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泯恩仇》二十一、国家要重教

陈沅森
font print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四毛哥说:“家庭重视教育,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国家要重视教育。”

“这句话,又要打一百个圈。”宾伯骏赞扬道。

“我们国家重不重视教育呢?”林慧问。

“你看咧?”宾伯骏反问她。

“我知道什么?我不懂。”林慧说。

“一个国家重不重视教育,要看几个指标。第一,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是多少?第二,学校的房屋和教学设备,与别的国家比较是好,还是差?第三,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与其他行业相比,是好,还是坏?”

“第一条,我不知道。”林慧回答,“第二条,没有看到过国外的;第三条,我看,不是最好的,也不是最差的,处于中间状态。”

“你只看到城市教师的工资待遇,没有看到农村教师的困苦状况。实际上,我们国家的教育相当落后。2001年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全世界平均5.1%,发展中国家平均4.0%,中国只有3.19%,还差一大截。”

“世界上最重视教育的,是哪些国家呢?”林慧问。

“加拿大、挪威、瑞典、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名列前茅。”

“远的不讲,最近的日本,是怎样重视教育的呢?”

“日本重视教育,是从‘明治维新’时代开始的。明治元年是公元1868年。如果记不住这个年份,就用我们国家‘文化大革命’开始的年份——1966年去进行推算。也就是说,‘明治维新’后大约100年——准确的数字是98年——中国开始搞‘文化大革命’。

“‘明治维新’时代,日本的教育事业有很大的发展。但仍然受到制约,主要原因是政府拿不出更多的钱。到1895年甲午战争打败中国,获得赔款白银数亿两,才有充足的钱办教育。”

“我们赔偿日本多少亿两银子?”

“具体数字,上英特网查一下资料,就知道了。但是,我不喜欢死记硬背没有生命力的枯燥数字。为什么?因为,即使把具体数字摆在这里,你还是没有价值概念;而过一向,又会把那个数字忘记。”

“那又怎么办呢?”

“告诉你一个好方法,包你下次记得住。当年,我们赔偿日本的银子,是大清帝国的三年岁入,等于大日本帝国的九年岁入。——‘岁入’,就是国家每年的财政收入。

“打个比方,现在有两户人家,一户占地少,人也少;一户地多,人也多。人少的这户,横蛮不讲理,非常凶悍;人多的这户,老实阿弥陀佛,经常被邻居欺侮。后来他们打一架,人多的这户打输了。最后商定,人多的这户赔偿对方三年的收入。也就是说,未来三年这一户赚的钱,自己不留一分,通通作为赔偿金。而人少的那户呢,一下增加九年的收入。谁富谁穷?便一目了然了。

“日本人深谋远虑,他们用这笔掠夺来的巨大财富,优先发展教育,改建校舍,更新教学设施,提高教师薪金……其余的,用来发展军事工业,建造坚船利炮,准备下次再攻打老实无能的邻居……从此以后,在日本,随便你走到什么地方,哪怕是十分偏僻的乡村,看到一座最漂亮的房子,不用问,那里便是学校。最优秀的人才,都争着报考师范学院,争着当幼稚园、小学教师。于是,日本教育事业突飞猛进,国家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才资源。”

“唉!听得我倒抽一口冷气。”林慧感叹道,“原来日本人这样坏!”

“不要说别人坏,先要说,自家的政府腐败无能。”

“大家不知道的事情,经宾叔叔一讲解,就一清二楚了。”谭妈妈夸道。

宾伯骏接着说:

“要搞清楚‘国家’一词的真实含义,‘国’是什么?‘家’是什么?‘国’与‘家’的关系又是什么?

“‘家’就是家庭,由‘父母’、‘子女’组成;‘父母’老了,‘子女’长大了,结婚、出嫁,组成新的家庭;接着‘孙子女’又出世……一代接一代,连绵不断……因此,家庭的‘生物意义’是,繁衍后代,延续种群。

“对于人类来说,文化差异是人与人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的最大差异。所以,作为父母,除了要让子女吃饱、穿暖之外,最重要的事,莫过于让他们受教育。子女受了教育,懂得做人的道理,有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和技能,便能在社会上立足,组成新的家庭,增加社会积累,对社会起促进作用,不会给社会带来危害和增添麻烦。

“‘国家’,其实就是一个非常庞大家庭。平常总是说‘祖国像母亲’,那么,‘国家领导人’就好像人民的‘父母’。作为父母,就应该爱护你的‘人民儿女’,除了搞好生产,让人民吃饱穿暖之外,就应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把尽可能多的钱投在教育方面,让每一个家庭的孩子都受到良好的教育。

“可惜,我们国家此前历任当家人,口里都说‘要重视教育’,但投向教育的钱,总是不够,总是欠账,总是被挪作他用。于是,便有政协委员大声疾呼:‘今天不办教育,明天多建监狱!’话虽极端,却切中时弊。

“‘国家’‘国家’,欲看‘国’,先看‘家’。‘国’是整体,‘家’是细胞。看一个‘国家’是否富强,须先看老百姓的‘家庭’,是否富裕?

