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100个为什么

为什么“祝融”是火的代名词?

真珮
font print 人气: 1321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3月18日讯】古时候有一个氏族首领的儿子,他的名字叫做黎,长得威武雄壮、看起来也很聪明伶俐的样子。黎很喜欢在火堆旁玩耍,自然而然跟火特别亲近。黎能把火很好的保存下来,还会用火烧煮食物,用火取暖并驱赶毒虫猛兽。

在那个时代人们已经懂得钻木取火的技术,但人们还不太会利用火及保存火种,他们必须经常带着火种,每到一个地方用完火之后,又得把火种小心的保存起来,这对于迁徙不定的族人来说很不方便。

由于在当时会用火是个大事,所以族人们都很敬重黎。有一次,黎的父亲带领族人长途迁徙,途中黎只把取火用的尖石头带在身边并没有带火种。等到大伙儿找到可以安居的地方后,黎就拿出尖石头坐在石山下面取火,但因为带来的木柴全是湿的,所以钻了很长时间,也不见烟火出来的苗头,黎累得喘着气、有点懊恼有点生气。

生气归生气,火还得继续的钻,钻着钻着………最后烟终于冒出来了。他更加努力的钻,希望快点起火,但经过一段时间却一直没有进展,此时的的黎情急之下竟把手中的尖石头丢了出去。不料,已经钻得很热的尖石头砸在石山上,喀擦一声溅出很多火星来。

黎看到这幕景象,马上联想到一个取火的好方法。他采了一些干的芦花,把芦花絮放在石头下面,用尖石头靠着芦花击石取火。一下子经过石头擦出来的火星溅到芦花上面,很快就冒烟了,然后他又轻轻的往烟头的地方用口一吹,一股浓烟便窜出了火苗。

自从黎发现了用石头取火的方法后,人们就不须再花时间费工夫的去取火,也不用特别的保存火种了。黄帝知道这件事后,就召见他,还封他为“火正官”,并赐姓为“祝融”氏,希望黎能给人间带来光明的日子。

从这以后,大家就管他叫祝融而不叫他黎了。而“祝融”一词,在现代更是完完全全成为火的代名词了。@*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古代下对上或同辈间相称都用“足下”这个敬辞。如乐毅《报燕惠王书》︰“恐伤先王之明,有害足下之义,故遁逃走赵。”意思是说︰担心损害了先王英明的形象,破坏了您仁义的名声,所以逃到赵国。
  • 我国婚嫁习俗中,男女订婚或结婚时,男方送给女方的财物就叫作聘礼,也称彩礼、聘财、财礼。但古人一般也把彩礼称为“花红”,如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说甚一家一计,又无羊酒段匹,又无花红财礼。”又《二刻拍案惊奇‧卷七》︰“太守分付花红羊酒鼓乐,送到他家。”但是,彩礼为什么又称花红呢?
  • 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分别是“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其中以君王年号纪年最常见于古典文学作品中,如白居易《琵琶行》:“元和十年”,全祖望《梅花岭记》有︰“顺治二年”,范仲淹《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而元和、顺治、庆历就是帝王的年号。但是,年号纪年是怎么来的呢?
  • 中国帝王的坟墓开始称为“陵”,约从战国中期以后,首先出现于赵、楚、秦等国。《史记‧赵世家》载︰赵肃侯十五年经营寿陵。《秦始皇本纪》载︰秦惠文王葬公陵,悼武王葬永陵,孝文王葬寿陵。由此可见,这是君王墓称“陵”之始。因为当时封建王权不断增强,为表现最高统治者至高无上的地位,其坟墓不仅占地广阔,封土之高如同山陵,因此帝王的坟墓就称为“陵”。
  • 在《晋书‧卷四十五‧刘毅传》上载:“昔郑武公年过八十,入为周司徒,虽过悬车之年,必有可用。”又《汉‧蔡邕‧陈实碑》载有:“及文书赦宥,时年已七十,遂隐丘山,悬车告老,四门备礼,闭心静居。”另有《汉‧班固‧白虎通道德论‧卷四‧致仕》上说:“臣七十悬车致仕者,臣以执事趋走为职,七十阳道极,耳目不聪明,跂踦之属,是以退去避贤者。”这些古文里的“悬车”之年、“悬车”告老、“悬车”致仕,意思都是指年老﹙通常为七十岁﹚辞官退休。那么,为什么用“悬车”来表示退休呢?
  • 在《南朝梁.萧统.陶渊明传》上记载:“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意思是陶潜送他儿子一个仆人,并写信告诉他︰“以你每日的开销费用,你是难以自己供给自己,现在派一个仆人帮你砍柴汲水。”又《晋书.卷四十一.刘寔传》上有:“每所憩止,不累主人,薪水之事,皆自营给。”这里的“薪水”都是指砍柴和汲水,就是烧火煮饭之意,也可以称为“柴水”。
  • 乌纱帽原是民间常见的一种便帽,而官员戴乌纱帽则起源于东晋,但成为“官服”的一个组成部分,却是开始于隋朝,兴盛于唐朝,在宋朝修改后加上了双翅,一直到明朝后,乌纱帽才正式成为当官的代称了。
  • 象棋是颇为流行的棋艺活动之一,棋子中除双方的将帅各设一个外,士﹙仕﹚、相﹙象﹚、车、马、炮红黑双方都是两两成对,但唯独“兵”、“卒”双方各设五个,而不是设三个或八个,这是为什么呢?
  • 我们从报章杂志或新闻媒体可以知道,近代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采用“内阁”这一名称,来称呼各国的最高行政机关,而不管是内阁制或总统制,组阁、阁揆、阁员等称呼也时有所闻。那么,“内阁”这个称呼是如何产生的呢?
  • 在中国古代,“画麟阁”或“入麟阁”代表著作为臣子的卓著功勋或最高荣耀。李白诗云“功成画麟阁”,杜甫抒怀“志在麒麟阁”。这一典故因何而来?这要从汉宣帝甘露三年说起。那年,汉宣帝因匈奴归降,回忆起辅佐有功之臣,于是命人在未央宫麒麟阁绘制了十一名功臣的图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