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浮尘】谈谈影迷如我<上>

画与文/杨纪代
font print 人气: 14
【字号】    
   标签: tags:

小学时没什么娱乐,只有学校偶尔带大家到戏院观赏武术气功表演,什么开砖、卧钉板、金枪刺喉、耍刀弄剑……等等,也看过几场魔术和马戏团表演!那不可思议的戏法,那匪夷所思的变化,看得我们惊叫连连!还有那些狮、虎、马、猴、象……精湛的演技以及小丑逗趣的肢体语言,引得大伙儿欢声雷动!当时收费低廉,每个人出几角钱就能满足那小小心灵的好奇与刺激感。不久,有了外国电影输入了,旧戏院纷纷改装成电影院,新戏院如雨后春笋般不断的出现!随着国民所得的增加,人们开始注重起休闲消遣来,因此只要换上新片,电影院里就门庭若市!

大约是小学二、三年级吧?三舅有一段时间与我们同住,下班回家常带着我去看电影,小孩免费嘛!印象最深刻的是一部“四骑士”,那时哪看得懂啊?当时都是黑白片,更无声光效果,看着看着,我就睡着啦!三舅埋怨我,这么好看的洋片你也睡?真是!长大后才知道那部片子可相当有名,是根据世界名著拍摄的耶!

那时的影片是没有字幕的,入场时送一张电影“说明书”,将影片内容简单陈述一番。当影片播放时,影院前后两侧装有“扩音器”,由“解说员”依剧情的进展逐步讲解,逐句将对白以台语翻译。如果遇上幽默风趣的解说员,整个影院则笑声不断!记忆中最鲜明的是阖家观赏“劫后英雄传”,那时已是彩色片了,伊莉莎白泰勒对着受伤昏迷的劳勃泰勒倾吐心声:“I love you”,那解说员以充满感性的台语翻出:“爱到流目油”,每位观众心领神会的融入剧情里,由衷的佩服他的机智与幽默!“流目油”即“掉泪”,不仅音似又诙谐!此句话因此在市井间大为流行。

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看电影次数的增多,那电影说明书累积了一摞子,时不时的翻翻看看,回味回味,父亲也常向我索取、阅读那些我感兴趣的风花雪月的言情片剧情,然后大摇其头,丢下一句:“这有什么好看的?”后来电影配上字幕,这种电影说明书也就自然而然的被淘汰了!但我仍一直珍藏着!直到结婚前方移交给大妹,然后就不知所终!

大约初二吧?香港邵氏摄制了黄梅调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由凌波与乐蒂主演,此片席卷全台,创下空前的纪录!同班的好多同学都一连看了好几遍,最高纪录的保持者是看了八次!可见轰动的盛况!当然我们一家八口也去凑热闹!记得当时座无虚席,连第一排都满,从头到尾仰着头看也不叫累!当时并没“清场”这种规定,所以赖皮的人多的是,接下去站在走道里再看一场!可想而知,整个电影院里真是万头钻动!那时哪有空调设备?空气之污浊与闷热不言可喻,但是个个仍乐此不疲!

那一阵子,大街小巷全是黄梅调,人人都能哼上几段儿,当时有收音机的人家并不多,而我们家侧面是一排警察宿舍,其中一家常将收音机的音量开得很大,课余之暇我就跨坐在窗台上凝神谛听,很巧!收听的全是音乐,正合我意!不久,我就把梁祝片里所有的曲子都学会了!除了在家哼哼唱唱,到学校还能跟同学们和上几首哪!

除此之外,日片大行其道,那真是其来有自,因为台湾受日本统治多年,很多人受日式教育,日文、日语琅琅上口,当然爱看啰!“荒城之月”里的女主角,若尾文子,温婉贤淑!那首主题曲,哀怨凄美,至今我仍深印脑海,时不时哼唱一遍。一连几集的“宫本武藏”,道尽了日本武士道的精神!还有一片,名叫“人间的条件”,拍摄的是在南洋战败的日军,撤退时的心路历程:倾盆大雨里在泥泞中逃亡时的艰辛;饥渴难耐时无处觅食的惶恐;热带雨林里,清除吸附在腿上的蚂蝗时的厌恶与无奈;体认到军国主义穷兵黩武的无情;面临死亡时的追悔与怨恨……。每个镜头都使我心胸翻涌不已,从此认识到人性的丑陋面。

