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演义:陶渊明弃官归田园

钱念孙
font print 人气: 625
【字号】    
   标签: tags:

义熙元年(公元四○五年),北府兵首领刘裕(即后来的宋武帝)经过多次征战,俘杀拥兵篡位的桓玄后,东晋王朝大权实际上落到了他的手里。为了庆贺胜利,他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将军府大宴幕僚。众人筹觥交错,开怀畅饮,喝得有几分醉意时,刘裕让大家谈谈抱负和志向。

话音刚落,只见一人满脸通红,踉踉跄跄地走上前来,大声说道:

“今观天下大势,先是司马道子专权,随后王国保乱政,接着又是王恭起兵,桓玄夺位,相互残杀,你争我斗,都是为了谋权逐利。当今皇上臣子,既无意整顿国政,又不想收复失地,处于这种变化时局,每日周旋于官场之中,或曲意逢迎,或互相攻讦,或尔虞我诈,或彼此倾轧, 实在毫无意思。”

说到这里,只见两串泪珠顺着他的脸颊滴落下来。“唉”,他情不自禁地长叹一声,张口吟咏了几句诗:“志意多所耻,不如归园田,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众幕僚一听,知道他是在埋怨自己的抱负受到非难,不愿再在官场周旋,而想回乡归隐田园。众人都为他这样当面顶撞刘裕捏一把汗,便赶忙打圆场说:“陶参军多喝了几杯,在说醉话呢!”刘裕本来也觉得十分扫兴,很想发作,但一见是陶参军,知道他性格直率,口无遮拦,并非真正跟自己过不去,就叫侍卫把他扶下去休息了。

这陶参军名叫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生于晋哀帝兴宁三年(公元三六五年),是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他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前期的重臣,曾经管辖过八个州的军事。他的祖父陶茂和父亲陶逸,也都做过太守。当初,刘裕认为他是名门大将之后,就请他做了参军。谁知共事几个月,便发现他是个“闲
静少言,不慕荣利”的人,更是一个“纵情诗酒,性刚直率”的人。这种人怎能忍受得了官场上的周旋,所以两人见面常常觉得话不投机。

第二天早晨,陶渊明一觉醒来,觉得刘裕待自己不薄,昨天晚上那样对他有些过分了,便借机说自己生性喜欢农村田园生活,能在地方上有个差事,每日有酒喝,就十分满足了。刘裕本来就觉得他的性情和自己不太合拍,今见他主动提出辞官,便落得做个人情,介绍他到彭泽县(今江西湖口县)去当县令。

县令不过是个九品芝麻官,但在县城里没什么官场应付,却有公田俸养,每日可以饮酒作诗,陶渊明觉得日子倒也自在。不想上任刚八十来天,就赶上年底,上级派一个督邮(一种检查县令政绩,宣达上级指示的官员)来到县里巡视。当时,陶渊明正在自己房里吟咏诗篇,听手下的属吏说来了督邮,十分扫兴,不得不勉强放下诗卷,准备跟属吏去见督邮。

属吏看他穿着便装,衣冠不整,随随便便的样子,吃惊地说:“上级官员来了,你该换上官服,衣着整齐地去拜见才好。”

陶渊明向来看不惯那些依仗权势,摆臭架子的督邮,一听小吏说对这种人还要穿着官服行礼拜见,便长叹一声:“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

