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人樊建川建抗战与文革等博物馆

人气 29
标签:

【大纪元10月7日讯】(大纪元记者李熙综合报导)樊建川是成都建川实业集团公司负责人。1986年,在他看了电影《血战台儿庄》后,当时内心强烈的震撼,迫使他要做点什么。于是他开始阅读研究川军抗战史,并收集抗战文物。希望借此唤醒中国民众记取战争的残暴以及所带来的痛苦的历史教训,化剑为犁,永保和平。

创业是为了收藏

樊建川,1957年出生于中国四川省宜宾市。经历相当丰富,从军人到大学老师,再从公务员到副市长,收藏始终伴随着樊建川的生活。对收藏而言,这些职业的收入实属杯水车薪。“当官的收入养活不了收藏”,于是,1993年樊建川从宜宾市常务副市长的职位上下海。

1994年初成立建川实业集团公司,这是一家具有房地产二级开发资质的专业实力公司。以传统“忠、礼、勤、信”为企业理念,稳健经营,力图建设“百年老店”。先后被评为银行“AAA企业”、最值得尊敬的本土开发企业、全省房产综合效益10强等荣誉称号。

筹建博物馆

2003年他以个人名义征地500亩,在四川大邑县安仁镇兴建“建川博物馆聚落”,包括抗战博物馆系列、文革艺术品博物馆系列、民间百年博物馆系列等共25个馆。现有藏品约200余万件,国家一级文物14件,分为文革、抗战、民俗三大类别。并著有《一个人的抗战》《文革瓷器图鉴》。

樊建川的收藏始于不经意间。 1979年,他从朋友家要走了一枚八路军臂章。后来通过收集川军资料让他了解到,抗战期间先后有300万川人奔赴抗战,但是关于300万人命运的记载却是令人惊诧的空白。

正式从事收藏十几年来,樊建川常常在全国各地奔走、寻找、追索,虽历经困难,但热情丝毫不减。多次赴东瀛收集文物,去日本靖国神社,内心总是受到强烈震撼。

历史在人们的记忆中淡化得很快,对于“民族健忘”的说法,樊建川深感痛心,他说中国人对历史有罕见的稀释和过滤能力,抗日战争已经过去60年了,我必须尽力拼抢,我要有更多的证据。

褴褛残破的血衣、弹孔犹存的冰冷钢盔、泛黄的战时良民证、血迹斑驳的日记本、冰凉刺骨的侵华纪念章、面孔或惊恐或愤怒的老照片……樊建川的收藏立体地、全方位地展现了60年前那场悲壮的战争。

樊建川在他的建川部落格中写着,他一旦安静下来,思想总会与这些见证物交流碰撞,他在时间的隧道里游走,在历史与现实中穿梭。

博物馆目前共开放了8个以抗日战争为主题的展览馆:共产党抗战文物陈列馆、川军抗战文物陈列馆、众志成城抗战馆、抗日战俘文物陈列馆、国民党抗战文物陈列馆、援华美军文物陈列馆、伪军丑行馆、侵华日军馆。

分馆设计依据主题而确定建筑面貌,收藏与艺术融为一体。观众参观8个馆,要步行10公里。 他说,这些收藏史迹足以为抗日战俘正名。

走过文革

樊建川早期也因收藏文革、抗战文物而闻名遐迩。其中“文革”文物的收藏,是他最主要最重要最具价值的收藏。樊建川说,“文革”对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个噩梦;而对他个人来说,也有着抹不去的沉重记忆。

据樊建川回忆,1966年的“五一六”通知是“文革”全面开始的日子。就在那一天,他目睹他的父亲──一位在任的南下干部,被抓进批斗大会,戴高帽,跪瓦片,游街示众。

樊建川在文革中被视为走资派的“狗崽子”,下过乡,当个知青,受尽生活之苦,曾被饿得晕倒在地,送到乡卫生院紧急抢救,才侥幸活过来。

收藏为了和平

在樊建川收藏的大量文革文物中,有8000件瓷器藏品,并据此编著出版了《文革瓷品图鉴》一书;有10万枚、4万余品种的毛泽东像章及二十几套像章制造原始模具;有10万件、1万种以上的票证;以及数千面玻璃镜子,上千座钟表,2万多张宣传画,大量收音机、留声机幻灯机等文革时期生活日用品。总数额超过30万件。

樊建川的博物馆聚落还在继续发展中,“为了未来,收藏教训;为了和平,收藏战争”,这是樊建川给博物馆界定的方向。

《凤凰周刊 》曾经介绍樊建川这个人:是因为当代中国,拥有特殊理想主义情结和历史使命感的这代人,在个人事业获得成功后,已悄然开始承接本应由全社会共同承担的责任。由房地产商变成收藏家的樊建川,就是这个群体中的特殊一员。

(讯息来源:樊建川的部落格、建川实业集团公司网站)(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破中共禁忌 文革博物馆汕头问世
傅国涌:首家“文革博物馆”出现之后
首座文革博物馆广东汕头建成,揭历史仍禁忌
深圳一退休干部筹办文革博物馆
纪元商城
这种肥皂不会耗损 永远陪伴你
每日更新:春天里的素色清道夫 不知疲倦
这种杯子为何如此火爆 加州女子偷65个被捕
这些亚马逊好物 让你生活品质大提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