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体制改革,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危机与治理〉教育篇之一

贺伟华

人气 22
标签:

【大纪元2月11日讯】一、 教育霸权限制了民族文化的振兴
  
每一个国人都知道,中国是一个闻名世界的限制新闻自由的国家。党中央宣传部的话语特权几乎限制了我们每一个人的言论自由、获取资讯的自由、报刊杂志的出版自由;但是,有谁又清楚中国还存在一种霸权。那就是垄断国人获取知识、技能及机会的教育霸权,国家对教育的垄断及商业化直接剥夺了绝大多数人自主获取知识及技能的平等机会而形成了教育制度的不公正及教育事业的功利化,还形成了以文凭为根据的不平等市场准入体制,教育部门不仅是掌握学子未来命运的教育霸权,还成了学子融入社会的市场准入霸权。如果说昨天北京大学的焦作彪教授的一篇震惊世界的《讨伐中宣部》把半个世纪来严密控制国人思想及言论自由的共产党的中宣部驳得个千疮百孔、体无完肤而向话语霸权挑战的话;那么今天贺就要以自己肤浅的见识向中国的教育制度提出质疑。以为国人针对现行教育制度的弊端反思、讨论的提供参考。
  
说今天的教育制度是霸权,首先表现在对学生受教育方式、内容及对学生思想言论的垄断及控制;然后是对学人学习机会及发展前途的控制;再则是对学生前途的垄断、教育商业功利化产业化导致的经济垄断,教育不再是立足民族未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造福子孙后代的国家公共事业,而是成了疯狂搜刮民脂民膏、不公正的及时聚集巨额财富的手段。
  
一方面,作为知识投资与学习的主体,学生无法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知识与技能,而是为与己无关的所谓国家利益及政治需要服务。学生成了投资主体,而政府却成了受益主体,但政府却不能为学生的未来提供任何的保障。导致了今天成千上万的学子学非所用,难于谋生。当绝大多数的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都就业无门之时,也就是对现行教育制度及教育产业化带来的严重后果进行深刻反省的时候了。我们的子女究竟需要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教育部门应该是独立于市场经济之外的为知识而知识的清净之地,还是应该继续成为国家及部门盈利的手段?这种决定个人命运的教育制度是否合理?我们是否在教育体系之外来建立起国家统一、行业统一的资格考核制度,而教育只成为培养人才的基地,不再承担任何的功利目的?

如全国统一的公务员考核制度不再以文凭为依据,而是以政府需要什么人才的客观需要来制定统一的聘用考核办法,它如同英国的文官考核制度一样是与教育部门脱钩的。如市场经济中各行业是否可以自发成立自己的协会或单独制定行业内统一招聘标准,学生受聘不再以文凭为根据而以企业需要的技能和学识为依据、不再以国家的统一考试成绩为选材标准?这样,学生的学习目的就不再是某某名牌高校、取得什么级别的文凭,而国家、高校组织的任何形式的考试及文凭只说明你的学习专业及曾经所受的教育,而不再成为企业聘用的敲门砖。同时学生可以根据市场及自己的需要,跨学科、跨学校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校可以根据社会及市场需求针对某些行业提供专业人才,但已不再有主宰学子进入某个行业的霸权,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学校的不合理收费。

说到文凭决定论,我们曾经深有体会的感受到它的力量,只是到了今天,各种文凭泛滥成灾,几乎人人都有文凭的时候,文凭就在也无法决定一切了。而且有高学历的知识精英的就业难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反思:学子视为文凭而学还是为掌握真才实学、造福社会而学?市场及社会是唯文凭是用还是应该唯才是用?人们终于知道,文凭并不可能创造什么价值,而珍惜大学学习的机会并终身在无尽的学海中探索才可能创造出无尽的价值,大学不过开启我们每一个不断学习勇于探索的求知求实之门。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是否应该知识面前人人平等?是否大专院校应该对所有的学生平等开放?给予平等收费、平等机会?因为人的发育及智力发展时期各不相同、同时市场的需求千变万化,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再学习、再就业,只有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或社会的或市场的需要随时随地可以进入学校学习,才可能有的放矢,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并能迅速的学以致用。这时,学习的目的不在是文凭与资格,而是技能与知识。为了实现这一点,首先是人人平等的国家九年义务制教育,然后是机会均等的适当收费的高中教育。当然高考成绩不再成为学生是否能够读大学的根据,这样中学教育的高收费将不再有任何理由。而曾经因为偏科或学习兴趣及智力发育问题导致的高考不上线的学生同样有同等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同样有在大学浩瀚无边的知识海洋中遨游的机会,他们可以同样自由的吸收各种知识、掌握各种技能、带着各自的问题自发自主的学习。

