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孩子的物权观

游干桂
font print 人气: 14
【字号】    
   标签: tags:

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三至六岁甚至九岁是孩子的“自我中心”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常认为世界是绕着他旋转的,因此很难采信别人的观点。他也往往分不清“你的”、“我的”、“他的”,只要是自己喜欢的玩具,就会顺理成章的将它带走,年龄愈小,这种现象愈是普遍。

  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应该将“顺手牵羊”的行为,归于偷窃,或是认为小时候偷抓鸡,长大后一定会偷牵牛。这种说法,不仅会影响孩子人格的发展,对孩子的心理也有莫大的伤害。

  然而,假如孩子已“成功”的将他人的东西带回家后,该怎么办呢?痛殴一顿、嘉许一番,或晓以大义?其实,这都不是最好的方法;此刻,父母宜用冷静、祥和的态度,问明东西的来源,并且和他讨论:“这孙小毛好可爱!和电视上的一模一样,妈妈知道你一定很喜欢它,但是小珍也很喜欢它,现在小珍找不着他的孙小毛,一定会很难过,是不是?我们把孙小毛带去还给小珍好不好?”如此一来,不但不会伤及孩子的自尊心,同时也能让他了解,东西有“他的”和“我的”之分,如果随便带走他人的东西,他人也一定会很伤心的,就如同他人“拿”走自己的东西一样。

  研究指出,孩子之所以会顺手牵羊,部分原因是他们所喜欢的东西,家中甚少拥有。因此,平时父母应顾及孩子的需要,酌量买给孩子,切勿因担心孩子贪得无厌,而逐一否定孩子提出的要求,我们相信,只要给法得当,孩子的需求会适可而止的。

  父母也可以在家中建立一套奖赏的标准,例如帮忙摆碗筷得三分,擦桌椅得二分,整理自己的房间得一分等,累积十五分可得孙小毛一个,二十分可获得童画书一册,三十分可得……,随着年龄的增长,酬赏可以略加调整,如此不仅可以满足孩子心中的需求,也可使孩子知道有付出才有收获的道理。

  此外,父母应在孩子纯真的世界里,建立一套“所有权”的观念──让孩子知道小火车是弟弟的,智高玩具是哥哥的,洋娃娃是姊姊的,那本童画书才是自己的,同时也应该让孩子知道,要拿哥哥、姊姊的东西之前,应该向他们说一声或征求对方同意。如果父母说这玩具是哥哥的,明天说是妹妹的,那就很难保证孩子也不如此。

  不过在此之前,父母可得先学会尊重孩子的所有权,例如:拿孩子拥有的物品时,应先知会一声;归还时也该说声“谢谢”;进他们房间,不妨先敲个门;无意中碰乱了孩子的生活空间,应向孩子说声对不起,孩子的所有权一旦被尊重,必然也会懂得尊重他人的所有权。

摘自: 游干桂著作《别让童心去流浪》一书@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西方的研究报告指出,要经常有效地向孩子“示爱”,可以使他成为一个很快乐、又有自信的小孩。
  • “对抗”我们家的小宝,已成了我回家以后的第一件重要大事,我先生说,我在制造一场“亲子大战”,其实并非如此啊!实在是小宝太过叛逆了。
  •   跟任何成人一样,儿童也有喜、怒、哀、乐,当他们的情绪困扰,无法获取适当的解决方案时,就有可能沦为心理疾病的患者。常见的儿童问题包括有:焦虑不安、畏惧、强迫性行为、歇斯底里症、忧虑、拒绝上学、头疼等等。

  •   我相信,从小让孩子做环保,是一件很好的生活教育,但方法上似乎可再斟酌。首先,生活教育不是强迫式教育,硬生生要求孩子吸收我们大人公认的好行为。这样的方式,很像我们以前的劳动服务,试问:它真的给了我们什么?
  • 从事临床心理工作已有十三、四年(至一九九五年),真的有很多话想跟父母们敞开心扉的谈谈。忙碌的现代社会,让我窥探到了许许多多的杰出角色,他们偷取家庭时间去换取自己的功成名就,他们的心随着公司的企划案四处流浪,孩子的心也在这一刻随着父母的漠不关心而四处飘摇。
  • 我本以为老爸会给我的智商极高的评价,没想到他还是说:“捡角啰!(就是完蛋、无药可救的意思。)这个孩子再这么下去,不捡垃圾才是奇迹咧!”
  • “恐怖分子在你家”,每一次远从宜兰的小姑来我家作客,都会以半开玩笑的口吻告诉我这句话,言下之意是,我们家的小邦太会破坏了,什么玩具到他手上一
    定缺手断脚。
  •   “紧张”已成了我这一阵子的最佳代名词,自从一连串的孩子受到歹徒性骚扰,以及加害弃尸的消息,一再地被报纸披露以来,我相信一定有不少父母和我一样“歇斯底里”的紧张起来。
  • “跳蚤”是我替儿子取的绰号。只要他一张开眼睛,这个世界就多了一个令人心悸的跃动者,他会把地板弄得脏兮兮的,把杯子弄破成好几片,会把卧房搞得乱七八糟。
  • 很少人相信,生气与坚持,只会使问题愈变愈僵,传统告诉我们,大吼大叫可
    以解决问题;很少人想到,亲子冲突也需要“脑筋急转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