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海漫游

【艺海漫游】丝情画意-谈“丝绣画”

子嫣、雅惠 采访报导
font print 人气: 568
【字号】    
   标签: tags: ,

刺绣俗称“绣花”,是以绣针引彩线,在丝帛上绣出所设计的图样﹔绣画之精彩,在于以针、线代笔,几乎让人分不清是画是绣,甚至比原画更增一分光泽与质感。根据出土文物的考证,刺绣的起源可溯及殷商,可以说一门源远流长的中国工艺。

台湾“凤甲美术馆”馆长邱再兴先生对于中国丝绣的收藏不遗余力,并倾其所有,曾在台北国父纪念馆盛大展出﹔一进入绣画展的会场中,映入眼帘的是大大小小的画,仔细看,它们可不是画,而是一针一线绣出来的绣画。这场跨越百年时空的绣画展一洗人们对刺绣的印象﹔因为展场中所呈现的是一件件精美的绣画,有的精巧绝美、有的则是气势雄伟,每一件作品都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

邱再兴珍贵的典藏品计有十二金钗屏风、季康仕女、仿清朝仕女画、李清照-—如梦令、西施、群仙祝寿图、八十七神仙卷、姑苏繁荣图、夜晏图、龙袍、湘绣——九龙图、金鱼图、荷花池、四大名绣等,举凡人物、风景、动物、花木包罗万象,使人眼界大开。

收藏缘起~~~“十二金钗屏风”

十二金钗

邱再兴先生表示,在收藏绣画以前,其实对刺绣存有偏见﹔认为绣花不过是八仙彩之类的工艺品,珍藏价值堪虞。

直到1987年,因为有一位朋友代理中国四大名绣,在台湾贩卖,因位受了朋友百般请托代为鉴赏,不得已走了一趟中国,岂料当时看了第一件作品——“十二金钗屏风”即被那唯妙唯肖的技法所感,当场便请夫人赶来鉴识,夫妻同感,决定收藏,没想到所费不赀,要价六百万元。经过几回的议价,终于如愿买下它,从此便开始了丝绣的收藏,而现在刺绣也不折不扣的成为馆里深具特色的收藏之一。

1990~~~入宝山满载回

经过三年的收藏,邱再兴先生已从欣赏进而想研究绣画﹖所以便到了苏州苏绣博物馆、苏州苏绣研究所、湖南湘绣研究所三个地方参观。这趟深度之旅,如入宝山,不仅买到了珍品,更让他对刺绣的来龙去脉有了更上层楼的认识。

刺绣是由设计者、画师及绣师们相互配合,方可成就一件精彩作品。其过程有:(1) 选件:由名画中选取或由专任画师自创稿。(2) 画稿:由专人依绣品大小,从原稿中描绘。现今则借助科技的发展,运用打印、印刷方式。(3) 分色:由专人依原稿原色选定色线及线径。(4) 刺绣:依绣师特长选派绣师刺绣,刺绣时需随时参照原稿,以调整细微的色线及线径变化。绣品完成后,取下绷框,并予以框裱完成。

丝绣之所以分工细密,作品之所以巧夺天工实乃因其深负外交使命。这些作品都是国家拿来送给外宾的高档礼物,品质自然不在话下。因缘际会的是,天安门事件之后,中国改变政策,原本由国家所扶执的丝绣事业单位开始独立经营,那一次苏州苏绣博物馆副馆长表示要将馆藏的作品出售,邱再兴先生表示,当时我心想︰这些高妙作品如果未能加以收藏,实在难逃变卖、散至四界各地之命,不如将之收购,藏诸一处。当晚经过一夜的展转深思之后,第二天便四处向大陆友人周转人民币现金,全数取来收购这些珍藏,此次所得达五十件,样样是国宝级丝绣,也算是满载而归。

为了收藏这些作品,凤甲美术馆里特别开辟了一间恒温、恒湿室。邱再兴先生认为这些收藏品目前虽然为他所有,但将来终究会成为别人的收藏品,或是属于全人类的,所以有责任要将它保护好。

