

老先生对很多中国古诗都能琅琅上口,他甚至还记得不少高中的数学公式,对历史上的一些细节,他都记得。我的判断是他得了一种叫做“选择性的健忘症”,也就是说有意或无意地选择了一些事情忘得一干二净。我曾看到类似的案例,不过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如此严重的例子。

老先生告诉我他虽然记忆失去了一大部分,可是他记得一对数字,就是五和一,他又对于“马太太”似乎很熟。

五和一是什么意义呢?我当然想起五月一日劳动节,可是老先生一望即知他不是一位劳工,至于马太太,这就更神秘了,我想起了马英九,找人去打听他太太认不认识这位老先生,回答是否定的。

老先生的故事上了报,那所慈善机构希望透过媒体来找到老先生的家人。

果真,有一天有一位先生从台南的麻豆镇赶来台北,他说从电视上看到老先生的样子,立刻就认出他来,他来台北是希望亲眼看一次老先生。慈善机构安排了一个偶然的场合,让他们见了面。

老先生一点都不认得那位南方客,而南方客一见到老先生,就情不自禁称呼他“林牧师”,他说老先生是一位牧师,在麻豆的一个教堂里担任牧师,已有几十年之久,几个月前,林牧师失踪了,因为林牧师太太早已去世,又没有孩子,他们教友只好跑去警察局报了案,没想到林牧师流浪到台北来了。

老先生呢?他对这位南方客表示极不耐烦,他说对方一定是一位疯子,他从来没有信过基督教,怎么会是一位牧师,他说如果他是个牧师,一定平时就会引用一些宗教的用语,所以他反问我们有没有听过他谈话中用过任何宗教名词。

我的朋友当时在场,他首先承认他没有听过,他也当场打了个电话给我,我告诉他我不仅没有听过老先生用任何宗教名词,我还做了一些测验,结果认定老先生毫无宗教信仰,虽然他学问不错,对宗教问题,他似乎特别地无知。

南方客被浇了一头冷水,当然不服,他出来以后,抓了我的朋友继续谈,他说大家可以到麻豆的教堂看一次,那里有教堂各种活动的照片。我的朋友被他说动了。就搭他的车到南部去,看了照片以后,他也深信老先生是麻豆那所教堂的牧师。

老先生根本不理会这个新发展,他说他不是牧师就不是牧师,他也拒绝看任何的新证据,我的朋友又来找我,我告诉他们一定要有耐心,不要蛮来,老先生可能受了刺激,不能再受刺激了。

我自已跑到麻豆去和教友们聊,希望能找出一些蛛丝马迹,可是一无所获。大家都说林牧师是一位好的牧师,出了这种事情,完全出乎他们意料之外,可是他回想起来,失踪以前,林牧师的确有一点精神恍惚。

有一天,又有一位男士来拜访林牧师,这位男士五十几岁,是个卡车司机,他和老先生见了面以后,没有称呼他林牧师,而称呼他是老先生,他的第一句话是:“老先生,你一定不认识我了,三十五年前,我在少年观护所里遇到过你。”奇怪得很,老先生不但没有拒绝和他继续谈下去,而且暗示他很有兴趣知道这位新访客的故事,新访客的故事却使大家都感动了。

三十五年前,他是血气方刚的青少年,国中毕业以后,因为家境不好,无法升学,到外面一家铁工厂做学徒,身体越练越好,也就被一些社会上的不良分子所吸收,一不小心,触犯了法律,被关进了彰化的少年观护所。

才进去的时候,这个年轻小伙子是悔恨交加,他的爸爸是乡下人,人虽穷,儿子们却从未出过事,对他当然完全不能谅解。他自己却心中有一点埋怨他爸爸穷,害得他不能继续念书,他曾被警察毒打一次,被关进了少年观护所,失去了自由,因此觉得自己毫无尊严,对自己的前途几乎感到绝望。

可是林牧师来了,林牧师当时只有三十几岁,虽然是位牧师,却很少训他们,来了以后就和这些男孩子打篮球,当然他也以牧师的身份常常听孩子们吐苦水,他关心每一个孩子,可是从未向他们讲什么大道理。

