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演义:谢灵运纵情山水诗

钱念孙
font print 人气: 1544
【字号】    
   标签: tags:

中国的诗歌发展,到了南北朝初年,有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就是山水诗的兴起。在这之前, 虽然诗歌中也有描写山水的诗句,但都是作为抒情咏物的烘托和陪衬而写的,绝少有专篇吟咏山水的诗作。打破这一局面,并取得杰出成就的,当首推元嘉时期的大诗人谢灵运。

谢灵运出生于孝武帝太元十年(公元三八五年)。他家祖籍在陈郡夏阳(今河南太康),西晋末年,中原沦陷,举家南迁,定居会稽(今浙江绍兴)。
谢灵运的家庭在当时可是个豪门望族,一代名将、淝水之战的总指挥谢玄,便是他的祖父; 东晋时期的大政治家,著名宰相谢安,是他家的从曾祖;名震当时文坛的杰出文学家谢混,是他的叔叔。不过他的父亲谢瑍,却没有多少才能,是个平庸之辈,早年就过世了,但谢灵运却天生聪明,幼时便博览群书,能诗擅文,深受他祖父的喜爱。谢玄常对人说:“我生了庸子瑍,真想不到瑍能生出灵运!”

由于祖父谢玄功高盖世,谢灵运十八岁就被封为康乐公,食邑二千户(可吃二千户的供奉),二十岁时就做了琅琊王的大司马行参军。这时他年纪轻,爱漂亮,讲排场,衣服挑最时髦的穿,物品拣昂贵的用,进出车马,亮丽耀眼,用度极豪华。别人见了,都称他为“谢康乐”。随后,他时有升迁,先后做过记室参军、从事中郎、咨议参军,直至当了中书侍郎的要职。他出身名门,自小富贵,娇生惯养,本来就很高傲任性,加上年轻得志,官运亨通,自然更加桀骜不驯,狂放不羁。正是这一点,成为他后半生悲剧性遭遇的一个重要原因。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永初元年(公元四二○年),刘裕篡晋做了皇帝(宋武帝),一来怕谢灵运才高,威胁到自己权位,二来因他祖辈是东晋重臣,担心他心怀异志,因而自然对他排斥打击。不久,他的封爵就被降为康乐侯,食邑减至五百户,并只让他做了散骑常侍这个不太重要的闲官。这时,谢灵运才三十六岁,正是踌躇滿志,建功立业的时候,遭此打击,自然愤愤不平,于是以歪就歪,终日随兴游乐,不理政事,偶尔去趟朝廷,也是牢骚满腹,出语伤人。所以,永初三年(公元四二二年),朝廷以“构扇异同,非毁执政”为理由,又把他降为永嘉太守。

永嘉即现在浙江永嘉一带,气候宜人,风景优美。谢灵运本来就喜欢游山玩水,现在既然到此为官,就走遍诸县,尽兴游览。每次出去,少则七八天,多则半月有余,所到之处,只顾探幽揽胜,吟咏诗歌,根本不问政事。《宋书.谢灵运传》就说他:“出守既不得志,遂肆意游遨, 遍历诸县,动愈旬朔,民间听讼,不复关怀。所至辄为诗咏,以致其意焉。”几乎用了一年的时间,他把永嘉各地的名山丽水都玩遍后,就主动辞官去职,返回家乡,虽有人劝说,他也不听。

其实,在永嘉一年,谢灵运的思想始终纠缠在苦闷和矛盾之中。他青云失路,仕途遭挫,无法反击而又心有不甘,于是以纵情山水,不理政事来消极抵抗。这种消极抵抗方式,一来可以表明自己孤傲清高,二来也是向执政者表示不满和示威;这或许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用以显示自己这样一个人物,岂是小小永嘉所能容纳和牢笼。不过,谢灵运的消极抵抗虽然并没有改变其官场失意的命运,却为世人留下了不少优美动人的诗篇。

在永嘉期间,他创作的山水诗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请看甚为人们称颂的〈登池上楼〉: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反穷海,卧痾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这首诗句句是写景,又句句是抒情,通篇对偶工整,用字高洁,意韵悠远。开头通过写“潜虬”(注1)深藏,自赏幽姿;飞鸿高翔,声扬四方,表明自己的怀抱志向;继而说自己的志向得不到伸展的机会,流露出无限的感叹。中间写诗人病中临窗眺望春天景象时的所见所思,最后说离群索居,保持高尚节操岂独古人有之,我今日也照样可以做到,表现了自己洁身自好,孤芳自赏的情怀。诗中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自然可爱,天趣盎然,是古今传诵的名句。