四大名绣

中国著名四大名绣:湘(湖南)、苏(江苏)、蜀(四川)、粤(广东)在清朝时期便享誉盛名,迄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清代绣品在宫廷及民间大量生产及广泛应用,各种创新的针法相继出现,刺绣工艺获得空前的发展,因各地风情不同,自然形成不同的风格特色。

(一)湘绣

之一︰神乎其技~~~双面全异绣
顾名思义“双面全异绣”就是绣品正反两面呈现不同图样,甚至后来发展出四面全异等技术。全异绣的特点在藏针隐线的巧妙。这种绣法是湖南省湘绣研究所黄淬锋等艺师们,从1978年率先开展,仅用3年时间研究,就创造了多种隐线方法和施针程式,形成了一整套的独特技艺。

作品举隅——李清照的“绿肥红瘦”

李清照 《绿肥红瘦》

这幅作品深具创作性,绣画的意涵取自女词家李清照的“如梦令”,其词意:“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绣品中明显看出正反双面景致有别,其中巧妙之处更在于仕女的表现,这女子头发的另一面竟是她的脸,黑白之间,色泽分明,其藏针隐线的心思巧手令人称奇﹗此作品费时费工,加上失败率高,所以是唯一之作。

作品举隅——“西施浣纱”

《丝情画意》刺绣展现场海报 图中为《西施》

西施浣纱绣图可以说是我们美术馆的镇馆之宝。在透明的纱上面,西施拿着花篮在室外漂洗,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女子的模样,表现出她还未被召进宫时的生活情状。可是另一面的西施,便衣着华贵的待在宫里,这边的窗纱与华服其相对位置的另一面却是杨柳,可谓匠心独具,令人啧啧惊叹。

之二︰活灵活现~~~鬅毛针法

湖南人对气势磅礡的作品有较多的琢磨,相对的苏州就比较纤细﹔同样是动物,猫、狗多为苏绣的题材,而狮子、老虎则在湘绣中有较多的表现。为了要绣老虎跟狮子,以前的平针等针法不容易呈现。所以近五十年来,有一个很重要的针法——鬅毛针法就在湖南发明了,这些富有生命力的狮子、老虎,以及绚丽的孔雀正是用鬅毛针法所绣制出来的作品。“绣花花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这几句话正是形容湘绣活灵活现实物的特色。

作品举隅——狮子

鬅毛针法发明人余振辉女士认为︰以传统平针技法来绣动物的毛发显得生硬,大家都讥笑它们叫做橡皮老虎。在经历好几代的探索之后,湘绣终于突破瓶颈,绣师余振辉集前人之大成创造出鬅毛针法,她运用湘绣的掺针绣法的基础上,变换施针的方法使绣线呈散射状,并运用针线疏密粗细的不同交错,让它产生蓬松的效果。所以狮子等身上的毛法就显得十分逼真,而此一技法——鬅毛针法自然成为湖南之宝,所以湘绣中卖得最多的就是狮子跟老虎。就像这幅狮子的眼睛,竟用了二十几种色把这种眼颜绣出来,所以无论观众无论从那个角度看,狮子的眼睛始终都是看着你。

作品举隅——老虎

老虎

此作品继承当年杨应修创作〈草泽雄风〉群虎方法,将群虎置于某种山水画而非花鸟画情境中,显现出大自然的生动神韵。画面上,近松苍劲,远松朦胧,山石峥嵘,一只斑斓猛虎兀然回首,雄壮威武。经由铺底、层层加绣的鬅毛针的技法,表现出毛发的厚度和质感,光泽异常丰富灿烂,高超技巧,引人向往。

作品举隅——孔雀

这幅孔雀由八个人、绣了两年多才完成,其中最难得之处在于染色。它的金线、闪金分面有部分是用真的孔雀毛所绣,加上构图、造型实在无懈可击,看上去仿佛是真的孔雀,可谓绣画中的极品。由于1950到1980年代的民风较为质朴,绣师较无经济利益压力,所以较能静下心来创作,相对的品质也较高,这幅孔雀就是其中代表之一。

