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宋 苏轼:后赤壁赋

苏轼
font print 人气: 738
【字号】    
   标签: tags: ,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阪(音:板)。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音:容),踞虎豹,登虬(音:求)龙,攀栖鹘 (音:古)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音:稿)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

梦一道士,羽衣翩仙,过临皋之下, 揖(音:衣)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鸣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悟。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雪堂:苏轼谪居黄州时之寓所名。元丰三年(西元一0八0年)二月一日,苏轼到黄州,任黄州团练副使,五年春,筑草庐而居,名曰雪堂,盖于大雪之中为之,因图雪景于四壁,自书“东坡雪堂”四字于堂上,自称东坡居士。故址在今湖北省黄冈县东。
临皋:苏轼至黄州,初居定惠禅寺,后移居临皋亭。在今湖北省黄冈县南大江滨。
二客:一为杨世昌,四川绵竹武都山道士,另一人不详。
阪: 正确为“坡”,山坡。
松江之鲈:江苏松江县所产之四鳃鲈。长五、六寸,冬至前后,最为肥美。
诸:之于。
妇:东坡继室王夫人,蜀郡眉山青城人,乡贡进士王方之女。
披蒙茸:披,分;蒙茸,杂草。
踞虎豹:踞,蹲坐;虎豹,指狰狞之怪石。
登虬龙:登,攀;虬龙,指弯曲的树木。
栖鹘之危巢:栖,同“栖”;鹘,部分鸟纲隼科隼属动物的旧称。行动敏捷,凶猛有力,猎人常驯以捕捉鸟兔。危巢,高险之窝巢。
冯夷:水神名,即河伯。
划然:划,分开。此形容突然。
凛乎:凛,凄清。乎,叹词。
元裳缟衣:元,与玄同,黑色;缟,白衣。上衣,下裳。鹤身白而尾黑,如人之白衣黑裳。
羽衣:鸟羽所制之衣,为道家之服。
翩仙:飘然若仙。
揖:拱手行礼。
畴昔:昔日、从前。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苏辙(1039~1112),享年74岁,字子由,号颍滨遗老,苏轼之弟,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为人沉静简洁,鲜言寡欲,性孝友。“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宋史苏辙传》)。
  • 苏东坡原来是翰林学士,后被贬为潮州刺史,他一直认为是因为揭了王安石的短而遭此报复。三年刺史任满,苏东坡回到京城。一日去拜见王安石,在书房等待时,苏东坡偶然看见砚台底下压着一首没有写完的诗稿,题目叫《咏菊》,但只写了“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两句。
  • 在宋朝有个文学家,叫苏轼字子瞻,号叫苏东坡,他祖居在梅山。苏东坡有个胞妹名叫苏小妹,也是个能学会画是女中的魁元。
  • 【大纪元2月6日报导】开创典范-北宋的艺术与文化专题报导(中央社记者黄慧敏台北六日电)刘和平等旅外艺术专家今天在台湾故宫博物院的“开创典范-北宋的艺术与文化”研讨会,梳理“北宋书画家郭忠恕之死”、“米芾的作品表现”以及“李公麟的叙事画”等,一窥北宋文人承载着丰富的艺术风华;同时,也从苏轼与周遭文人的互动,发掘绘画中隐含的“密码”。 
  • 生命是轮回的,很多人或多或少能够知道自己的前世,这在修炼文化较为普遍的古代就更为常见,苏东坡就是其中一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现在很多人只知道他是北宋大文豪和书画家,曾任翰林学士,官至礼部尚书,却不知道他的前世是一修行僧人,其实他自己已经多次在诗文中提到自己的前世,例如:“我本修行人,三世积精炼。中间一念失,受此百年谴。”(《南华寺》)“前生我已到杭州,到处长如到旧游。”(《和张子野见寄三绝句•过旧游》)
  •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𫗦(音:逋)糟啜醨(音:离) ,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夫所为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福。夫求祸而辞福,岂人之情也哉?物有以盖之矣。
  •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故其吁(音:须)俞之声, 欢忻(音:心)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
  •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是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 文乃作者贬官黄州时,和宾客游历赤壁以后所写。当时作者误认为所游之赤壁即为赤壁之战的赤壁,所以文中对周瑜、曹操兴起一些感慨。苏轼这次游赤壁是在秋天,同年冬天又重游一次,也写一篇赋,为了所区别,故有前后赤壁赋之分。
  • 无法想像,没有芭蕉的东方庭院,也无法想像,没有芭蕉的古典文学。没有那一簇簇叶面舒张,深碧漫展的芭蕉叶,开在白粉墙边,湖石畔,生在三月的薰风里,长夏的庭院中。古老的文学,没有那一袭轻碧浓绿的芭蕉,千年来,那夜夜夜夜的雨,竟落向何处呢?那夜雨里,那孤独的,冤屈的,寂寞的,抑郁的,在人世间受遍磨难的孤苦灵魂,又与谁共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