有一天,打完篮球以后,他宣布一件事,他的教会要他到外国去深造,他必须和大家话别,他叫所有的孩子们坐在一排椅子上,脱下鞋子和袜子,然后跪下来一一亲吻他们的脚。

卡车司机说到这里,忍不住拿出手帕来擦眼泪,他说他们一共有十五个男孩子,当时每个人都哭了,林牧师走了,他们都站不起来,大家都被林牧师跪下来的亲吻动作所感动了。

这十五个孩子至今都保持联络,他们都没有再进过监狱,有些继续念书,绝大多数都是劳工阶级,虽不有钱,但都是有正当的职业和美满家庭的人,就以他来讲,他做了一辈子的卡车司机和搬运工人,他的儿子却已是大学生了。

他认为林牧师改变了他的一生,因此他一定要来谢谢他。

林牧师很耐心地听完这个故事,他忽然问,“你过去是不是在彰化少年观护所?”卡车司机露出了满脸的笑容,他说,他故意不讲是哪一个地方的观护所,目的在刺激林牧师的记忆,看起来林牧师的记忆在逐渐恢复了。

林牧师做了一个手势,暗示其他的人应该离开,他要和卡车司机聊聊,大家感到林牧师恢复了牧师特有的那种气质,他好像要听卡车司机的倾诉,因此要求别人离开。

我是由电话里得知这个故事的,我找到了卡车司机,请他找到了其他十四位弟兄们,这些人陆陆续续地来看林牧师。在两个月内,林牧师恢复了记忆。

有一天,林牧师告诉我,他最喜欢的圣经是〈马太福音〉二十五章第三十一节,我忽然想起林牧师什么都忘掉了,只记得五和一以及马太太,这个谜也给我揭开了,“马太太”是〈马太福音〉,五和一是指二十五章第三十一节,他忘了二十和三十,只记得尾数五和一。

虽然解掉了一些谜,我仍然没有解掉最大的谜,为什么林老先生忘了他是一位牧师,忘了他的基督教信仰,也忘了有关他的一切。

我感到〈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第三十一节绝对是关键之所在,所以我仔细地去念了一次以此开始的这一段圣经,这一段圣经是这样写的:

公审判“当人子在自己的光荣中,与众天使一同降来时,那时,他要坐在光荣的宝座上,一切的民族,都要聚在他面前;他要把他们彼此分开,如同牧人分开绵羊和山羊一样:把绵羊放在自己的右边,山羊在左边。那时,君王要对那些在他右边的说:我父所祝福的,你们来罢!承受自创世以来,给你们预备的国度罢!因为我饿了,你们给了我吃的;我渴了,你们给了我喝的;我作客,你们收留了我,我赤身露体,你们给了我穿的;我患病,你们看顾了我;我在监里,你们来探望了我。那时义人回答他说:主啊!我们什么时候见了你饥饿而供养了你,或口渴而给了你喝的?我们什么时候见了你作客,而收留了你,或赤身露体而给了你穿的?我们什么时候见你患病,或在监里而来探望过你?君王便回答他们说:我实在告诉你们:凡你们对我们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然后他又对在左边的说:可咒骂的,离开我,到那给魔鬼和他的使者预备的永火里去罢,因为我饿了,你们没有给我吃的;我渴了,你们没有给我喝的;我作客,你们没有收留我;我赤身露体,你们没有给我穿的;我患病或在监里,你们没有来探望我。那时,他们也要回答说:主啊!我们几时见了你饥饿,或口渴,或作客,或赤身露体,或有病,或坐监,而我们没有给你效劳?那时,君王回答他们说:我实在告诉你们:凡你们没有给这些最小中的一个做的,便是没有给我做。这些人要进入永罚,而那些义人却要进入永生。”

我和很多麻豆教堂的教友们谈,他们告诉我林老牧师是一位非常好的基督徒,一直喜欢〈马太福音〉这段经文,也鼓励大家照这一段福音的精神去做人,他自己更是一辈子都爱人如己,是麻豆镇出名的大好人,最使大家佩服的是他从不记得他做了什么好事。

有一位教友说林老牧师年纪大了以后,常感到自己不配做牧师,因为他老是觉得自己没有照着福音精神去做。

我和林老牧师谈了很多次,他告诉我一件怪事,他说当他慢慢地恢复记忆的时候,他一开始只记得公审判的后一段,也就是耶稣对恶人说的那段话,他怎么样也不了解,为什么记不得耶稣对义人所说的话。

