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时礼俗】气清景明话清明

秉竹 整理
font print 人气: 8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4月4日讯】“清明”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在每年的4月4日或5日。时序到了季春,春暖花开,万物在气清景明的大地中,显得特别清洁明朗,所以称为清明。此时的春郊,被茂盛的繁花绿叶点缀得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加上气候合宜,正是适合人们出外郊游的最佳时机,所以也有所谓的“春游”、“踏青”等习俗。

这个时节农忙稍歇,刚插好的秧苗正努力的生长着,野草也不服输的冒出了头,古早的人们便会趁着春游踏青之便,到祖先的坟墓前好好锄草祭祀一番,亦即所谓的“扫墓”,后来到了明代中期,皇帝在“清明”这天举行祭陵大典,并正式诏令这一天为“扫墓日”,也就是清明节的由来。

古人趁此时光,扶老携幼,同往郊外的祖先坟墓上清扫祭拜,充份表现出我们饮水思源,慎终追远的传统美德。

清明礼俗面面观

春天的风,有风徐徐吹不急;春天的太阳,和煦温暖最得宜,三月,正是从事户外活动的好时光。古代中国在清明这天有许多游乐活动,放风筝、射柳、打秋千等等,当然还有人人熟悉的─吃春卷。

清明这个节气,民间流传放风筝的习俗,这也是春天儿童爱玩的游戏。春风由下往上吹,也适宜放风筝,而清明一过,因风向不稳,不宜再放风筝了,所以玩风筝是玩到清明为止。

儿童玩风筝,军人则有射柳的竞技。射柳是古代一种军中游戏,折柳枝环插在圆形的场地上,用阔镞的箭来射,以射断为胜。民间习俗,射柳主要盛行于端午,但也流传着清明节这天军中往往举办射柳,以鼓励士卒习的说法。

玩秋千倒是清明节的特色。古书记载:“宫中人称清明为秋千节,各宫俱设秋千一架,相邀嬉戏。”可见玩秋千在清明受欢迎的程度。不仅汉民族,辽人也喜爱在清明玩秋千,明人“析津志”上说:“辽俗最重清明,上自内苑,下至士卒,俱立秋千架,日以嬉戏为乐——-。”

俗谚说:“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或说“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因因为清明是中国的三大鬼节之一,众人一方面祭拜众鬼,另一方面也要防止恶鬼的侵扰,而柳条向来被视为具有辟邪的功用,因此人们往往在这天将柳条插在门楣上,或用柳枝编成柳帽戴在头上,正所谓:“正月旦取柳枝着户上,百鬼不入家。”

清明节另一广泛流传的习俗活动是吃润饼,“润饼”源自寒食,又叫“春卷”、“春饼”是清明节应景食物,以薄面饼为皮,把肉丝、豆干、青菜、蛋皮、韭菜、等切成细丝,放在薄面皮上,再洒上花生粉及糖粉,卷成圆筒状就可食用了,虽然有点麻烦,但是营养可口、老少咸宜,至今依然流传。@*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科技日益发达,气象报告的精准度愈来愈高,我们只要打开电脑,就可以预知明日的天气,甚至ㄧ周的天气概况,因此节气的名词对现代人是陌生的,深不可测的。聪明的老祖宗,在几千年前就发明了历法,把一年分成廿四个节气。
  • 立春是一年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也是春回大地的第一天。立春的日期是国历二月四日、五日,“通常是在黄历每年正月初,有时也会提前到前一年腊月末”。
  • 绚烂缤纷的雨水节气,天降甘霖,滋养万物,活泼热闹的景观也接踵而来。【周书时训篇】:“雨水之日,獭祭鱼;后五日,鸿雁来;后五日,草木盟动。”

  • 惊蛰是仲春二月的节气。是指春雷初响,惊醒蛰伏中的昆虫。农民历纪载:“斗指丁为惊蛰,雷鸣动,蛰虫皆震起而出,故名惊蛰也。”
  • 春分是二月的中气。《月令广义》说:“分者半也,春分是春天过了一半的意思;也就是从立夏的九十天刚好过去一半。”
  • 中国人崇尚伦理孝道,重视慎终追远的精神,“清明节”的扫墓祭祖活动,充份表现了不忘本的传统美德。所以清明节又称为“思亲节”。
  • 古人讲“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一年中生命发扬的季节。谷雨是暮春的最后一个节气,错过谷雨终就错过了今年的春天。切切要惜春,就在正当下!
  •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春分之后到来,此时天地万物的生长皆清净㓗齐阳气发,所以称“清明”。自古以来清明融合了节气、历史的内涵,形成古老又丰富多元的节俗!其中不少节俗传自仅相隔一二天且节俗用意又相近的寒食节。
  • 明 仇英《清明上河图》(局部)。(公有领域)
    节气“清明”表示什么意义呢?清明对应卦象是什么涵义?如何利用“清明”让人生“乐活”呢?古人有一套!
  • 春分节气后到来的是“清明”,此时清净明洁之气象,弥布天地间,万物欣欣向荣。我们来探索一下: 清明节的日期为何在4月4日和4月5日之间变动呢?古代的清明节也放连假吗?作什么活动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