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性格分析系列之九

【星座人物】大明军师刘伯温(八)

~功成身退屈疑死~
文/魏菀  图/志清
font print 人气: 36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3月31日讯】

〔侯门似海深几许〕

一、荣辱起伏无止息︰

洪武元年的十一月冬天,刘基奉召还京了。当然朱元璋要对他示好,说是想起刘基劳苦功高,要他进一步兼弘文馆学士,并追赠其祖、父皆受封为永嘉郡公,甚至还想进一步加他的爵禄,但刚回京体会过伴君如伴虎的刘基是说什么也不敢接受。

转眼到了洪武二年,发生了著名的“李善长罢相”的事件,李善长这个人外显宽和,其实内多忮刻,对个人权势计较的很,也跟不少人“算过帐”。当时他富贵之极,意稍骄怠,朱元璋微厌之,以事责备,便有意找其他人当丞相。朱元璋想到了李善长几欲陷害的刘基,明里他咨询刘基的看法,暗里或许想以此刺探刘基动向,要不就藉刘基之手将李善长打下。想不到这个忠直的伯温却毫无此意,他替善长说话,认为丞相一职由跟太祖关系匪浅的善长担任比较能够调和诸将。…又劝主上说,换丞相就像是更换大厦砥柱,必须是栋梁之材才行啊!

那好吧,既然伯温不记恨,朱元璋却不是省油的灯,他仍然将李善长罢相后又把刘基找来,再问个跟伯温本人私交甚笃的杨宪如何呢?伯温却跟朱元璋说,杨宪确实有当丞相的才能,但却无当丞相的器量,杨宪是有私心的人啊!……天啊,这话说的也太直了吧,于是太祖接着又问那汪广洋这个人行不行?回答是不行,因为他比杨宪更小器了,又问胡惟庸?这位毫无私心的老先生完全不知隔墙有耳的道理,他直接了当的说︰这个更糟,当丞相好比当国家的驾驶,胡惟庸不但驾不好,恐怕连辕木都会被他毁掉!……这下对刘基的直言无隐只能目瞪口呆的朱元璋把话风一转,出言邀请伯温出马当丞相,想不到他对他自己还是一样毫不留情的照样批评︰我不行!我不行!我这个人嫉恶如仇啊!

后来朱元璋根本没有听伯温的建言﹙那他当初又何必三番两次请益伯温呢?难道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吗?﹚这位自负自大的明太祖根本没有为天下好好的悉心求召人材,反而将杨宪、汪广洋、胡惟庸先后起用为相﹙后来不出刘基所料,任期期间个个都出了问题﹚。……那么当初刘基在太祖面前所说的那一番话,不是明摆着又是一个得罪人的陷阱吗?……胡惟庸这个人后来直接跟刘基的离奇死因有关,汪广洋又是个小器鬼,加上“老板”朱元璋对自己的“居心难测”,满朝文武才华有限却心志不一。……由此可知,刘基在明朝建国之后,必须天天周旋在这盛产“嗜血动物”的政治丛林中,这样的生活他怎么可能过得不压抑呢?这也是刘基在后来的诗文中雄心不再、悲老叹穷的真正原因。

二、战兢审慎终成空

刘伯温艰辛的使命已算达成,这位成功引创大明、摆渡奇航的一代奇人,终归还是要走向他人生的终点了。在他未来有限的岁月中,所经历的是怎样的过程?……不受丞相之职的刘基,虽然在形式上是有点触犯了“寰中士大夫不为君用,是自外其教者”的侍君禁忌,但在隔年﹙1370年)朱元璋论功行赏时还是授他为弘文馆学士,封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诚意伯等一系列要职和头衔。……其中广为后世认知的是“诚意”伯这个名称,因为这并不是一个官品固定名称,也不是朱元璋心血来潮所号,关于“诚意”两字,确是本于刘基品行。 

建朝初年,朱元璋曾经跟中书省的臣子说︰古时候臣子祝颂其君,都寓含有警戒之意,可是我看你们所进笺文,都是颂美之词,怎么就没有人能够“诚其道”呢?…犯颜直谏者太过鲜见,以至“太祖国初以来朝政有失,无人肯言”。而一向“特立独行”的伯温,不以利害裹足,往往为民谋利不惜触怒帝威,事君以诚,待民以诚,出处进退,人格人品,无一不是以诚!所以后世称刘基为“诚意伯”声名不坠。

不过洪武三年(1370),在朱元璋略定中原大封功臣的这场盛宴中。封公者有六人,封侯者有二十八人,封伯者有二人。其中“伯”是爵位,列于公、侯之后,此时刘基封爵得伯,名列第三十六位﹙也就是最后一位,所以说这到底是一份褒奖还是一个耻辱呢?﹚,后世都说这真的是“论功行赏屈刘公”,没有人不感叹这位天才“遇人不淑”,没有人不为忠直的伯温抱不平的!