陶渊明是个多么才高气傲的人!他怎么肯为挣一点薪俸,而向一个没有真才实学的小人低头哈腰?然而,就因为他对上级官员礼仪不周,当天就解印去职,回家乡种田去了。

陶渊明年幼时,家道中落,日子过得十分穷困。但他从小喜欢读书,也很有匡时济国的志向。“昔我少年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长在”,从这些诗句来看,他确实很想报效国家,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但是,当时中国分为南北两半,北方处于一些游牧民族的统治之下,东晋王朝偏安江南,苟延残喘,根本无意复国。陶渊明看清了这一点,很是灰心,便决意在家半耕半读,侍奉老母。谁知他不会治理生产,日子越过越穷困,娶妻生子以后,更是不堪重负,有时连吃饭都发生问题。亲朋好友都劝他出去谋个一官半职,以便摆脱生活困境,他这才于二十九岁时,在本州做了个江州祭酒。但没干多久,因受不了公务的束缚和烦恼,就辞职不干了。后来又有人请他出任江州主簿,他没有去。但在家种田,农桑收入常常不能自给,只得又出来在刘裕等手下做了一阵参军。自这回在彭泽丢了县令的乌纱帽后,直到六十三岁去世,陶渊明再也没有涉足官场了。

从彭泽辞官回乡的路上,陶渊明心情很兴奋,边走边作了一首〈归去来辞〉。其开篇即说: 回去吧,田园就要荒芜了!我从来不想出仕,却身不由己地陷入官场,实在令人惆怅而悲伤!过去虽然已不可挽救,未来却可以弥补。我误入迷途不算太远,越来越感到今是而昨非。他还说: 富贵本非我意,仙境也不可企及,只愿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辛勤耕耘,长啸赋诗,乐天知命,了此残生。这篇辞赋,描绘了他跳出官场,迷途折返的喜悦,以及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充分表现了其超尘拔俗的高洁志趣。

他的名作〈归园田居〉五首,更是将这种高洁志趣表现得淋漓尽致。请看其中的第一首: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树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在这里,诗人把官场视作“尘网”,把投身其中看成“羁鸟”、“池鱼”,把归隐田园说成是冲出“樊笼”,返回自然。在诗人心目中,淳朴、恬静的田园是世上唯一干净的乐土,是污浊官场的对立物,因此他细腻描绘优美的田园风光,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由衷热爱。这里,洁净、幽雅的田园生活与虚伪、欺诈的官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具有感人的艺术力量。

再看〈归园田居〉第三首: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首诗描绘的是:陶渊明返回家乡后,在南山下开垦了一块荒地种豆子,可是地里草太多了,豆苗长得稀稀疏疏。于是他清晨就赶到地里锄草,直到月亮升起才扛着锄头回家。晚归的路上,道路狭窄,野草丛生,露水打湿了衣服,可是他心情很愉快。他想衣裳湿了有啥关系呢?只要豆子能丰收就好。在这首诗里,作者不仅表现了不辞辛苦,坚持躬耕的勤劳态度,而且洋溢着对田园农事生活的喜
悦之情。

陶渊明回乡的头两年,生活是过得非常惬意的。“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这心情多么轻松愉快!“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这日子过得多么悠然自得!经过自己的辛勤耕作,看到“我麻日已长,我土又已广”,他又是多么兴致勃勃!不过,最能体现他当时轻松自在心境的,还是传诵千古的〈饮酒〉第五首: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生平有两大癖好,即爱菊嗜酒。他回乡第二年的秋天,住宅的屋前屋后,黄菊满园,清香四溢。一天傍晚,他在园中采了一阵菊花,抬头仰望,南边庐山,恰好映入眼帘。夕阳映山,碧峰翠岭,明丽沉静;飞鸟翱游,盘旋山中,投林归巢。见此动人情景,一种新的感受涌入心头,他会心地、无声地笑了笑,转身回
屋,写下了这首洋溢着悠然自得情调的著名诗篇。

可是,好景不常。陶渊明,归隐后的第三年,家中遭了火灾。一场大火把房子和家当烧毁殆尽。随后几年,又是接二连三的虫灾、水灾、风灾、兵灾。天灾人祸接踵而至的结果,使他陷入了“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造夕思鸡鸣,及晨愿鸟迁”(注1)的困境。归隐返乡可以避免为宦做官时的烦恼,却排除不了饥寒交迫的苦难。于是,从五十四岁开始,他的诗就很少歌咏“田家乐”了,说得较多的倒是贫穷、疾病和死亡。晚年的陶渊明不仅对污浊的官场感到厌恶,而且对整个社会现实极为不满。