之三︰其他

作品举隅——九龙图

凤甲美术馆董事长邱再兴先生与《九龙图》

这一幅是展场中最大、最为壮观,取名“九龙飞腾.蟠桃寿带”,其创意和构图都很出色,它曾经在86年时获得中国地区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的设计金杯奖。湖南湘绣研究本来要将这件作品献给国家作为党庆礼物,遗憾的是89年发生天安门事件,90年共产党成立四十周年没有庆祝,作品就留在湖南湘绣研究所那边,邱再兴先生表示,当时他一看到这件作品就很喜欢它的大气魄,在商请之下,就把它买回来了。

作品举隅——金鱼

金鱼

这件作品的特色之处在于利用透明丝线折光性,令绣在透明绢布上的金鱼尾鳍轻盈透光,活灵活现的,收藏家认为它最能表现丝线之美,所以用它来当展览的宣传海报。

作品举隅——荷花

荷花

这件极为精美的“荷花”是1984年得奖的作品,这荷花多仿自中国的名画,湖南当地的设计师,本身都是画家,由于对绣的了解比其他人更多,所以他们能够按照绣的特色,塑造作品,里面最让人感动的是早晨的氛围,用丝绣的浓淡表现出荷花池雾气朦胧、氤氲蒸腾的情状,不只是把国画的精华表现出来,也已经把丝线的神随表现出来。这种把大自然的美请到绣画中来,无论是色彩的搭配运用上,还是针法的多样性,或者是组合的运用,都展现了令人激赏的独特创意。

(二)苏绣

之一︰慢工出细活~~~精致绣

苏绣是以苏州为中心的刺绣品总称。虽然没有发展出全异绣法,但其针法灵活,绣工细致,形象传神,却是四大名锈中之翘楚。清朝时期,苏绣中出了一位有名的绣师叫沈寿,创立了一种绣西洋画的绣法,他在1915年绣了一幅“耶稣像”,得到巴拿马博览会展的一等奖而扬名国际。

作品举隅——“群仙祝寿图”

90年代以后,中国经济政策转变,好的绣师纷纷出走,个体绣庄如雨后春笋般成立,所以我便委请这些优秀的绣师帮我绣这幅“群仙祝寿图”。这件作品共花了四年的时间,由多人一起合力完成,内容系仿自晚清上海派著名画家任伯年所画的“群仙祝寿图”。画中描写的是群仙为王母娘娘祝寿的情景,46个各家的神仙分散在十二幅通景屏风上,每个神仙的脸面表情各不相同,画面处处充满着飘逸和动态的美。

作品举隅——“八十七神仙卷”

这件作品本由知名画家徐悲鸿所收藏,徐悲鸿偶一得之并视之如命﹔这一幅长度427公分的画卷,原作完成于北宋时期,里面八十七位神仙全用单笔线画出,单线中散发出高雅古典之美。然而,一条看似简单的单线,到了绣画上竟是要用数百、数千无收的短针缝绣出来,才能与原画神似不差。八十七个神仙要如何完成与原画如出一辙﹖足见工程之浩大。

作品举隅——“铜观音”

这幅铜观音作品原本是一张照片,因为针路十分细致,几乎看不出来是刺绣。可贵的是绣师竟能运针成风,既绣出菩萨的美感更刺出斑驳的铜质感,可以说是神乎其技。所以有一段时间,邱馆长一直把它放在家里的电视机前面,爱不释手。

作品举隅——“姑苏繁华图”

姑苏繁荣图(局部)

“姑苏繁华图”,全长1,244公分,比“清明上河图”大很多,画作之浩繁可谓空前绝后。此图乃清朝苏州人徐扬所画,他也因献此画而进入画院供奉内廷。画作自西向东,由乡间进入城镇,绵延数十里内的湖光山色、田园景致、街坊建筑等表现出当时苏州的繁华景象。此画计有人物一万多人、房屋二千余栋、穚梁五十几座,船坞更是不可胜数,其风土民情尽入画中。这些一针一线缝绣出来的画面,其精密细致程度,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据说乾龙多次下江南与此画不无关系。

作品举隅——“夜宴图”

此图仿自曾后希的“夜宴图”,是委请多位苏州绣师历经四年才完成。画中人物的面部表情栩栩如生,这些都是用劈线,劈开蚕丝的其中一条来绣,才能达到这种境界。无论是画中的地毯、国画、柱子,还是色泽的表现、对比处理等,绣工极为精美细腻,呈现出富贵华丽的气氛,一点也不输给原画作品。