现代新自由主义的平等与自由精神在教育方面应该表现为平等的学习机会、自由的学习氛围及开放的任意获取各方面知识的平等权利。在此,我不由的回想当年,我们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由于无法进入高等学府而丧失了学习机会,而我一个当年考上中专的学生,深切的感到大学与中专的差距,没有足够师资,看不到自己需要的书籍,也少有解答自己心中疑问的机会。因为当时我在读的省粮校实在太小了,而图书馆更小,更没有自由讨论的学术氛围。而后来培训所在的湘大则完全不同,各种学科、各种知识、各种导师应有尽有。为什么样不能开放他们为全社会所用?只有给予每一个人以平等的学习机会,在学术自由的环境中,各种人才才可能真正的脱颖而出。一个简单的例子就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我们今天很多的实用科技成果、发明创造并不是在国家寄予希望耗资巨大的科研计划中产生(学术腐败却耗费了大量的科研费用却一无所获),而往往由个人的爱好引导的自主学习、自主钻研、自主开发取得。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每一个人都具有无穷的创造力,我们学习与探索的过程就是不断挖掘人的潜能与价值的过程。这还说明不需要无谓的花费大量的经费用于科研计划,而只要为国人提供获取知识的便利就可以了。毕竟知识是全人类的财富,任何人都没有特权限制它的传播。另外,只有学问面前人人平等,才可能在总体上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及创造力。彻底清除大学门槛是否是教育改革的应该给予重视的一个问题?有待国人进一步讨论与探索。
  
有了中学的学习基础再到大学,学生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及兴趣选择专业,自主、自动的积极吸收需要的学识,并自主的选择到那一个行业学会、那一个企业考取市场准入资格、或自主的选择考研甚至读博士,而所有这些都可以提供无数次的机会任你选择。为了防止全民教育制带来的学术水平的降低,在考研或考博时可以制定全国统一的标准考试,从而形成了普及大学重点培养两不误的全民教育制度。这种教育制度的原则是:教育部门不再有权力干预学生的学习及择业自由、学术平等,机会向每一个人开放。从此学校不再有高考状元、不再有大学状元,更不再是盈利的机器。学校只是一个公共教育服务机构。而建立在社会上、市场上、政府权力机构上的各行业统一能力考试才是判断学生是否受聘的根据。

当各行各业不断根据需要向学校索取人才之时。学校就能以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创造性人才而得到国家与社会的肯定,从而获得来自国家的更多的公共教育基金的投入,当然还有特殊需要的企业及协会提供投资以有的放矢的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这样才可能变人才培养事业为一种干净的公共事业,也可以因此而恢复教师的师道尊严获得社会的尊重与好评。你说是吗?在此,我们有一个特征鲜明代表未来教育模式的例子,那就是电脑资讯行业的选材标准,学生不再是只要有大专院校的文凭就可以证明自己的能力,而必须获得各知名电脑行业及企业的培训或资格认证。如美国微软公司的资格认证考试不就成了今天中国软体人才证明自己能力的一条最佳途径吗?而微软公司不就因为自己的行业龙头老大地位而成为奠定了选材的行业标准?在资讯领域,大学文凭的门槛首先被降低而不再重要。
  
变由学生家庭的盲目性教育投资为国家负责基本投资,社会、市场承担特殊投资,从而改变今天教育产业化后到来的严重社会不平等问题、家庭教育负担过重问题及学童失学问题。也许将扭转今天严重的教育市场化、产业化,这是一个事关国家教育体系是否公正的大问题,是教育资源是否合理分配、学习机会是否人人平等、教育收费是否公平公正、个人发展是否自由的大问题。同时,是否可以允许企业根据自身需要办学与国家公共教育及禁止企业或协会收费来保障制度的合理性、公共事业的公益性。看来还需社会各阶层的广泛讨论来形成共识,形成共同意志以对不合理的教育制度进行全社会的声讨。

二、 教育产业化—国人挥之不去的恶梦
  
也许老人们还记得,当年毛主席说的新中国的成立了、推翻了封建社会的三座大山、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豪言壮语。但是今天让国人刻骨铭心的却是我们被新的三座大山压得直不起腰透不过气来,人们不堪重荷,每一座大山都随时可能压垮我们的家庭、夺去我们的生命、让我们的后代失学。这三座大山就是教育、医疗和养老,在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今天,这三大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每一个人的渴望显得尤为迫切。经济腾飞了,但是共产党曾经承诺也曾经一度保障的三大问题却不再有保障,这种状况不止不能与现代西方社会相比,甚至不能与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古巴、原苏联相比。今天以教育为例,我们一起来进一步深刻剖释中国教育的问题。

