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T﹕中国经济的发展是奇迹还是神话?

标签: ,

【大纪元9月13日讯】几个世纪以来﹐中国一直被称作为世界上最后一个未开发的广大市场。公元1850年一位英国商人道出这么一句令人广为流传的话﹐他说“只要在每个中国人裙摆上多加一吋的布料﹐我们曼彻斯特的纺织厂便可彻夜不眠地运转下去。”

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英国人利用鸦片战争强迫中国对外开放门户﹔其他西欧国家的列强们﹐也曾不惜卑躬屈膝和学习如何三跪九叩﹐目的就是为了取得中国沿海口岸的通商贸易往来许可。

如今许多西方的商贾﹐仍旧像几世纪前他们的前辈一样﹐不择手段地试图抢滩中国市场﹐有时甚至不顾商场经营之道﹐从事各种各样的见不得光的勾当﹐以图进入中国市场。然而﹐在中共极权政府主导下的中国经济发展﹐里面存在有许多鲜为人知的重重黑幕。

GDP的神话

在匹兹堡大学从事中国经济研究的Thomas Rawaski博士﹐曾经揭露在1996到1999年间﹐中国公告的经济数据资料中﹐存在许多令人不解的现象。其中之一是﹐在1996到1999年间﹐累计GDP成长率高达25.6%﹐但是同期间对能源需求量却反向减少12%。

在2001年﹐Rawaski博士的研究发现﹐中国各省公告的GDP成长率中﹐竟然只有一省的数字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余各省数字都高出全国平均不少。经过统计局进一步的调查﹐发现在当年度5到10月间﹐有6万2千份的统计报告都属虚假报表。

这也就难怪之前中共中央一直不愿让人民币升值了﹐因为中国经济高速成长的背后﹐究竟有多少是来自真正的实力﹐连中共自己人也怀疑的。只是在当时美国与欧盟的强大压力下﹐中共政府才不得不让人民币进行小幅度的升值。

虽然中共方面不断夸耀在GDP部分的稳定成长﹐但是令人费解的是﹐中国在占全球GDP的比重上面﹐却是每况愈下。清代是中国最后一个君主政体的朝代﹐在乾隆皇帝主政期间(公元1711-1799年)﹐中国的GDP占全世界GDP的比重达到51%﹔公元1911年﹐孙中山先生创建中华民国时﹐比重为27%﹔ 1923年﹐比重为12%﹔1949年﹐共产中国初步建立时﹐比重为只剩下5.7%。到2003年﹐这个比重竟然落到了低于4%。

还有令人不解的是﹐既然中国正进入繁荣的经济成长阶段﹐按理说﹐全国应该提供了许许多多就业的机会﹐但是事实却不然。根据北京科技大学胡兴道(译音)教授的说法﹐中国的失业率绝不下于20%﹐甚至于可能接近30%-40%﹐远超过西方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当然﹐要准确地估算中国的失业率﹐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工作。中共政府自称失业率维持在很低的水平。这是因为在中国﹐大多数没了工作的人并不算失业﹐而是被称为暂时下岗。

岌岌可危的银行体系

所有在近几年间到过中国主要城市的人﹐都曾看到过这样的城市景象﹐一处没有完工的建筑工程﹐但是工地里头没有半个工人﹐甚至看不到任何建筑开发商的告示。大多数这样子的情形﹐是因为建筑开发商向银行融资一笔钜额贷款﹐然后启动了一个建设项目﹐但不久后便卷款潜逃﹐留下了一摊摊的烂尾楼。这是造成目前中国的银行体系成为世界上体质最差的其中一个原因。根据国际知名的信用评等机构标准普尔公司(S&P)的估计﹐中国银行体系的放款当中﹐有45%最终都成了不良的放款(NPL)。

一些学者甚至于认为不良放款的比例应该逼近50%﹐如果按照西方损失认列的标准﹐中国的许多银行﹐早就不知该破产多少回了。假如当年不是中共政权强制要求银行要把资金贷款给国有的企业﹐也许银行业的景况不致落到如此下场。事实上﹐中国目前的银行主要靠着广大老百姓的存款在支持其继续营业。由于中国的老百姓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只能冒着风险把手上的现金﹐存在这些岌岌可危的银行里头。一旦老百姓渐渐地解到他们的钱实际上是存放在亏损累累的银行里时﹐届时如果出现大量挤兑的现象﹐这些银行和相关的国企是注定会崩溃的。

距离这种现象爆发的时机恐怕不远了。根据中国加入WTO协议的相关规定﹐到2006年﹐中国必须对外国的银行打开大门﹐而这些银行多是体质健全的国际性银行。另外一项加重中国的银行崩溃危机的因素是﹐有大量的中国官员﹐藉由职务之便﹐不法敛集了钜额的现金﹐卷款出逃到海外去。根据谢教授的说法﹐截至2003年6月底﹐共计有8,362名中国官员相继判逃到海外。

道德危机

西方国家在中国投资所引发的道德危机日益恶化﹐相关问题不止于出现了奴役劳工的现象﹐还衍生出间接出资协助专制政体蔑视人权的争议﹐以及强化独裁政权其以暴力控制其国民的意图。另一方面﹐因工业发展所导致的生态环境的急速恶化﹐更是一场难以逆转的世纪浩劫。目前全球污染情况最严重的十大城市之中﹐有七个是位在中国﹔而中国七大河川流域之中﹐有40.9%是不适合人类和牲畜饮用的水域﹔中国每年产生废水439.5亿吨﹐比整体环境所能承受的极限高出82%。某些地区污染的程度﹐令到当地居民不得不群起抗争﹐以维护其基本生存的权力。另外由于早年中共所执行的战天斗地政策﹐即已毁损了不少的生态环境﹐如今的环境保护问题﹐几乎严重到面临全盘崩裂的边缘。

针对环保的问题﹐众多的批评指向中国的制造业﹐因为它极无效率地消耗掉世上大量的能源。中国科学院的牛文元(译音)院士估计﹐中国消耗了世界上1/3的原物料和能源(包括煤、铁、水泥)﹐但产出的GDP只占全球的4%不到。中国每生产一美元的产品﹐其所消耗的能源和水﹐比其他国家生产相同产品的平均消耗高出五倍。举例来说﹐中国生产相同产品所消耗的能源﹐比日本相对多出7-10倍。

与19世纪那位英国商人的中国投资有着同样的梦想﹐可口可乐公司在1980年代也曾细数过﹐只要每个中国人喝2罐可乐﹐该公司将“荷包满满”。也许可口可乐应该先从它的死对头那儿学到一些教训﹔百事可乐到中国已经营了20年﹐还没有开始真正盈利﹐倒不是中国人不喜欢喝可乐﹐只不过因为它在中国经营伙伴的诚信问题﹐加上政府的干预和法令架构的不完善﹐导致它长期以来无法得到公平的对待。

从商业运作的现实来说﹐商家们必然反复地强调经济繁荣多元的发展势头﹐包括夸耀中国市场如何的广阔和多少成功致富的故事。然而更多的企业却愈来愈感受到在中国经济奇迹的背后﹐付出的代价未免太过庞大了。(大纪元记者刘宗琪编译)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图组 :  中国花艺欣赏
【大陆台商真相故事】“台办” 办的是统战和监督
成本高生态毁 欢乐背后有隐忧
中国天主教徒盼四位主教能出席全球主教会议
纪元商城
这种肥皂不会耗损 永远陪伴你
每日更新:春天里的素色清道夫 不知疲倦
这种杯子为何如此火爆 加州女子偷65个被捕
这些亚马逊好物 让你生活品质大提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