天下绥靖,隔年正月,61岁的刘基再度告老还乡,这次终于蒙圣上赐归。二月归家,遣长子刘琏进表谢恩后留京为官。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碰上朱元璋这种“猜忌之主”,刘基确实是“走也不好,不走也不好”;因为一旦他归老于乡,人不在身边反而会觉得难以掌控,朱元璋的猜忌心没完没了,更欲除之而后快。所以他的儿子刘琏只好留京为官,算是“人质”;根据记载,朱元璋每年岁暮都将退休的功臣之子轮番召去京师,接见于便殿“嘘寒问暖”、“燕语如家人”?!……所以说,退隐后的刘伯温能不低调吗?这简直就是得时时刻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了。

虽然刘基在他短短两年多还算平安的归隐时光中,“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对小小的青田知县还会“惊起称民,终不复见”。韬迹若此,都没有用;大难终究已是悄悄临头,未来他将进退维谷、左右为难,冤屈莫辩,有口难言,直到失去性命。……

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洪武六年,从前那位被刘基说成驾车会弄坏车辕的胡惟庸上任当了左丞相﹙胡惟庸进中书省是洪武六年七月﹚,偏偏这时刘基委托他儿子刘琏上奏,奏章却没有事先向中书省关白。这下不得了了,肯定会被小人拿来大作文章、挟怨报复!果不其然,刘基上书是为了让国家长治久安,主要是述说浙、闽之间有个狭长的三不管地带,南抵福建,名叫“谈洋”的,闽、浙双边官府都不管,以致成了贩运私盐、分赃庇盗的罪恶之薮;就上书给朝廷请为当地设立巡检司,加以管制,使那里的刁民不能勾结或胁迫戍边士兵出逃反叛,以防类似方国珍之类的海盗又从这里发迹。

朝廷将这个建议付诸实施,可以想见这批豪强奸民为此叫苦连天,“无政府状态”的生活取消之后,谈洋一地设官执法,种种不法利益也跟着骤然消失,这些民众于是鼓噪起来演成暴动。……而这样矛盾混乱的局面却给了胡惟庸灵感,当时是洪武七年﹙1374年﹚,好不容易等到这个好机会的他,赶紧使刑部尚书吴云奏表弹劾刘基,反指“谈洋”一地踞山临海,此处具有“君王之气”,所以刘基是想要谋取该地作为自己未来的墓地,也因为民不给予,所求不得,他才会假公济私要朝廷在那里设置巡检司来为难当地民众,因此导致该地区形势恶化、产生暴动,所以,这个怀有“不臣之心”的罪魁祸首就是刘基!

向来迷信的朱元璋听后颇为所动﹙他最忌讳的就是有人篡位﹚,欲令智昏的马上下令夺去刘基俸禄,而伯温对“谋反”的罪名是很了解的﹙那是杀头灭门的大事﹚,可怜这个已经64岁的老人慌忙间必须赴京谢罪,……二、三年不见,朱元璋不置可否的神情冷淡,在伯温滞京期间,朱元璋又全然不过问此事,这种“暴风雨前的宁静”伯温是见识过的,眼前情势既不能让他好好辩白,朝中又无人仗义为之缓颊,“举目无亲”加上他不敢离京。心神煎熬之下积忧成疾,不久便身体微恙,开始发病了。

是的,不世奇才的刘基生病了,这看在谁的眼里,会觉得这真是一个拔掉“眼中钉”、去除心腹大患的大好机会呢?也许是胡惟庸,也许是朱元璋,总之,洪武八年正月下旬他感染了风寒,自从“谈洋”一事发生之后,就一直对伯温保持冷冰冰态度的太祖,此时却遣胡惟庸挟太医前来为他诊视疾病,而这当时已经升任右丞相的胡惟庸不来还好,一来可把刘伯温的命给索掉了。……因为胡惟庸给刘基吃的药里有文章,“饮其药,有物积腹中如拳石。”意思是,喝了药就觉得肚中有个拳头般的块状体开始折磨着刘基,估计是遭了胡惟庸的毒手。这时伯温又再度奏明朱元璋,但是朱元璋依旧不过问。

二月他抱病觐见太祖,这位65岁的老人已经病势加剧了。三月,太祖得知他已不能起床,终于得旨赐归,让他乘坐传送公文的公务船返回青田家乡。﹙这阵仗是很寒酸的吧!﹚最可恶的是,朱元璋修书一封告诉这位他生命中最大的贵人,一位对他有说不尽的牵成跟提携之恩的,甚至有实际上救命之恩的恩人说︰“君子绝交,恶言不出;忠臣去国,不洁其名。”就这样用这种既绝情又半含威胁的信送他回去,意思是什么呢?意思是说,真正的君子绝交的时候,是不会说对方坏话的,而一个忠心耿耿爱国的臣子,若是离开了自己的国家,也绝对不会去污辱、批评、毁谤自己国家的名声!