作品举隅——“龙袍”

仿乾隆龙袍

这件乾隆皇帝的真龙袍原收藏在沈阳故宫,已历经二百多年时间,沈阳故宫为了保存就请苏州苏绣博物馆仿制。既是仿制,所以连重料、质料、图样、绣线、工法都得按照原物考据。所以苏绣博物馆花了很多时间才完成,而且做了两套,一套给了沈阳故宫,一套留在苏州博物馆里。为了典藏,邱再兴先生透过订制,于1995年向苏州博物馆买进这件作品,实属难得。

作品举隅——“精致绣”

历史上面有很多微雕的技巧,把微雕的技巧用在丝绣上面,就是“精致绣”。观众如果没仔细瞧,恐有擦身错过之憾。

譬如这一件“阿房宫”,其层次感极好,在这么小的空间里,有很多鹤、人物等,如果用放大镜看,会发现人与鹤都栩栩如生。

又如白居易“琵琶行”这件作品,除了将琵琶女之钿头云篦击、幽愁黯情绣得十分生动之外,女子裙摆上的黑点才是大有文章之处﹔原来长达几百字的琵琶行内容全都绣在裙子上面,放大镜下,果然是一字不差的琵琶行。

之二︰乱中有序~~~乱针绣

作品举隅——西画︰小女孩

小女孩

因为中国的刺绣多为中国画,中国画面比较平顺,所以多用平针处理,但是应用到油画方面,就无法表现油画的光影感觉。光绪年间,沈寿就创立了“仿真绣”的技法,将西洋油画的光影明暗原理及写实风格,运用到传统的刺绣中,表现出完全不同的风格,看起来非常的绚烂多采。后来苏州的杨守义老绣师则发明了乱针绣,就是用相当零乱的针法来表现油画特殊的光线感。这幅罗密欧与茱丽叶的歌剧海报,不管是人物的头发,还是后面墙壁的处理,就是用乱针绣法绣出来的,几乎完美无瑕的重现西洋画。

(三)蜀绣

“蜀绣”的起源甚早,在清朝中叶以后,逐渐集结成市,以四川成都为中心,又名“川绣”,为四大名绣之一。蜀绣以软缎、彩丝为主要原料,蜀绣的绣工相当独特,作品看起来有张有弛,浓淡适度,密疏得体,因而,蜀绣多有水墨写意画的艺术效果。常见的题材有芙蓉鲤鱼、公鸡、熊猫等,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与蜀锦一起被称为“蜀中之宝”。

作品举隅——鲤鱼

鲤鱼是蜀绣传统题材,“芙蓉鲤鱼”是蜀绣艺术珍品中负盛名的作品,丰满的鲤鱼有动、有静,层次分明。画面上,叠叠吐蕊开放的芙蓉花,其丰满娇腴,与同样肥腴滑溜、朴跃翻腾的鲤鱼相互呼应,一个打扮了水上空间的热闹繁欢,一个抒发着水下空间的欢快气氛,而予人以生活充满阳光和满足的愉快感受。向上、热烈、跃动,这就是芙蓉鲤鱼内在涌动的主题倾向。色彩上,雅致的红白相间的芙蓉花,与艳腴的红鲤、黑鲤、白鲤,也恰到好处地构成呼应。此外,由刺绣针法十分细腻地表现的鲤鱼悠游间身躯摆动凸显和隐没水间的虚实处理,也在有意识地显现刺绣技艺的高妙。

(四)粤绣

广东“粤绣”又称”广绣”,也是四大名绣之一,在明朝时期就具有相当的特色。绣品的特点是使用多样的线材,在用色上讲求明快、强烈的对比而产生华丽的效果。多用金线作刺绣花纹的轮廓线,画面构图饱满,而最特殊的是,粤绣大多出于男性绣工之手,系站着长针施绣。作品以实用为多,例如传统八仙彩案桌,观赏性作品较少。