文帝刘义隆即位后不久(元嘉三年,公元四二六年),召谢灵运为秘书监(总管朝廷图书典籍和文秘工作的官职)。他本不愿去,后来召之再三,无法推辞,才到建康(今江苏南京)赴任。到了朝廷,他的主要任务是编撰《晋书》,整理秘阁要籍,补足缺损文字。这份差事虽然不像把持实权的大官那样炙手可热,但地位和声望却是不低的。

然而,谢灵运可是个心高气傲的人,他自恃门第高贵,才华出众,眼见才能远不及自己的王华、殷景仁之辈,竟在朝廷握揽权柄,实在不太服气。于是,他只顾在家养花种竹,掘池垒山; 或者出城游玩,多日不返,什么公务政事,一概不问。文帝刘义隆早朝时,各位大臣必恭必敬地站立两旁,就是经常见不到谢灵运的身影。要是一般大臣像这样,早被革职除名了。但文帝自己也是个诗人,很理解文人的几分浪漫气质,加上更爱他有才,不想过分伤害他,只是有时旁敲侧击地暗示说说。谢灵运是个多么聪明的人,自然知道文帝对他有意见,却丝毫不加改正,而是干脆称病告假,变本加厉地到处游玩。结果,他终为御史中丞(专管朝廷监察、执法的长官)傅隆所弹劾。文帝算给他留面子,暗示他自己辞官。谢灵运迫于无奈,只得上表称病,文帝批准他回老家休养,他就这样丢官回乡了。

他本是个世家公子,有吃不尽花不完的丰厚家产,被罢免官职回家,除了心里不大快活外, 日子过得倒是舒服多了。他在家中,僮仆成群,门生更众,外出游历,随从常常多达数百人。他走到哪里,看哪里景色好,就在哪里开山浚湖,建构风景。一次,他叫了数百僮仆门生,从始宁南山(今浙江上虞南部)至临海(今浙江临海),沿路伐木掘石,推土开道。临海太守王琇听了,以为山贼袭来,大为惊骇,后来知道是他,才放下心来。当时,一般州官县令,知他家大势大,都让他几分,不敢轻易得罪。但他这样任性横蛮,终也激起一些人的愤怒。元嘉十年(公元四三三年),终被人诬以叛逆罪收捕,流徙广州时被杀, 这时他只有四十九岁。

谢灵运具有多方面的才能,除诗文创作外,还擅长史学、精通佛理、工于书法,并在这几方面都有自己的建树。不过,他最大的成就,还是在山水诗的创作上。他的山水诗,绝大部分写于永嘉太守之后。这时,他政治失意,便寄情山水,登临寓目,发为诗篇,以富丽精工的语言,描写了江浙一带绮丽的自然风光。请看他的山水诗名篇之一〈石门岩上宿〉:

朝搴苑中兰,畏彼霜下歇。
暝还云际宿,弄此石上月。
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
异音同至听,殊响俱清越。
妙物莫为赏,芳醑谁与伐。
美人竟不来,阳阿徒晞发。(注2)

这首诗的大意为:花园中的兰草还在霜露中静静休歇,我一大早游览时已把它采摘。晚来露宿云雾环绕的石门山上,欣赏着映照在石上的明月。鸟儿叽叽喳喳知道夜晚来临该栖息,树叶纷纷飘落乃是山风阵阵吹过。不同的声音是那样优美动听,空谷回响更加清亮悠扬。这样美好的景物无人欣赏,芳香的美酒谁与我共同品尝?知心的朋友竟然都没来,让我独游好不感伤!这首诗描写诗人夜宿浙江嵊县石门山时,所感受到山中静夜的气氛和期待知音的心情,叙事、写景、抒情三者完美融合,清词丽句,新鲜洁净。谢灵运同时代的大诗人鲍照,曾评价他的诗
“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可谓一语中的,抓住了谢诗的特色。

谢灵运的山水诗,像〈登池上楼〉、〈石门岩上宿〉这样通篇完美的作品,不是很多,但散见在各篇中佳辞名句,却俯拾即是。如“野旷沙岸静,天高秋月明”(〈初去郡〉);“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岁暮〉);“白云抱幽石,绿条媚清涟”(〈过始宁野〉)等等,描写自然景色多么细致入微而又情趣盎然。又如,“时竟夕澄霁,云归日西驰。密林含余清,远峰隐半规”(〈游南亭〉),把山林落日的景象,勾画得多么形象生动而又意蕴悠长。再如,“近涧涓密石,远山映疏木,空翠强难名,渔钓易为曲”(〈过白岸亭〉),把老庄哲学思想化入山光水色之中,由景涉理,浑无痕迹,甚为高妙。