……后世观看历史的眼光是雪亮的,朱元璋为什么要在当时对伯温最后的人生讲这样的一段没头没脑的话呢?而胡惟庸被利用的更是非常彻底,不但在五年后爆发了所谓“胡惟庸大狱”的事件。连他毒杀刘基的罪状,都被朱元璋拿来翻旧账当作是“疯狂”大开杀戒的借口…﹙这是后话,这里就不表了﹚。……而刘基回到家撑了一个月就不明不白的这样含冤死了,他死的那一天是洪武八年(1375年)夏历四月十六日,享年六十五岁。…… (待续)@*(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最近看到两篇关于《刘伯温碑记》字谜破解的文章,这里也想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与大家探讨。这里的“字谜”是不是在“人民喊真主”的后面就开始了,即“银钱是个宝,看破用不了, 果然是个宝,地下裂不倒, 七人一路走,引诱进了口, 三点加一勾,八王二十口。”这一段。
  • 这是一个历史经典中丰富的记载,也是乱世中神秘的流传;所有关于元末明初之际,改朝换代中变动奇诡的经历;所有有关君臣文化、文学寓言、沙场智谋与神机妙算的呈现;这些深令后世着迷、津津谈论,民间艺人一再演译,甚至历经六百年而不衰的这场历史大戏,全都围绕着这位如谜般的传奇人物——明代开国军师刘伯温。
  • 时光之轮匆匆的向前滚动,转眼间这完全凭借实力与才华的考场,已经成为刘基简单迈向远方的阶梯了;这难道不是春风得意,少年凌云吗?才刚一次乡试即欣然中举的新科举人,隔年又在元朝京城大都(今北京)的会试中,获取了明经进士的殊荣,……这一年刘基方才二十三岁,他已然进入高台青云之上,朝向淑世理想迈步,希望能一展身手,迎向他鸿图大展的仕宦生涯了!
  • 才刚贿赂完核心大臣接受了伪装的“招安”,遂其所愿、志得意满的方国珍在摆脱了刘基眼中钉后,便趁此大好机会发展自己的力量,隔年他联合了各地农民军,海陆两处起义又叛,而且声势愈来愈大。浙江行省眼见情况演变到不可收拾,在无奈跟侥幸的心理下,又想要对一直看押在绍兴的刘基再度起用,重施他们元人对伯温总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故技,朝廷此时宣布对伯温起用复职,恢复了他的自由之身,而心灰意冷的刘基好不容易能离开绍兴,看透世情的他并没有照元朝希望的再度走马上任当“救火队”去,而是认清事实的带着家眷避乱越城,乡居耕读,暂时遁隐去了。
  • 有一次,在炮火密集的激战中,不知是否未卜先知,刘基赶在帅舟被击沉的前一刻突然要求朱元璋速换座舰,无比惊险的保住主公一命;更在战况相持多日的关键时刻,刘基再一次神奇的先一步移师军力到湖泊四周出口布置,好对陈军瓮中捉鳖;而原本想偷偷率军突围的陈友谅,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反应还是慢了人家一步,全军入了湖口的陷阱后硬是无法走脱,最后在进退失据的慌乱中,主帅惨遭流矢射死!这原本跟朱营相持多年都气势如虹、实力坚强的陈友谅这样一战死后,余军全数大溃!
  • 在朱元璋自居为吴王,引兵扫荡各处的残余割据势力时,有一次因为讨伐福建的朱营将领用兵失当,以致对战时全军覆没,这样的噩耗跟损失惹的朱元璋气极攻心,坐立难安;恰好在此时朱营又接到在浙江海宁地区有人聚众反叛,一时之间讨伐也难以绥靖的凶讯,让他更加怒不可遏,觉得万事不顺,一腔怒火就要祭出铁腕来扫平东南……。
  • 在刘基的首次身退之前,朱元璋即位大统时曾经大封过功臣,按刘基在过去所立下的“不可思议”的功绩(他对明朝的功绩和诸葛亮对蜀汉的功绩难分轩轾),刘伯温理当入公或官拜丞相才是;……但是最初封公的六人当中却没有他(封功的都是为朱元璋厮杀疆场的“哥们”,全都是些武将),甚至文职的丞相也由李善长(此人为明太祖的同乡好友,也是朱营自始至终名义上的智囊幕僚长)担任,也就是说,真正第一线有实质权力的大位他都没有沾上!甚至于,他的俸禄到后来也是伯爵类中最低的(建朝刚开始当御史中丞的时候就更不用说了),例如李善长的年奉有4000石,而可怜的刘基就算当了伯爵还是既无权又无钱,一年只能拿少少的240石,相差高达十几倍!
  •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他的《劝学诗》激励了一代代的莘莘学子;他的书法丰厚雄浑,雍容正大,法度谨严又气势磅礴;他为官清廉,正直敢言,凛然赴难,视死如归,其忠义大节,光风霁月,高山仰止。他就是字如其人的不朽典范——大唐书魂颜真卿。
  • 岳阳楼
    《岳阳楼记》就像一个巨大的文学磁场,吸引、感染着接触到这篇文章的读者。现在想来,如果没有巴陵郡守滕子京独具慧眼地对范仲淹的约请,后人就读不到这篇绘声绘色描写浩渺的洞庭湖变幻无穷的风光、迁客骚人对洞庭湖的不同感受、最后又转化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浩叹的美文。
评论