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义民精神就是台湾精神

乙未战争与客家系列报导之三

人气: 17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28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黄慧敏台北二十八日电)究竟当年“乙未战争”抗日军如何让日军吃尽苦头?学者认为,客家人最为称道的特性是不妥协、不屈服的浩然正气。每当外寇侵入时,他们必然地聚集志士抵御外侮。乙未战争就是这种义民精神的彰显。用现在的话来说,“义民精神”就是“台湾精神”。

根据历史记载,中原地区客家人受到一六八四年渡台禁令的影响,到了十九世纪陆续渡海来台时,只能移往桃园、新竹等新垦地区;开垦丘陵、浅山地区时,为了防范原住民的攻击而组成自卫武力,也就是“义民”团体,并住在具有防御功能的家屋和村落里。

客家先民既有的防御势力正好在抗日战争中派上用场。当来自清廷的将领唐景崧、丘逢甲、刘文福等人逃回中国后,走不了的台湾先民只好自我捍卫。但由土豪、乡绅所率领的抗日势力或是义勇军,不论就组织或装备来说,都不足以与日军对决。

即便如此,不愿台湾这块土地平白被日本接收统治,客家先民发挥义民精神,直接杠上日本人,成为日军在台湾遭遇的最大劲敌。

吊诡的是,这些被清未官方想方设法断绝的地方武力,却成为清政府割台后,日军最具有威胁力的反抗势力。只是,由于土豪、乡民武器装备简陋,组织松散,只能利用地形、地物进行游击战或巷战;加上抗战意志纷歧,给养贫弱,又缺乏广域的认同感,因而成为乙未战争功亏一篑的主因。

有人形容这群客裔先民是出于为“爱国情绪”而抗日,似乎是“不可承受之重”。陈运栋文教基金会董事陈运栋说,其实义民军的出发点无非是只是爱乡爱民的具体行动,表达对台湾这块土地的认同,如此而已。

因为客裔先民认为,他们早已在这里“落地生根”,台湾是他们安身立命的居所。陈运栋研判,后来的国民政府强调中华民族的精神才是引发乙未战争的主因。,他认为,这是一种别有用意的抗日史观的乙未抗日战争史,企图以“中华民族”的精神,以民族主义来表现“抗日”情怀。

也因此,并未实际参与乙未抗日战的丘逢甲却备受推崇,被塑造成一个爱台湾,抗日、支持国民革命的英雄。原因不外乎丘逢甲虽对乙未抗日战争贡献不多,但因他曾经参与过台湾民主国,这可以唤醒台湾人民共同“抗日”的历史情怀,维持国府的正统性。

有人认为,这些义民军抗日只是单纯地保乡而已,说他们“爱国”,岂不是拥护清朝?如此反而抹煞了客家精神。

总统府国策顾问李乔和台湾大学国发所博士候选人薛云峰也指出,客家是乙未年台湾人抗日的主要力量,但过去在大中国史观的论述下,客家人的抗日行动多常被描述成一种“民族自救运动”,“是中国抗战的原史”。他们认为,这种说法陈义过高,而且与事实不符,何况相关论述中更鲜少提及“客家”两字。

李乔说,近年来在强调“台湾主体性”的“批判性大中国史观”中,“客家”也有意无意被边缘化,例如提到台北城陷后的乙未抗日时,常见的写法如:“接下来的,则是以台湾子弟兵为主体的中南部各地抗日游击战”等,论者似乎吝于指称这些抗日人士是“客家人”;“客家”于是被“台湾”、“本地”等名相稀释概括掉,或被地名如苗栗、新竹等模糊取代。

李乔和薛云峰提出“义民史观”指出,台湾自清朝统治初期到吴汤兴抗日时期的两、三百年间,民变频繁,“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乱”。因此,台湾各地客家庄几乎都设有非常态性的自卫组织,即“义民”团体。

也就是说,﹁义民﹂,是台湾在清领时期普遍的社会现象,无论客家或闽南地区也都有这类民间组织。只要社会现况发生剧烈变动,如械斗、民变或会党叛变,台湾民众自然而然都会组成这类抵御性的义民组织。这种保乡卫土的精神,可称为“义民精神”。

李乔进一步表示,“狭义”的义民是指“客家义民”;“广义的义民”指的是“台湾义民”,而且不分闽、粤和原住民”。用现在的说来话,其实“义民精神”就是“台湾精神”。

所以,李乔和薛云峰认为,若是将乙未年客家人的抗日运动,视为清领时期的最后一次义民大动员,理应更贴近事实真相,也更能解释徐骧、吴汤兴和姜绍祖等人为何甘于冒死抗日。

而从陈运栋引用了日人山口县造在“客家与中国革命”文中的话:“客家是中国最优秀的民族,他们有一种自信自傲的气质,……他们是永远不会被征服的。”看来,或许是对客家族群最好的写照。950328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