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法界期许新任大法官超越党派守护宪法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慧真台北一日电)新任大法官今天上任,法界人士除肯定过去四年的大法官解释,对人权保障已有进步,而鉴于近年多次宪法解释涉及政治议题,法界也期许大法官团队注入新血后,能摆脱政治纷争,真正超越党派,不要让党派间斗争和利益影响宪法解释,扮演好宪法守护者的角色。

根据中华民国宪法增修条文规定,司法院设大法官十五人。2003年十月一日十五人就任大法官,后来因前司法院副院长城仲模请辞及杨仁寿转任公务员惩戒委员会委员长,人数减为十三人。司法院长翁岳生(兼大法官)、大法官林永谋、王和雄、余雪明、曾有田、廖义男等六人任期于今年九月三十日届满。

经总统陈水扁提名大法官人选,立法院九月二十七日行使同意权,今天起由大法官赖英照、谢在全分别出任司法院正、副院长(大法官职位延续),林锡尧、蔡清游、池启明、李震山等四人获任大法官职位,大法官团队现为十一人。

政治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杨云骅表示,过去四年大法官解释内容,已展现对保障人权有相当的努力,但与国际人权水准相较,仍嫌不足,希望新任大法官除能摆脱蓝绿的政治纷争,在人权保障上,能追上国际脚步,达到国际水平。

二十一世纪宪改联盟召集人洪裕宏则认为,大法官本于宪法精神作解释,不要太考虑朝野斗争议题。过去很多释宪内容太考虑政治上的问题,缺乏大法官应独立作解释的精神及超越党派的担当。

他表示,以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NCC)被宣告违宪为例,为何还有两年落日条款?使NCC仍有两年可运作的法定权力,导致过去这段时间制造出更多相关议题乱象,无助达成当初成立NCC的目标,应引以为戒。希望未来大法官解释能真正超越党派,不要让党派间的斗争和利益影响宪法解释。

台北大学公共行政暨政策学系助理教授陈耀祥指出,过去大法官解释已在保障人权上做出很多努力,如释字第六零三号解释认定身份证按捺指纹违宪,保障人民资讯隐私权。政治争议上,也做出如释字第六三二号解释,认为立法院迟未行使监察委员同意权为违宪,给予明确的权力分立指引。

他表示,新任大法官难免都有个人政治倾向,但宪法规定法官超越党派独立审判,大法官职司宪法解释,不论个人政治色彩如何,不应卷入政治争议,陈耀祥期许大法官扮演好宪法守护者的角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