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唐诗】崔颢 黄鹤楼

千峰
font print 人气: 746
【字号】    
   标签: tags:

〈黄鹤楼〉(1)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2),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3)汉阳(4)树,芳草萋萋(5)鹦鹉洲(6)。
日暮乡关(7)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ads-->

【注释】
1.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原址在湖北武汉黄鹄矶。因建筑宏伟,又挹江汉合流之要,登临气势不凡,加上历代多有吟咏之作,而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
2.昔人已乘黄鹤去:本句诗人以黄鹤楼的传说典故,作为起兴之发端。
《南齐书‧州郡志》谓:“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故名。”;《太平寰宇记》则曰:“昔费文祎登仙,每乘黄鹤于此楼憩驾,故名。”昔人,以前的人。所指为何各家说法不一,除了前述仙人王子安和费祎外,也有认为是指吕洞宾跨鹤飞天的传说,或《报应录》中所载因为不嫌贫爱富、以貌取人,而得到仙人相助的故事。
3.历历:清楚分明的样子。
4.汉阳:武汉三镇之ㄧ。武汉受长江汉水汇流划分,乃成三镇,即武昌市、汉口市及汉阳县。
5.萋萋:草木繁盛貌。
6.鹦鹉洲:东汉末,江夏太守黄祖之子黄射,会宾客于江心洲上,有献鹦鹉者,三国名士祢衡为之作鹦鹉赋,故而得名。
7.乡关:故乡、家乡。

【参考语译】
昔时的仙人已乘黄鹤而去,这个地方只留下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离去后就再没回来过了,千年以来唯有悠悠的白云徒然依旧。汉阳的树木在晴日川水的映照下历历分明,而鹦鹉洲上的芳草也长得繁盛茂密。时至黄昏了但我的故乡归处究竟在哪儿呢?望着江上的烟波不禁令人发愁。

【赏析】
《唐才子传》中记载着,李白登上黄鹤楼,看到崔颢的诗句后大为叹服,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无作而去,为后人津津乐道。南宋严羽在所着《沧浪诗话》中认为:“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而清代孙洙编选的《唐诗三百首》更将其放在“七言律诗”的首篇。凡此种种,皆可见历代对崔颢〈黄鹤楼〉的推崇之盛。

本诗虽不合律,又多重复用字,但回环往复吟咏之余更善用叠字,自有音韵铿锵之美。诗人纵笔写开,既展现了黄鹤楼气象恢宏、景物缤纷的美感,更表达出作者丰富而五味杂陈的内心感受,成功营造了动人的艺术境界。自古有文主气之说,本篇一气呵成而意境深远,堪称空前绝后。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卷十三》中评论曰:“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

〈黄鹤楼〉无论手法或意境都堪称杰作,然而最能触动千百代读者心弦的莫过于引人入胜的仙人修炼之事了。开头一连四句淋漓尽致的表达了对仙人乘黄鹤而去的无限向往,以及对黄鹤一去不复返的深深遗憾,令人不禁为之心头一震。修炼的文化贯穿在五千年中华历史长河当中,也扎根在每位中国人的灵魂深处,此际诗人对修道成仙的神往,不仅娓娓道出了历代文人的真切盼望,更激起了每个生命心底最深处的共鸣,或许这正是本诗之所以超凡而不朽的缘故。

世人皆有探求真理的求道之心:我是谁?人打哪儿来?要往何处去?历代文人求道者不计其数,李白少年时便遍访名山,求仙寻道。崔颢在诗作〈行经华阴〉中也曾写道“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地学长生”,感叹何苦为名利奔波,不如在此修道长生,升华到更高层次的永恒境界。诗人渴望透过修炼超脱世间生死名利的心情,急切的脱诗而出。然仙人黄鹤已杳然无踪,修炼机缘不知何时能得遇?尽管身当“汉阳城”、“鹦鹉洲”的胜景,仍旧难掩其失落。最末两句吟哦,似乎正是诗人于日暮途穷人生将尽之际,对归宿无处感到了茫然,而发出“乡关何处”的天问。怅然伫立在烟波浩渺江边的此时此刻,不禁教人愁由中来。

纵观全诗,诗人登楼吊古怀乡,亦猛然觉醒而对生命上下求索,希望透过修炼返回真正的永恒归宿。人生短短数十寒暑转瞬即逝,如何方能真正不朽?亘古以来的这个难题,永远值得人们不断的深思探求。@*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丞相祠堂何处寻(1)。锦官城(2)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3)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4)频烦天下计。两朝(5)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兰花在春天花叶扶疏繁茂,桂花在秋天花色明洁芬芳,各自生意盎然欣欣向荣
    ,自然形成了春秋时节的佳景良时。没想到栖于山林间的隐士因欣赏春兰秋桂
    的美好而心怡神悦(而引之以为同调),其实,花草树木自有他们的本性,顺时
    自然的生长中已展现其大美,又何必要经由美人采摘来肯定他们存在的价值呢?
  • 张九龄在政治上虽有才华足以崭露头角,却也先后二次被贬。当第二次贬官,左迁为荆州长使时,有诗〈荆州作〉二首,虽宦途不顺遂,仍写下“高秩向所忝,于义如浮云”的句子。
  • 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 双照泪痕干?
  • 绿螘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 随着大雪纷飞,渐渐的鸟儿飞散了,人的踪迹也寻不着了。周围的一切都因风雪天寒而发生了变化,只有渔翁依旧不为所动。
  •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 本诗短短数语间,就将时、空、情感三者合而为一:既描述了好友辞别远行的来龙去脉;又轻快的带领读者乘长江飞奔而去,万里风光尽收眼底。
  • 〈夜雨寄北〉一反李商隐辞藻华美、精于用典和象征暗示的华艳诗风,字句上也不避讳重复使用,给人一种朴素的亲切感。但在“君问归期”、“未有期”的一问一答中;在“巴山夜雨”、“共剪西窗烛”的时空和心境的来回往复中,却也营造出了属于李商隐独特的含蓄朦胧美感。
  • 〈渭城曲〉中,诗人成功的以“春雨”、“路途”、“客舍”、“杨柳”烘托出游人将别的气氛;虽然渭城之绵绵春雨,似乎浥净了四周的染尘,但本应明朗清新的景致,色调却显得有些沉郁,衬出心中复杂的情绪。最后诗人索性将原本欲述说的不舍离情与辞别的祝福都化在一句劝酒的话语当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