由于谢灵运的家庭地位和他在诗歌上的突出成就,他的诗风对当时诗坛影响很大。《宋书. 谢灵运传》说他在始宁(今浙江上虞)山居时,“每有一诗至都邑,贵贱莫不竞写,宿昔之间, 士庶皆遍,远近钦慕,名动京师”。《文心雕龙.明诗篇》也说:“宋初文运,体有因革,老庄告退,而山水方滋,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体物,辞必穷力而追新。”这里所谈东晋宋初的诗风特征,实际上正是谢灵运诗风的特点。所以从东晋玄言诗转向宋初山水诗, 诗歌由晦涩之境而步入清新之途,谢灵运可谓具有筚路蓝缕之功。

总的说来,当时文坛盛行玄言诗,理过其辞,淡乎寡味,内容贫乏,晦涩难懂。而谢灵运则是扭转玄言诗风、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位大诗人。他不仅对过去诗歌中很少具体描绘的山川风光,自铸新辞,精心刻镂,多有自己的开拓创造,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自他以后,南朝的谢眺、何逊,唐朝的孟浩然、王维等许多山水诗人,纷纷涌现,蔚为大观。山水诗作为诗歌的一个种类,更是成了中国诗歌百花园中的繁花硕果,珍品迭出,代有佳作,令人美不胜收。(注3)

注1“虬”,传说中有角的小龙。
注2这后两句诗源自《楚辞.九歌.少司命》:“与汝沐兮咸池,晞汝发兮阳之阿,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这里的“美人”比喻知己朋友,整句诗意为感叹佳景无人共赏,徒然独游。
注3主要参考资料:《宋书.谢灵运传》、《韵语阳秋》、《诗品》卷中、黄节《谢康乐诗注》。

转载自 正中书局《中国文学史演义》 钱念孙 着
壹.先秦至魏晋篇【第10回】陶渊明弃官归田园 谢灵运纵情山水诗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话说在那茹毛饮血、结巢钻木的生民之初,人类对自己的由来、日月的运行、万物的生灭、四季的变化,都感到玄妙莫测;对电闪雷鸣、狂风骤雨、凶禽猛兽、生老病死,更是怀有难以名状的恐惧。他们认为在人类以外,还有超自然力量的神,在指挥、控制着一切,主宰着世间万事万物的命运。于是,一切自然力在他们心目中,都被形象化、人格化了,如太阳成了太阳神、水成了水神、火成了火神、风成了风神等等。

  • 日月嬗递,斗转星移。漫长的中国上古历史,经过以狩猎为主的氏族社会,逐渐过渡到以农耕为主的商周时代。及至西周时期,周天子为了解民情,常常派专人到民间采诗,以观风俗,知得失,治天下。
  • 义熙元年(公元四○五年),北府兵首领刘裕(即后来的宋武帝)经过多次征战,俘杀拥兵篡位的桓玄后,东晋王朝大权实际上落到了他的手里。为了庆贺胜利,他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将军府大宴幕僚。众人筹觥交错,开怀畅饮,喝得有几分醉意时,刘裕让大家谈谈抱负和志向。
  • 白米饭是很好的养胃食物,可作为主食适当的吃。(Shutterstock)
    现代人说,幽默一种沟通表达的艺术,而对苏轼而言,应该也是心态乐观的一种生活态度吧!
  • 很多人都读过贾岛的诗歌《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唐朝的寻隐诗自成一派,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唐朝诗人,一次次走进山水佳境,踏上寻仙问道之旅。大唐诗坛最耀眼的明星——诗仙李白,他的寻隐之旅有怎样的玄妙意境呢?(《古韵流芳》提供)
  • 当大唐进入鼎盛阶段,乐舞艺术也达到了中华历史的最高峰。其中有一位舞姬、一支舞蹈,留给大诗人杜甫最深的印象。哪怕经过五十年之久,他永远铭记着观者如山、一舞动四方的盛况。
  • 炼丹 中国画
    刘商感叹光阴实在太急促短暂,在世劳累辛苦,求得虚浮的荣耀和世间的官位,又有什么好处呢?刘商心想,古代的贤人都弃官去寻求道术,大多都能超脱尘世而仙去。而自己的儿女都已经完成婚姻嫁娶,他告诉自己实在不应再被世俗所累了。
  • 刘庭式坚持娶了盲女做妻子,两人一直白头到老,后来盲妻去世,刘庭式十分的悲伤,一直都不肯再娶。
  • 隐士陶渊明的真实生活,平淡自然,既有烟火气息,也蕴含超然境界。归隐田园是他的人生归宿,他固守之,吟咏之,将其打造成充满诗意的精神乐园,并开创了自成一派的隐逸田园诗歌。
  • 他是庭院中咏梅吟霜的寒门书生,也是江水畔登高抚琴的悲秋文人。他生于动荡乱世,怀抱治世理想,却长年辗转宦游,难以施展才智。故而他笔下的诗文,多慷慨不平之气,奔涌恣肆之情,唱出了失意文士的心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