然而,他渴望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心并没有死。他在现实中寻找不到自己的理想世界,就展开幻想的翅膀,在创作中加以描绘——这便诞生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篇著名散文〈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说的是武陵(今湖南常德)有个渔夫,在一条小河的上游,忽然看到一片绝美异常的桃花林,便把船扔下,去游览桃林,走到尽头,一座山挡住了去路。他发现这座山有个小洞口,就钻了进去。啊,里面可真是个广阔而美丽的世界!土地平平坦坦,房屋整整齐齐,水池清清亮亮,道路四通八达。男女老少,纯朴善良,种地采桑,欢歌嬉戏,每个人都十分快乐。他们看到这个渔夫,问明他从哪里来,就把他邀请到家里,杀鸡摆宴,热情款待。他们还对渔夫说:自己的祖先为了躲避战乱,秦朝时就来到这里,已和外界隔绝好多年了,根本不知秦朝以后还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了。渔夫在里面住了几天,告辞这些幸福热情的人,便从原路回家去了。后来,他顺着走过的路,再来找桃花源,却总是迷路,怎么也找不到。

这里描绘的没有君臣,没有压迫,没有战乱,没有欺诈,到处充满和平、幸福、平等的美好世界,是陶渊明的理想世界。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多数群众憧憬美好生活的愿望。但在当时社会现实中,却不可能有这样一个“桃花源”,它只不过是一个空想罢了。

元嘉四年(公元四二七年)的深秋,陶渊明在贫病交加之中,身体越来越衰弱了,他大概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在九月神志尚清醒之时,给自己写了〈挽歌辞〉三首和〈自祭文〉一篇。他在〈挽歌辞〉第三首中说: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足道,托体同山阿。

生死问题,任何人都无法回避;如何对待,常能显示一个人的修养境界。〈挽歌〉是古代用于丧葬的歌,相传主要由送灵柩者所唱。陶渊明以亡人自诉语气,作〈挽歌辞〉三首,第一首写敛,第二首写祭,第三首写葬,均从容道来,不喜不惧,表现了平静坦然、洒脱达观的至高人生境界。诗中甚至描写自己被送葬入土的情景,而又能摆脱一般挽歌凄惨悲凉的格调,实非一般人所能做到,当然也更显难能可贵。

他的〈自祭文〉,以最简洁朴素的四言韵文,回顾自己的一生,结尾发出最后一声叹息: “人生实难,死如之何!”说自己已经尝尽了人生的艰辛,死又能怎么样呢!这可谓是对孔子“未知生,焉知死”名言的别样阐释,表明他对生死问题确实看得很清楚又很透彻。

据朱熹着《资治通鉴纲目》载,“元嘉四年十一月,晋征士陶潜卒”,终年六十三岁。他去世后,亲友遵照其遗愿,以“轻哀薄敛”的俭朴仪式安葬了他,并询诸友好,谥曰“靖节”。

陶渊明的诗文创作质朴无华,和他为人处世不拘虚伪俗礼一样,完全是自己真性情的自然流露。当时文坛盛行玄言诗,缺乏真实情感,干枯寡味。由汉代延续下来的辞赋传统,又过于铺陈华丽,粉饰雕镂。陶渊明的创作,在这两种风格中独辟蹊径,以清新素雅的语言,写出了意蕴隽永的篇章,达到了初看浅显平淡,细嚼韵味无穷的极高境界。

陶渊明不仅是晋代最伟大的诗人,而且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是少数几个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宋代大作家苏轼在〈与苏辙书〉里曾说:“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臞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这里,苏轼便认为陶诗甚至高过了李白、杜甫的创作。

