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唐人全球华人新年晚会上戚晓春用她天籁般的琴声征服了欧洲观众。大纪元图片。

专访戚晓春:音乐应该传递美好

2007年03月01日 | 00:52 AM

【大纪元3月1日讯】(德文大纪元Alexander M. Hamrle 和 Renate Lilge-Stodieck报导)在柏林国际议会中心的主厅剧场里,人们屏息凝神倾听戚晓春如缓如急的来自遥远世界的琴声,人们眼前仿佛展现出了广阔的中国大地,二胡的声音从戚晓春的指间流淌出来,仿佛跳过小溪,山涧,跃上地平线急切地在山水间游荡着。她的琴声刚一停止,观众就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在新唐人全球华人新年晚会上戚晓春用她天籁般的琴声征服了在场观众。而这正是演奏者的一贯追求,她用她的乐器——具体说只用两根琴弦传神的表达了她的理念、情感。

在接受德文大纪元记者采访时,她对记者说。

“我小的时候,我父母让我去学二胡,直到今天我都没有停止。二胡这个乐器本身很简单,两根弦,是用蛇皮做的,剩下的部分是木头的。是宋代发明的。

记者:在中国您是在哪里学的二胡?文化大革命以后在您的国家几乎没有什么真正的中国传统了。

戚晓春:我是在音乐学校学的二胡。的确,文化大革命期间所有的音乐学校都关门了,这不过是当时共产党的政治需要,文化大革命后,所谓的改革开放后,共产党的想法有些变化,现在它又需要音乐来为他们做宣传了,所以就又开始办音乐学校了。

记者:您在哪里长大?

戚晓春:我在上海长大。一九九九年我到了美国,之后在美国不同的城市居住过。

记者:中国音乐自由到什么程度?您演奏您自己做的曲子,在演奏前您把每个细节都定好了还是即兴演奏?演奏流传下来的传统曲子时可以即兴发挥还是每个音符都得奏出来?

戚晓春:和西方古典音乐相比,中国音乐自由的多,演奏者有更多的自己诠释的空间。当然也是有一定的规则的,但比西方音乐少得多。根据音乐的法则,更重要的是,音乐应该表达一些美好的,真正美好的东西。如果音乐无法给人带来美好,那么在中国传统中这就不是好的音乐。
http://www.dieneueepoche.com/articles/2007/02/28/93594.html
(http://www.dajiyuan.com)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