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教育团体/谴责暴利:吃相难看…试务费用应透明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2月4日讯】〔自由时报记者谢文华/台北报导〕研究所硕士班报名费金额庞大、有学校盈余更高达二到四成,学生、教师团体都相当惊讶,反高学费联盟谴责这种变相获取暴利的手法,“吃相非常难看”,呼吁教育部彻查,并督导各校在网站上公布收支明细。

全国大学教师工会筹备会联络人罗世宏表示,各校办理硕士班考试目的在于挑选合适学生,属服务性质工作,绝非为赚钱牟利。二至四成利润已明显超收,他呼吁学生团体串联,透过消基会向各大学、教育部施压,要求各校说明成本结构,确保高教市场的消费者权益。

本报调查显示,研究所招生的教授审查费、试务人员费、试场费用、资讯处理等费用成本,各校不一,光是试务人员一天八小时,可有六百元到一千五百元的明显差异,有人一个晚上甚至可支领到二千元以上,有的学校系院主管光是挂名招生主委,督导试务费用就高达五千至六千元。

罗世宏指出,“有无盈余不是重点,成本结构合不合理才是关键!”例如各校监试费、命题费、阅卷费、主任委员费、印刷费等,是否超收?钱到底花在那里?资讯都应透明,不能够吃定学生从中获取暴利。

政大研究生学会总干事陈晓雯表示,教育部不能放任各大学“私营化”,而要视为政府培育人才所应支出的公共资源。陈晓雯说,大学生怕找不到工作而一窝蜂挤研究所,有人一次报考十几个硕士班,报名费、车资、住宿费就得花两万元,这还不包括补习费,学校怎能狠心再赚学生报名费?

台大、辅大等校学生组成的教育公共化连线则说,各大学抢招,有的大学一次收两阶段甄试费用,初审就刷掉很多学生,还有学校系所刻意备取到第一百五十、两百个顺位,造成考生白白缴费却未录取,形同扭曲乱象,而各校光是收报名费就盈余这么多,实在是剥学生皮不眨眼,教育部应该彻查,订出合理收费政策。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