以前苏联为例,大家知道,苏联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保障每一个学童的九年义务制教育,但是大多数人不知道,在这九年义务教育期间,不光学生学习费用国家负担,而且国家还负担学生的营养生活,每一个学童的中午午餐都是国家负担的,因为政府认为,学生不只是他们父母的孩子,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未来,更是祖国母亲的孩子。对他们的学习与生活,政府必须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到了戈巴契夫改革时期,国家分裂后,俄罗斯即使在最困难的时期,大人小孩都没有饭吃的时期,学校也在国家的保证下,继续免费供应学生的午餐、继续义务教育。绝大多数学童就是靠着这一顿午餐保证了身体生长发育的基本营养,从而保证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我们都知道,此时的俄罗斯成年们由于饥寒交迫,许多人逃到了中国来谋生甚至讨饭。而他们的政府却承担着我们天经地义的认为应该由父母承担的责任。不,我们现在应该明白,这个责任不只是父母的,更是国家的。因为他们同时是祖国母亲的孩子,在他们长大成人后,他们不只是对父母负责,作为一个中国人,他们还将承担国家宪法规定的每一项责任和义务。他们所受的的教育也告诉我们,他们甚至必须为国家利益、民族利益而死。难道我们的政府能够逃避它也应相应承担起的责任吗?当教育把每一个家长都压得抬不起头、捉襟见肘无计可施之时,是否我们应该反思现行的教育体制。国家怎么能把属于自己应该承担的基础基本的责任变成许许多多家长终身为之奋斗的人生目标和渴望。子女的教育,成了让绝大多数人家长们伤透脑筋、挥之不去的恶梦!这又是一个多么可怕的社会现实,教育产业化给国人带来了什么?带来的是大多数的赤贫、带来的是教育部门的非法敛财、所谓知识精英豪富阶层的崛起,带来得是严重的社会不公正!

再以改革初期八十年代我自己的亲身感受说起,当时我是于1981年考起了湖南省粮校,我们粮校的学生一日三餐都是国家负责,请记住这时我读的不是小学,已是中专了。大家吃集体餐,如果谁要加餐的话,也可以来一份回锅扣肉每份两毛钱,而加饭是免费的。整整一个学期,我只用家里给的二十元生活费,折算到现在,翻20倍也不过四百元。这些钱被用来为自己买衣服、买书和零食日用品。到了我弟弟入校读大学,他的生活费用在两年内就翻了几翻。他每学期的生活费达到了90元。这时还不高。到我进湘大再培训时,学校不再管任何的费用,每学期单位交给学校2000元学费,我每月的五十多元工资也几乎全部用在了生活日用上。这时的知识已不再是无价之宝,而是有价的财富。教育逐步的商品化、产业化,而此时还是1985年。我们当时就明显感到学校不再是清水衙门,而成了获取经济利益的挣钱机器。

教育系统的腐败从那时逐步开始了。但是和现在相比,这是小巫见大巫,今天小孩读个初中,动辄几千元的建校费、学费叫贫寒的家长无不感到不堪重荷,家长们不禁要问,难道这些基础教育就如此的有价值?是否我们还有能力供孩子读高中、大学?孩子不读书,他们又哪来的就业机会和前途?直到今天,家长们倾家荡产供孩子读了大学了找不到工作、继续读研究生毕业还是找不到工作再继续读博士、博士后还有人找不到工作,家长的无限投资也不能带来子女的美好未来之时。对教育体制的反思才逐步开始。仿佛每一个家长都被这种教育霸权推上了任它宰割的无奈境地,霸权逼着我们和它赌,倾家荡产的和它赌。不得不和它赌的唯一可能的收获不过是有机会让自己的孩子找到一份没有任何保障的工作及一张贬了值的文凭。子女就业的路越走越窄,甚至到了再读书也没有出路。靠把子女培养成知识精英也就不再能为他带来更好的前途。

同样也说明高校教育所提供的知识不能满足竞争市场的需求,市场及社会也无法消化这么多高端人才,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对人才的吸收和消化力极为不足。这就不得不带来全国性的关系到千家万户每一个家庭未来得及教育体制大讨论:教育产业化已走入了死胡同,改革教育体制、取消教育霸权成了一个时代的共同呼声。我们可以预测到一个新的教育改革浪潮必将到来。回归公共办学、公费办学,减轻家长的负担,是否是一个解决教育体制顽疾的一剂良药?

转自《百家争鸣》(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贺伟华:信仰者的苦难
贺伟华:为即将爆发的中国革命正名
响应高智晟律师的号召,倡议“中国民权运动绝食日”
现代文明思想库:读《现代民主政治〉心得之一(上)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