当天夜里台风来袭,因为票已事先买好,那时并无气象预报,所以仍撑着伞去观赏。散场时的灯光打亮之后,才发现总共只有两位观众!而另一个却是同校的一位人称“夫子”的同事,他一向沉默寡言。点头之后,分别冒着狂风暴雨回家。相信他也跟我一样,沉浸在那无法言喻的复杂心境里而迷惘不已!因为找不到合理的答案!@*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因为每班越区就读的人,为数不少,学校体谅通学迟归之苦,于是组织编排成队伍,特准放学时,提前二十分钟排队离校,赶搭火车,把这一帮学生名之曰:“火车生”!
  • 初中课业与小学大不相同,当时老师的传道、授业方法,全是靠讲课、板书。以课本内容为主,再穿插些补充教材。于是“速记”的本事就在此时练就!课文旁的空白处,都是密密麻麻的笔记,尤其是国文课里,文言文的白话翻译,你得仔细聆听再快速记上,否则只好课余请教同学或传抄一下。同时随堂测验不断,再加上三次月考与一次期考,压得大家喘不过气来,于是不约而同的开起了夜车来!
  • 二战过后,饱经轰炸摧残的台湾子民,开始了重整家园的工作:从废墟中寻找新生的力量;从残破里激发重生的勇气;在断垣残壁中翻找可再利用的物资;在满目疮痍里清点出旧日的器物!胼手胝足,夜以继日,慢慢的有了家的约略雏型!渐渐的有了家的温暖感觉!再加上国民政府迁台,力图振作,于是到处一片盎然生机!
  • 老实说,在那忙碌万分的初中入学考前,如果没有这些课外读物的调剂,纾解精神压力,那些日子真是很难熬过!从彩云借给我的书中,读到不少西洋名著,什么“仙履奇缘”、“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话”……等等,但是总觉得格格不入,民族性不同吧!其中有一本叫“孟加拉湾民间故事”,内容有些类似“一千零一夜”,但是恐怖成分居多,把我吓得半夜睡不着觉,噩梦连连!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勉强看完,赶紧还了。一段时间之后,仍然忘不了那些奇特的情节,于是动念想再看看,可惜彩云早已移居日本,而我找遍台北市各大书局都没这么一本书,心中怅然!
  • 这六年当火车生的日子里,除了中国古典诗词和西洋文学名著之外,鸳鸯蝴蝶派的言情小说大行其道,我们这些清一色情窦初开的女生,迷得不可开交:那一波三折,爱得死去活来的恋情;那错综复杂的多角关系;那哀感顽艳的情节以及缠绵悱恻的描述,把我们弄得神魂颠倒。人人在心目中都塑造了一位白马王子,编织着恋爱梦!日日在“问世间情是何物?直叫生死相许”里痴迷沉醉……!现在想来,真是自作多情,可笑极了!
  • 每逢寒暑假,各主科照例都有作业,不外乎演算些题目,读几本指定的优良书籍写个心得报告……等等,其中必不可少的是临摹二、三十篇书法,许多同学都把这视为苦差事,而我却乐在其中,一放假,最先完成的作业就是书法。

  • 初中和女师六年的寒暑假,就在阅读、习字与素描里快速飞过。几年书敎下来之后,不能免俗的升格为人妻、为人母,在级务与家务里浮浮沉沉!整日里,手中拿的不是粉笔、红笔与教鞭,就是奶瓶、尿布与锅铲!就这样日复一日的将所有的艺术细胞消磨殆尽;把仅有的一丝绘画念头泯灭于无形!
  • 这位敎水彩画的老师,温文儒雅、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尤其醉心古典骈文,一路行来那真是著作等身。年轻时即享有盛名,如今跨足画坛,以水彩渲染画的田园风光展露头角!他的教法与国画正相反,一定当堂先画一张,多半以八开为主,间或画几张四开。作画的步骤交代得很清楚,边画边告诉你如何控制水分;如何拿捏恰当的湿度;什么时候画远景;中景何时下笔;近景又怎么表现……,事无巨细,全都倾囊相授!示范完之后,我们再依样画葫芦的现场临摹一张。而且他为人幽默,言谈风趣,因此人人学画的兴致非常高昂!我把这每周有限的三、四个小时,视为心灵与艺术的补给站!
  • 三年女师毕业后,开始就业教书了,当时还不满二十岁。填写各种履历、资料、报表时,那“年龄”一栏实在难以下笔,知道人家一定都另眼相看:嘴上无毛,办事不牢!虽然对无法上大学一事,内心一直耿耿于怀,可总算捧起了解决八口之家“吃饭”问题的铁饭碗了,全家人都松了一口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