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亚女士纪念文学讲座文教中心举行

标签:

【大纪元12月4日讯】(大纪元记者王静纽约报导)张秀亚女士纪念文学讲座第二场在法拉盛华侨文教中心举办,继续探讨作家的作品和人格﹐会场座无虚席。

散文家王鼎钧先生从信仰的角度分析认为﹐作为天主教徒的张秀亚女士其作品体现了基督教精神和文学作品的联系。耶稣被残忍地钉在十字架上,承受了世人的痛苦。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作品承受担当了人生的痛苦。一名好的作家应该关怀众生的痛苦。希特勒的《我的奋斗》一书掀起的狂热,平均每一个字制造几百个人的死亡。今天的一些作家,互相竞争,颠覆传统的美学,扩大痛苦。所以他很怀念过去那个“把碳酸气变成氧气”作家辈出的时代。

作家赵淑侠女士谈了从少年时代(50年代)起作为文学爱好者对张秀亚女士的仰慕和交往的过程。她觉得张秀亚女士是一位感情丰富、才华横溢、从不随波逐流的作家。她的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和评论,其中散文的成就最高。她的写作的灵感来自于对故乡的怀念,风、雨、雪都能触动她的乡愁﹔对大自然的热爱﹔身边的人和事。她具备一个好的作家的素质—作品的思想性。她的作品表现了开阔的心胸,从来不为命运的坎坷怨天尤人。文字纤细、灵动,充满真挚的感情,决不无病呻吟。善于用平易的文字组合成优美的文章。作品引经据典,显示出深厚的西方文学功底。

作家赵淑敏女士以“我读张秀亚女士”为题,谈了她在文学史上的地位。1949年以后,由于政治的原因,在台湾看不到三十年代的文学作品,出现了一个文学的断层。但是文学的种子没有死,五十年代台湾涌现了一大批女作家,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张秀亚女士的文风属于“闺秀派”。文风秀丽,清而不腻,似不食人间烟火。文风从前期的空灵转变为后期的雍容厚重。她的作品是诗的延展,她运用象征的手法,结合古典抒情笔法,技巧上配以虚实相间,抒发清柔、细腻的感情。作品中经常流露感情的痕迹﹕对孩子的母爱、对花的喜爱、对朋友的爱和内心深处对年轻的爱情的怀念。

资深报人黄玉振先生说,张秀亚女士的作品继承了中国五千年传统的仁爱和道统。当今中国大陆道德沦丧、人们互相仇恨,如果能把张秀亚女士的作品推广到中国大陆,可能会唤回人们的理性和人性,净化人们的心灵。

张秀亚女士的子女于金山先生和于德兰女士也出席了今天的座谈会,回顾了成长过程中与母亲相处的点点滴滴,并回答观众提问。州议员杨爱伦、市议员刘醇逸和文教中心主任张景南也参加了座谈会。

会后,张秀亚教授文学创作基金会向华侨文教中心赠送了一套张秀亚女士的作品全集。(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华人社区将举办两场“张秀亚纪念文学讲座”
张秀亚纪念文学讲座吸引文学爱好者
读张秀亚美化心灵的作品
法拉盛占屋者被起诉 若罪成面临最高15年刑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