陶渊明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应归功于他直率的性情,以及广阔而纯净的精神世界。他兼有儒、道、佛三家思想之精华,而不染其弊端,是魏晋思想最好的吸收者和净化者。他有严以律己的儒家风范,而不拘其虚伪的礼俗;他爱老庄虚静无为的境界,而没有清谈怪诞的行为及服药求仙的异想;他有佛家空观与慈爱的精神,而不带丝毫迷信色彩。这种思想背景,再加上他能避开现实是非的骚扰,隐遁于田园自然,所以他的生活能够超尘拔俗,他的诗也不必迎合文坛趋向,而像孤峰清流般独具其清新、自然的风貌—正如元代大文学家元好问在〈论诗〉绝句中所称赞的那样: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注2)

注1:这几句诗摘自〈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其大意为:夏天长,常常没饭吃,刚起床就盼望太阳快落山;冬天没有被褥,睡觉惧怕夜寒,刚天黑又盼着快天明。
注2:主要参考资料:《陶渊明集》、《晋书.陶渊明传》、《续晋阳秋》、《陶渊明研究资料集》。

转载自 正中书局《中国文学史演义》 钱念孙 着
壹.先秦至魏晋篇【第10回】陶渊明弃官归田园 谢灵运纵情山水诗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话说在那茹毛饮血、结巢钻木的生民之初,人类对自己的由来、日月的运行、万物的生灭、四季的变化,都感到玄妙莫测;对电闪雷鸣、狂风骤雨、凶禽猛兽、生老病死,更是怀有难以名状的恐惧。他们认为在人类以外,还有超自然力量的神,在指挥、控制着一切,主宰着世间万事万物的命运。于是,一切自然力在他们心目中,都被形象化、人格化了,如太阳成了太阳神、水成了水神、火成了火神、风成了风神等等。

  • 日月嬗递,斗转星移。漫长的中国上古历史,经过以狩猎为主的氏族社会,逐渐过渡到以农耕为主的商周时代。及至西周时期,周天子为了解民情,常常派专人到民间采诗,以观风俗,知得失,治天下。
  • 白米饭是很好的养胃食物,可作为主食适当的吃。(Shutterstock)
    现代人说,幽默一种沟通表达的艺术,而对苏轼而言,应该也是心态乐观的一种生活态度吧!
  • 很多人都读过贾岛的诗歌《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唐朝的寻隐诗自成一派,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唐朝诗人,一次次走进山水佳境,踏上寻仙问道之旅。大唐诗坛最耀眼的明星——诗仙李白,他的寻隐之旅有怎样的玄妙意境呢?(《古韵流芳》提供)
  • 当大唐进入鼎盛阶段,乐舞艺术也达到了中华历史的最高峰。其中有一位舞姬、一支舞蹈,留给大诗人杜甫最深的印象。哪怕经过五十年之久,他永远铭记着观者如山、一舞动四方的盛况。
  • 炼丹 中国画
    刘商感叹光阴实在太急促短暂,在世劳累辛苦,求得虚浮的荣耀和世间的官位,又有什么好处呢?刘商心想,古代的贤人都弃官去寻求道术,大多都能超脱尘世而仙去。而自己的儿女都已经完成婚姻嫁娶,他告诉自己实在不应再被世俗所累了。
  • 刘庭式坚持娶了盲女做妻子,两人一直白头到老,后来盲妻去世,刘庭式十分的悲伤,一直都不肯再娶。
  • 隐士陶渊明的真实生活,平淡自然,既有烟火气息,也蕴含超然境界。归隐田园是他的人生归宿,他固守之,吟咏之,将其打造成充满诗意的精神乐园,并开创了自成一派的隐逸田园诗歌。
  • 他是庭院中咏梅吟霜的寒门书生,也是江水畔登高抚琴的悲秋文人。他生于动荡乱世,怀抱治世理想,却长年辗转宦游,难以施展才智。故而他笔下的诗文,多慷慨不平之气,奔涌恣肆之情,唱出了失意文士的心声。
  • 近二百年历史的南朝,偏安烟雨江南,却缔造了绮丽诗文,上承魏晋风骨,下启隋唐气象。这其中,出身皇族的萧统,居储君之尊,纳才学之士,唱和诗赋,编纂文集,成就六朝以来最繁荣的文学盛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