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人物系列——科学家

【风云人物】战国时代的科学家:石申与甘德

宇生;图:志清
font print 人气: 77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6月28日讯】
一、时代背景
我国是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由于农业生产和制定历法的需要,我们的祖先很早开始观测天象。现在世人通称的哈雷彗星,早在公元前613年就被载入鲁国史书《春秋》中,这是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的记录。

春秋战国时期,天文历法有了较广泛的发展和进步。各家的天文学都有占星术的内容,记录着为政治事件占验的不同说法。这种百家并立的情况对天象的观测以及行星恒星知识的提高,无疑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据《史记天官书》记载,战国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有四:“在齐,甘公;楚,唐昧;赵,尹皋;魏,石申。” 石申与甘德在战国秦汉时影响很大,形成并列的两大学派。甘德著有《天文星占》八卷,石申夫着《天文》八卷,合称《甘石星经》。

二、战国时代魏国天文学、占星学家石申
石申又名石申夫,战国时代魏国天文学、占星学家。他不但编制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星表,而且在四分历、岁星纪年、行星运动、天象观测和中国古代的占星理论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对于中国古代天文学,从知识的积累和定性研究进入系统定量的科学探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石申的著作,在西汉以后被尊称为《石氏星经》,是中国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占星书之一,由于石申及其门徒的勤奋观测,做出了一系列的新发现。这些发现大都被当作占星的内容摘引在《开元占经》中。

此外,石申还发现日月食是天体相互掩盖的现象,这在当时也是难能可贵的。为了纪念石申,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

三、早伽利略两千年发现木卫的甘德
甘德,战国时齐国人,是世界上最古老星表的编制者和木卫二的最早发现者。甘德勤于对天空中的恒星作长期细致的观测,他和石申等人都建立了各不相同的全天恒星区划命名系统。除了对恒星的观测外,甘德对行星的运动也进行了长期的观测和定量的研究。以往人们认为行星运动大致顺从同一个方向,甘德和石申却发现了二星逆行现象。此外,甘德还建立了行星会合周期的概念,为后世传统的行星位置计算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甘德对木星的观测尤为精细,是研究木星的专家,著有关于木星的专著《岁星经》。依据《唐开元占经》引录甘德论及木星时所说的话:“若有小赤星附于其侧”,著名天文学史家席泽宗先生也于著作中证实甘德的贡献。

近代对于木星的卫星的发现,是在17世纪初望远镜发明之后,由意大利大科学家伽利略(Galilei)于1610年发现的。甘德早伽利略近两千年,而且在没有望远镜的条件,仅凭肉眼就发现了木星的卫星,这真是一个奇迹。甘德以其坚韧不拨的毅力和精细独到的观测把奇迹变成了现实,在世界天文学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四、世上最早的一部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

《甘石星经》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天文学著作。可惜它在宋代以后失传了,今天只能从唐代的天文学书籍《开元占经》里见到它的一些片断摘录。这些片断摘录表明,甘德和石申曾系统地观察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发现了五大行星出没的规律;他们还记录了八百颗恒星的名字,测定了一百二十一颗恒星的方位。

后人将甘德和石申测定的恒星记录称为《甘石星表》,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比希腊天文学家伊巴谷测编的欧洲第一个恒星表大约早二百年,后世许多天文学家在测量日、月、行星的位置和运动时,都要用到《甘石星经》中的资料,因此,《甘石星经》在我国和世界天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诸葛亮字孔明、是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琅邪阳都人、身长有八尺、气宇轩昂、人称“卧龙”,隐居于龙中,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年青书生。在三国演义里,他不但能呼风唤雨,又深谙奇门遁甲,刘备三顾茅庐,好不容易的请出这位“卧龙”之称的奇士高人,也是一连串高潮迭起故事的开端。
  • 子产是春秋时代郑国人,他辅佐国君二十年间,不但对经济、政治和文化进行一系列的改革,而且他为人仁厚,时常济贫救危,故侠名远播,深受百姓的爱戴。
  • 汉武帝在位时,版图辽阔,国力强大,对横行于塞北的匈奴族,已不再采用汉高祖时代的和亲政策,而是对匈奴发动一波波的大规模反击。在对匈奴长达几十年的征战中,卫青、霍去病、李广三人,是抗匈奴名将,而霍去病是三人中战功最大者。
  • 徐光启,字子先,明末上海县人,曾担任礼部右侍郎、文渊阁大学士等官职。他吸取西方的知识并结合中国的传统科学,在天文、数学、生物和农学等研究上都有重大的突破,而其中以天文和农业方面的成就最受瞩目。
  • 郭守敬(1231~1316),字若思,刑州人。他祖父郭荣学识渊博,不但通晓经书,对数学、天文、水利等都有研究。郭守敬少年时候,在祖父的影响下,好奇心强,对科学发生浓厚的兴趣。当时,刘秉忠和他的朋友张文谦等正在邢州西南紫金山讲学,郭荣把他孙子送到刘秉忠那里学习。也更加奠定郭守敬在科学领域的成就。
  • 元世祖统一后遇到的另一个大问题是历法的混乱。无论是蒙古时使用的金朝历法,还是南方用的历法,误差大,因而不能正确指示节气,且两套历法同时使用造成混乱,对生产造成很大的困扰。于是忽必烈下令成立了一个编订历法的机构,名叫太史局(后来叫太史院)。负责太史局的是郭守敬的同学王恂。郭守敬因为精通天文、历法,也被朝廷从水利部门调到太史局,和王恂一起主办改历工作。
  • 庆忌一惊,回头用手挥向要离,没挥中;再挥手又落空;第三次一挥,庆忌揪住了要离的头,接着按入水中,再提起放在自己的膝上,庆忌说,“你竟敢动矛来伤害我!”
  • 椒丘䜣一听,沉默片刻后,叹了口气,扔下了手中的剑,对要离说,“过去,从来没有人敢轻视我的勇猛。要离,你的勇敢超过我之上,你才是真正的天下壮士。”
  • 岳阳大观
    从明朝永乐三年开始,郑和7次奉命下西洋,航程横跨十万余里,时间跨越28年。在海上,郑和的船队风帆高张,日夜不停穿越于狂涛之间,他们为何能够如履平地般一次又一次完成历史的大使命?
  • “更欲寻真去,乘船过海潮”,鉴真东渡为寻“真法”,抑或寻觅更高境界的“真”?昔日精进修行的鉴真、长屋王、圣德太子等一众人,若生于当世,定会八方寻找未来佛,并笃信修得真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