(五)其他

之一︰台湾刺绣

台湾前辈画家李梅树,曾经绘制许多绣稿给他的夫人和妹妹绣制,做为家中女眷出嫁时的嫁妆之用,我们从这些十分雅致秀气的绣画、绣帐、门彩中,可以略窥当时李梅树家族的文人书香气息。

之二︰织出来的──缂丝

刺绣是在一个底布上面,绣上图案,而缂丝是把图案织在衣服上,因为所有的经线都没有颜色,而颜色全都是按纬线织出来的,所以制造难度远大于刺绣。清朝时期,应用在代表官位阶级的图案上,那些官服图案代表一品、两品官阶的织造制品,衍生到近代,变成一门独特的工艺。在故宫的收藏里面,缂丝远多于刺绣,主要是因为缂丝多用在大官的衣服上。

结语

以上绣画多年来一直都存放在凤甲美术馆的库房里,被邱再兴先生珍贵的收藏着;这些作品就像一部近代完整的中国刺绣史的缩影,观赏完这些作品,如同完成了一趟既丰富又经典的刺绣之旅。

在近二十年的收藏过程中,邱再兴馆长无怨无悔的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已成为丝绣收藏达人的他表示,自己不过是这些文物的保护者,希望藉由这些收藏,让大家认识绣画之美和创作者的精神,并且期许绣画能在未来更加发扬光大。@*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绿茵之上,树荫之下,小溪淙淙,鸟飞鹂鸣,几位女子身着素雅碎花裙,沿石阶浅笑细语而过,翩跹步态盈轻,莞尔一笑娉婷…… 她们穿的便是“艺术家时装”新推出的首款印花连衣裙 。这款裙装犹如一阵清风,又像一股冰泉,带来了凉爽与甘甜。看似平凡无奇,而这款连衣裙正是神韵艺术总监兼设计师D.F先生为“艺术家时装”(Artist Fashion)设计的首款连衣裙。
  • 汉服服饰璀璨华美、丰富多彩,代表中华民族华丽、优雅、博大的气质……
  • 中原大地自古被称为“神州”,五千年的历史壮丽辉煌,神迹处处可见。《易经‧系辞》:“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早在黄帝时代,古老华夏的服饰即具有相当规模。而且服饰形制取诸乾坤天地,它的内涵非同寻常,也属于“神传文化”之一。
  • 远看是一道风景,近看是一种风情,细看处处都是功夫,这就是旗袍,一款中国风浓郁的经典服饰。在很多西方人眼中,旗袍无疑是东方服饰文化和美学的典型代表。其实,旗袍是中西文化兼容并蓄的经典范例。
  • 汉服、和服与《权力的游戏》戏服。(Ally爱丽授权视频截图)
    可能很少人知道,美剧《权力的游戏》的服装设计和中国汉服之间有联系。《权力的游戏》的服装设计师在剧中借鉴了很多亚洲元素,但是其中有一个非常明显的错误,他们的前襟和领口全部都是左衽,也就是穿反了。那么汉服为什么都是交领右衽?什么情况下会左衽呢?这是否是《权力的游戏》剧组悄悄铺垫的一条隐线?
  • 十八世纪是个变化很大的世纪。启蒙运动、工业革命以及法国大革命都发生在这个世纪。在服饰方面,法国大革命也成为西方服饰产生巨大变革的分水岭,在大革命之前,欧洲服饰一如其他的文化领域,流行着“洛可可风格”,这是一种在巴洛克风格的基础上加以夸张变形,使服饰更加繁复奢华的风格。
  • 张眼望世间,现代人的衣着打扮真是缤纷异常。而纵观历史,人类各个时期的、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服饰样式与风格,更犹如天上繁星之琳琅满目。服饰反映了当代、当地的人对美的感受与呈现,让本文充当时光镜,请随之一览西方服饰在历史中的演变。
  • 宁波人以前称西方人为 “红毛人”,因此制作红毛人穿着的西服的裁缝被称为“红帮裁缝”。
  • 在古希腊和罗马人眼中,遥远的中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丝国”,直译叫“塞里斯(Seres)”,意思就是“丝的”或者“丝来的地方”。Seres被认为是源于汉字“丝”,也是拉丁文中的“丝”(serica)一词的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