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教育部:高教改革须加快 很多观念须调整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1月2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翁翠萍台北二十一日电)教育部高教司司长陈德华今天表示,高等教育的改革有必要加快速度,但高教从菁英教育走向普及教育,大家很多观念要调整,例如传统平头式资源分配要改,高教投资也有赖民间产业与家长多投入参与。

天下杂志今天公布最新大学教育大调查结果指大学教育不尽理想、大学生素质变差。东吴大学校长刘兆玄则认为大学生素质并没变差,变差的是程度。台湾大学副校长陈泰然指大学生程度是否变差因人而异,前面的菁英学生程度没有下降,因此,通常大学各班学生前面一、二十人的用功程度也不会下降。

陈德华又说,大学教育趋向普及化,很多观念也要调整,只从“想进大学即可进大学”看问题,将不够客观,如何提升大学全球竞争力更重要。

他指出,政府对高等教育经费分配方式也要改变,五年五百亿专案补助、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都是以竞争性引导大学进步的机制;大学除了研究,必须更重视教学的核心价值,奖励教学卓越补助计划在高等教育的影响最深最广,各大学都已在做。

刘兆玄说,每一代的大学生有不同素质,但现在学生的素质没变差。他说,程度差与学习成效有关,显示现在的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如十年前的大学生,因此,大学有必要更注重教学,并提升学生学习动机。调查指教授认为大学生不好教,问题就在学生如果没有学习动机,就很难达到教学效果。

刘兆玄指出,学生、家长认为大学教育最重要的事情,都关系到创造力与创新能力,创意也与竞争力有关,这又涉及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如何取得平衡的问题,理由是创意很多来自通识的启发。

调查指出台湾的大学教授每两人有一人愿意去中国教书、台湾高教发展最大威胁是中国,刘兆玄说,大陆是机会,两岸可互补,从人才流通的制高点看这个现象,全貌将更清楚,只要在国际人才市场有竞争力,本国培育的人才不足时,只要不锁国,人才就会流通到需要的地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