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盗捕虾笼遍布 砂卡礑溪面临浩劫

人气: 1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2月7日讯】〔自由时报记者游太郎/秀林报导〕太鲁阁国家公园内的砂卡礑溪,近日来民众发现有不法份子潜入,并于溪中大量放置“虾笼”,已对溪中生态造成不良影响。太鲁阁国家公园管理处已加强巡逻,呼吁游客协助看护这条美丽的溪流,共同保育珍贵的自然生态资源。

虾笼多达百余具

太管处近日来接获游客反映,指砂卡礑溪内有不法份子沿着溪畔大量放置虾笼,捕捉溪虾及鱼类,且数量多达百余具,太警队前往查缉时,仅发现来不及收走的不到十个虾笼,笼内均有奄奄一息的鱼虾。

太管处保育课表示,经查,部分熟悉砂卡礑溪水域的不法份子,已把这条溪流当成自家的渔场,尤其冬季进补期,“醉虾”成为不少餐厅的名菜,放置虾笼盗捕也开始多了起来。

砂卡礑溪的溪虾因保育成效良好,数量相当可观,目前正值各溪流的枯水期,溪虾的产量锐减,活虾的价格已炒作到一斤八百元,但仍然不敷需求,因此才会把脑筋动到国家公园内的溪流。

早年虾笼由竹子编织而成,近几年来已被塑胶制品所取代,每次一放就是一、二百个,只要沿着溪畔放置,内置炒香的米糠等香饵,贪食的鱼虾闻香而来即会自动闯入。

若属保育类 移送法办

针对在国家公园内盗捕鱼虾,保育课强调已违反国家公园法,如果盗捕的鱼虾属保育类,还可以野生动物保育法移送法办,罚则不轻,特别呼吁游客协助看护这条溪流,让不法份子没有机会盗捕珍贵的鱼虾资源。

粉刷桥面 民众指粉尘危害生态

〔记者游太郎/秀林报导〕中横公路的砂卡礑桥及宁安桥面重新粉刷工程,民众质疑刮除的旧漆、粉尘直接掉落桥下的溪中,危害生态。太鲁阁国家公园管理处表示,已要求包商做好各项防护措施,应不致影响环境和生态。

太管处连日来接获民众反映指称,宁安桥及砂卡礑桥粉刷作业,先期所刮除的旧漆直接掉落立雾溪及砂卡礑溪内,重新上漆前的磨除生锈作业产生粉尘,由于施工期间缺乏防范措施,对附近的环境生态已造成不良影响,希望太管处能要求包商检讨改进。

太管处副处长游登良指出,宁安桥与砂卡礑桥为中横公路重要的桥梁,其中宁安桥自中横开通以来使用迄今,结构安全必须做重新检测与修护,工程以结构安全补强为主,目前正实施锈蚀与桥面景观处理作业中。

游登良说,厂商以喷漆及水刀清洗为主要的工法,为避免造成对溪水及环境的污染,已要求施工单位以护网圈绕桥面,水刀去除漆面的过程,也要求必须回收处理,但受山区气候与空气对流影响,漆面掉落溪底的情况仍偶有发生,将要求厂商加高护网与回收处理标准,避免再有漆面掉落溪底的情况发生。

小虾虎的故乡 成活教材

砂卡礑溪是太鲁阁国家公园内自然生态保育成效的指标性溪流,尤其是小虾虎自海中洄游产卵过程更备受重视,成为生态教育的活教材。

国人很喜欢吃魩仔鱼,被视为美味佳肴,在立雾溪出海口附近,每年春、秋之际,渔民纷纷前来捕捞。魩仔鱼其实就是小虾虎鱼或日本秃头鲨等鱼类的幼鱼,这些幼鱼躲过一劫后,长大会循着祖先的老路,洄游溯溪回到砂卡礑溪上游产卵,成群费力的逆流而上,形成壮观的画面。

被捞捕食用的魩仔鱼大多是河海洄游的小虾虎鱼,在海边被捕获时体型尚小,全身不具色素呈透明色,体型较大时开始洄游,身上已有明显的色素斑而呈黑褐色。根据太管处所做的统计,从立雾溪转入砂卡礑溪上溯的小虾虎,有时一天的最大量可达五千万尾以上,相当壮观。

太管处副处长游登良说,鲑鱼与小虾虎洄游的生态很类似,鲑鱼溯河产卵力竭而亡,台湾的小虾虎在幼鱼时即开始逐步溯河回乡繁衍后代,一边费力上溯,一边觅食成长,最后仅剩极少数能够回到上游,完成交配繁衍下一代。

不法份子以虾笼盗捕鱼虾,小虾虎等洄游性鱼类也受害,对于砂卡礑溪内的鱼类生态产生重大影响,一旦大量被捕,未来成群溯溪洄游的生态景观将不复见。(记者游太郎 )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