至于他所做的善事,林老牧师一概记忆不清,大多数的我们都会对自己的些微善事牢记在心,林老牧师却对他的善事刻意地忘掉。

我们心理医生中有好几位有宗教信仰,我们大家会诊的结果,认为林老牧师的信仰深入他的内心,他从内心深处,认为他应该替世上一切不幸的人服务,虽然他的确如此做了,可是他的宗教信仰又叫他忘掉自己所做的好事,因此他老觉得自己不够好,真正的好人不会觉得自己是个好人的,真正的基督徒也总自认为自己不配被称为基督徒,亿万的基督徒都念过〈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第三十一节开始的经文,大家都把这一段看成耳边风,惟独林老牧师对这一段福音看得非常认真。

林老牧师越来越觉得他自己不配做个基督徒,最近卢安达难民照片使他自责甚深,因为他对这种人类的悲惨无能为力,对他自己有吃有喝,深感内疚,由于他年岁越来越大,他也就越来越担心他无颜面见上帝,在这种情况下,他采取了一个自卫的行动,他设法忘了他是个基督徒,一旦不是基督徒,他的良心不安也跟着消失了,这就是为什么他将自己忘得一干二净的原因,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他没有忘掉其他的事情。

要治愈老先生的病,其实也不难,我们唯一要做的是让老牧师记得他所做的善行,亏得当年他帮助的人多极了,他们纷纷来看他,老先生恢复了信心,也恢复了记忆。

我们决定送老牧师回麻豆去,我和我的朋友轮流开车,快到教堂以前,我们将车子停好,老先生显然认识路,他往前走,向右转,再往左转,教堂在我们右手边,我们知道林老牧师的记忆没有问题了。

教堂的门是关着的,我们推开了门,里面的教友们全体站起来,合唱一首歌,“只要你替我最小兄弟做的,就是替我做”。老牧师被请上台,一位年轻的牧师以动人的声音开始念〈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第三十一节,“我饿了,你们给了我吃的;我渴了,你们给了我喝的……你们对一个最小兄弟做的,就是给我做的……”而这位年轻的牧师除了致词欢迎老牧师回来以外,还说了一段我永远不会忘记的话。他说:“各位教友去世以后,如果你生前真的照福音的精神生活,帮助过很多不幸的人,我会在你的葬礼中读〈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第三十一节,如果你从未对陌生人伸出援手,虽然你领过洗,每个主日也都来教堂做礼拜,你去世以后,我不会在你的葬礼中读这一段经文,这一段经文是我们基督徒最该熟读的经文,只有照经文精神去做的基督徒,我才会在他的葬礼上念这一段经文。”

这是四年以前的事了,上个星期六,我又去麻豆,这次是参加林老牧师的葬礼,小教堂里挤满了人,连教堂外的园子里也挤满了人,教堂里牧师全部的仪式都是用扩音器传到园子里,唱了圣诗以后,我听到了那位年轻的牧师朗诵〈马太福音〉中动人的句子,“凡你们对我们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

而我呢?我深深爱上了这一段〈马太福音〉,我很羡慕那些能在葬礼上有人念这一段经文的人,我会在我的以后岁月中,尽量地替陌生人服务,我希望在我的临终病榻之前,有人来向我说,“我渴了,你曾给我喝的。”“我饿了,你曾给我吃的。”“我在监狱里,你曾来看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他的工作日志上写得一清二楚。人是有自由意志的。行善或行恶,都是人自己的事,你如立志做好人,就可以成为好人,你如冷酷无情,实在不该怪别人。
  • 那些可爱的瓷娃娃到那里去了?我不敢问,因为答案一定是很尴尬的。
  • 在英文,“约翰陶士”代表无名氏的意思,至于他的住址和电话,他一概都不填,我们问他,他就是不肯回答。
  • 我看不出人是白人,还是黑人。对我来讲,我只知道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 我仍然认为节俭是美德,我希望经济学家们能设计出一种建筑在节俭上的经济体系。
  • 我太太说“老头子,面只能吃小碗了,钱却要拼命地赚,我问你,我们赚这么多钱有什么用?连吃都吃不下了。”
  • 老张的葬礼,来了一大票名医,他们都面容严肃,我们这些人看了这么多的名医,更加深一个疑问,为什么老张走得如此之快?
  • 一位记者介绍一个台湾富有家族的墓园,这个墓园背山面海,气派非凡,记者说所有的风水师都说这个墓园风水好,难怪他们如此有钱
  • 小小地球之上,富翁与乞丐共存,是一件羞耻的事


  • 希望我们的小学,国中、高中以至于大学能够毫无保留地接受盲人学生,使他们能像普通同学们一样地接受教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