“计划经济时代,报纸上老是吹嘘‘中国人怎么怎么幸福’,外国人不相信,到中国来,便要求访问普通老百姓家庭。于是就安排一些阶级成分好的、经济状况较好的‘可靠’家庭,带他们去参观。那些家庭的成员,一个个化了妆,穿着新衣,坐得笔挺,与外国人交谈,像演戏一样背诵台词,十分生硬,很容易看出破绽。于是,外国人趁陪同人员不留意,一眨眼便溜进胡同,随机地参观普通百姓家庭,人民贫穷落后的真相,就被揭穿了。

“中国古代有一个很重要的成语‘寓富于民’,讲了一个很浅显的道理:国家的财富,应该收藏在哪里?藏在国库里,靠不住,碰到一个‘化孙子’国君,会化得干干净净;碰到一群‘大如斗’的官仓老鼠,会偷(贪污)得干干净净……‘寓富于民’就是说,财富最好是寄放在老百姓家里。老百姓富裕了,他们就要起房子,买东买西……于是,各种消费就带动了市场,促进了生产。老百姓富裕了,那些最富的人就会投资,发展工商业,于是,就业问题、税收问题……迎刃而解。‘小河里有水大河里满’,社会就会越来越富裕,形成良性循环。但我们国家,1949年建政后的当家人,对人民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恐富思想,生怕人民富裕起来,结果搞成一个‘贫穷社会主义’,大家都过穷日子。”

……待续(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清晨,妻儿们还在熟睡,宾伯骏轻轻起床,轻轻下楼。他把白色帆布工具袋挂在单车后座上,骑车去上班。时间还早,必须填饱肚皮再进车间。本来,他不走这条偏僻的的东湘路,因为这条马路那端“一家粉店”的米粉细腻、口味好、码子足、油水厚,是本市正宗名牌。于是,他拐点远路,去那里早餐。
  • 又过了两天,上班时,钟副厂长在楼上向宾师傅招手,宾师傅立即上楼。小钟交一张小纸条给他,是一张油印“通知”,上面填写着:
  • 宾师傅牢牢记住,“星期二晚上7时,到打击办去谈话”。如果忘记了,到时候没有去,那就罪加一等,再去就得挨骂。
  • 宾伯骏继续说:“连续跳槽,当然是为了涨工资。我们这些人,不像你们国家干部,有劳保福利、公费医疗、住房分配……到时候,国家会给你们涨工资。我们一无所有,没有任何人关心我们,自己不给自己涨工资,谁来管你?我既然能够在向阳五金厂,稳坐模具钳工这把交椅,取得的报酬足以养活家小,又有什么理由担惊受吓,违反国家政策、法令,去搞投机倒把呢?”
  • 宾伯骏息交绝游,住地偏僻,家里很少来客。一个星期天,刚吃过晚饭,老同学贺歧山骑着单车来了。
  • 俗话说“不怕不长,只怕不养”。——只怕你不生孩子,小孩生出来后,不必担心,他们会很快长大的……艰苦的日子一天天过,不知不觉,宾伯骏的女儿9岁、大儿子6岁、小儿子4岁了。
  • 现代化高层建筑里的居民,左邻右舍住了些什么样的人?相邻多年,都搞不清楚。今天的青年,已经无法想像在那物资十分匮乏、住房极度紧张的年代,两户人家仅仅间隔着一层薄薄木板墙的滋味了。“一板之隔”的邻居,彼此声息相闻,往来亲密无间,你家吃什么菜,我家喝什么汤,都清清楚楚,毫无“隐私”可言。
  • 一天下午,四毛哥打电话来,问宾伯骏飞机票订好没有?宾伯骏告诉他,已经订好了。四毛哥又问“有没有空闲?”宾伯骏回答“没事,得闲。”四毛哥便开车来接了他,到他家吃晚饭。
  • 到了四毛哥家里,宾伯骏不讲客气,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喊吃饭,有酒有菜,上桌便吃,免去了一些“你尊我敬”酸溜溜的俗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